金庸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金庸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金庸先生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有“武林泰斗金大俠”美譽的金庸先生雖然走了,但他在湖南留下的故事卻成了房屋永恆!他與湖南的源緣不少,今天就說兩個故事吧!謹記此文紀念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在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眾所周知,金庸原名叫查良鏞,後來改為“金庸”就是取自一個他名號的最後一個“鏞”字。1940年,當時叫查良鏞的他考入浙江聯合高中。在校期間他常辦壁報,此時他的文筆極佳又愛好寫作的特性已經顯露出來。查良鏞在四川重慶讀大學時代,唸的是外交系,當時他想成為一名外交官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由於看不慣學校裡不良的校風,他再次因大膽直言,於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開除。他的外交官理想也因此徹底幻滅了。

金庸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時間走到1945年,21歲意氣風發的金庸苦苦求學於湖南大學,但美好的願望總與願違,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金庸依然絞沒有放棄學習的動力,並繼續求學奔走。湖南省檔案館有份標有“國立湖南大學•人事類•關於各處學生請求借讀等資料•自1945年起至1948年”的221號檔案卷宗的35頁上,今天仍然可以清晰看到金庸當年的書信:“庶華校長先生道鑑:學生原箱浙江海寧……懇請先生准予在貴校借讀以成生負笈後方之志……如蒙允許,生願受嚴格之編級試驗,或請准予暫在四年級第一學期試讀,如成績不及格可即予開除,但求能賜予一求學機會……自知所請於貴校規定或有未合,惟請先生體念陷區學生環境之特殊,情況之艱苦,准予通融借讀或試讀……”此信的落款是:“學生查良鏞謹啟”,並蓋下印章“查良鏞印”四個字。時間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八日。

儘管金庸在信中言辭懇切,但洋洋3頁文字也沒打動校方,而是按有關規定拒絕了他的求學要求。當年的胡庶華校長在金庸信上批覆:“關於借讀需向教部請求,本校不能直接收客…… ”金庸這次求學湖南大學終遭拒絕,但他當時的那種“不恥乞求”的精神,給他後來的人生觀造就了積極向上刻苦的精神!最終成為一代“武林泰斗”。

金庸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金庸先後被學校“開除”兩次以及湖南大學拒絕借讀之後,不但沒讓他的人生頹廢,反而激奮他成就一代文學大師!他博古通今,歷史、政治等知識信手拈來。據統計,金庸先生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可謂部部經典。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特點是,能把每一個人物的特點創作得出神入化。他的名作幾乎都被搬上銀幕,他的《笑傲江湖》的黑木崖這個情節就是位於湖南沅陵明溪口鎮窩棚村附近。

據沅陵縣誌記載,1937年抗戰爆發,北平藝專與杭州藝專合併後西遷至湖南沅陵,改名國立藝專,金庸便是其中的一名學子。在沅陵求學的這段歲月,對金庸日後的創作形成深遠的影響。金庸在沅陵滯留數月,返回香港後寫出《笑傲江湖》。這部武俠小說中所描述的黑木崖、麻溪鋪、五指山皆坐落在湖南沅陵。今年 初,沅陵縣有關方面準備聘請金庸他擔任顧問,重新設計打造沅陵黑木崖,將其還原成為《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總部。不料,大俠卻悄然走了,這也永遠成為了沅陵人心中的遺憾。

金庸在湖南求學被拒的往事,還有他的笑傲江湖與“黑木崖”的故事

一位網友說:雖說小說《笑傲江湖》中《笑傲江湖》中寫的是河北平定州,但經考證平定州在山西而不在河北,且文中說法與現實多相悖。作為一代文學大師,金庸先生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小說中的地點是虛構的,真實的原型參照並不一定就是在河北。現在來分析,根據小說的描述,書中的黑木崖和沅陵的“黑木界”(現已改名為“黑木崖”)非常吻合。

雖然“黑木崖”的南北之爭還在繼續,無論最後結局怎樣,湖南沅陵的“黑木崖”在大家心目中的江湖地位,無疑是神秘和榮耀的。

“武林泰斗金大俠”金庸先生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