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1936年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場大雨把一位老人家的田梗沖壞了,在雨停之後他就趕緊跑去修復,結果在刨土的時候,碰到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塊頭挺大,表面十分光滑,其實最引人注意的是這石頭上刻著一些奇怪的文字。可他一個都不認識,叫上別的田裡人來看,也是一樣,老人心想,這沒準是個什麼寶貝,於是叫上村民一起幫他把石頭搬回了去。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這件事就無風無浪的像石沉大海一樣沒有引起外界的任何注意。直到1974年,考古專家陳應祺知道了此事,經驗豐富的他當時心裡打起鼓來,時間過去這麼久了,石頭是否還在?焦急的他決定往河北省平山縣的三汲鄉趕去。

到了地方一問,一顆心終於放在肚子裡了。石頭不僅還在,並且保存的還很好,等陳應祺對著石頭一瞧,傻眼了,怎麼回事?敢情他作為考古專家,竟然也是一個字不認識。他也不含糊,趕緊寫信給著名歷史學家及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將拓片描摹給他。那時期,沒有視頻攝像,不像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用專業軟件掃描或直接和相關專家遠程視頻就可以解讀,在書信你來我往的幾天裡,陳應祺作為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早就意識到這個石頭上的文字有著很大的考古價值與重要的歷史價值。

一星期後,陳應祺終於等到李學勤的回信,可是這封信上並沒有給出答案,反而是一系列奇怪的反問,李學勤在信中問他;

1,發現石頭的附近有沒有高大的土丘,2,附近有沒有山林,3,山林有沒有水。

考古專家陳應祺看完,整個人變懵了。“神了”心裡叨咕著,他還是古文字專家嗎?這簡直是算命的啊,他怎麼能想到這些?不過這些確實都有,陳應祺就趕緊又給他回信。等到李學勤再次回信並說明了來意,陳應祺才知道,他是為了翻譯的更確切,這次將石頭上的古文字翻譯後便趕忙寄給他。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那麼這個石頭上到底記錄什麼事情呢?翻譯成現代漢語後,其大意為:

監管捕魚的罪臣公乘得,在此看守陵墓,他的舊將曼,敬告後來善良賢德的人

看到石頭的譯文,考古專家陳應祺意識到,這應該是一個守陵人寫下的話。這麼說,發現石頭的附近很有可能就埋藏著一座古墓。

果不其然,發現石頭的附近,地下果然有著一個十分巨大的古墓,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這並非只是一座古墓,而是一個古墓群,一共有六座規格極高的古墓組成,其中規模最大的被專家命名稱為1號墓,僅這個1號墓的外沿就有六座陪葬墓,兩座車馬坑和一個雜殉坑,從如此大的規模上,考古專家肯定,這應該是一位帝王陵墓,裡面埋著的是君王。

等上報相關部門以後,他們就開始準備工作。

很快,所組成的專家團隊啟動了對古墓正式的發掘,但剛開始,他們就得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噩耗。那就是在墓室北側,發現了一個斜插進去的盜洞。

盜洞?

說起盜洞,很多人都不陌生,雖然盜墓屬於違法行為,但墓室裡的古物,卻也常常吸引著那些亡命之徒和的鋌而走險的盜墓團伙,以不顧身陷囹圄的代價強行而入,多數時候進入一些古墓裡的盜墓賊都要以身試險,不少古時候的墓主人比較嚴謹,不想被後人打擾,所以會設計一些機關或暗格以求自保,但再怎麼嚴密的古墓,只要被盜賊盯上,總會受到一定的破壞,甚至被洗劫一空都有可能。

當專家下到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的古墓群1號墓時,最大的主墓室北側的盜洞斜插入底,墓室裡面除了一些殘片之外,幾乎是一無所有。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看到這麼猖獗的盜墓行為,前提工作是不是白忙活了?有可能是這樣,但作為考古工作,肯定是要全面勘查,以探究竟。

專家根據現場1號墓的情況分析,歷史上這裡應該遭遇過兩次嚴重的盜掘,盜墓賊不僅偷走了這裡的珍寶,還縱火焚燒了墓室,所殘留的物品,就都化為了灰燼。一片狼藉之下,的確令人可氣,不過就在大家感覺可能將一無所獲的時候,一個意外的發現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原來,1號墓的格局十分特別,在主墓室的兩側,有兩個用來放置陪葬品的倉庫,他們與主墓室之家互不相連,這種超出常規的墓葬格局在以往的考古發掘當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不過也正是由於這樣的獨特設計才成功的騙過了狡猾的盜墓賊。最終的挖掘結果,也讓專家們大吃一驚,這樣一個被嚴重叨擾過的1號墓,不僅出土了大量的珍貴古物,還發現了一個國寶級的文物。

它的發現是在挖掘工作的最後階段,當時主墓室已經被盜墓賊付之一炬,在一派凌亂一堆灰燼之中,雖然它並沒有被盜墓賊的大火熔化,但是還是造成了嚴重的捲曲變形,然而幸運的是,經多年努力的修復,它終於可以展現在世人的眼前了。

它就是“錯金銀銅版兆域圖”,也就是一張古墓建造的平面規劃圖紙,主要材質為銅,構造框架有金,版面設計線條為銀質。整體長約1米,寬約半米。圖片中間用金片鑲嵌了五個廳堂;王堂、哀後堂、王后堂及兩個夫人堂,圖中用銀絲線標識出了兩道宮牆等詳細的墓葬地宮位置,以及五個大型建築之間的長度和距離。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經過測試得知,該圖比例為1:500,這是目前發現世界上最早帶有比例的銅板建築平面規劃圖,也是中國已經發現最早的建築平面規劃圖,歷史價值自然是非同尋常,當然也是國寶之中的國寶,而它更為重要的價值就在於它上面的文字,就在王堂的上部鑄有40餘個古文字,其大意是:

國王命令相邦司馬賙(zhou),關於修建墓地及埋葬丘封等各項具體標準已經定下來了,可以實施,如果按照原定標準,修建的時候遇到問題,就可以從擴大規模這個角度考慮。按律令,必須退出墓地的人,如果擅自到下葬的地方來,將犯下不可饒恕的罪狀。對於不執行國王命令的人,其罪罰要連及子孫。

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國王命令修建王陵的詔書,值得慶幸的是,上面有著十分清晰的記載,下命令的國王叫籽訾。所修建的這個王陵屬於他的父親厝,他們都是來自一個神秘的古國。

東周後期,禮崩樂壞,春秋戰國,諸侯割據。那麼它叫什麼,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謎一樣的國家。

曾經的齊、楚、燕、秦、韓、趙、魏,都是戰國時期的大國,擁有著上萬輛戰車,也稱萬乘(sheng)之國,而像它這樣的小國僅有戰車千輛,所以被稱為千乘之國。並且還是有名的國中之國,它的疆土全部被囊括在趙國之中,就像現在的梵蒂岡被包括在意大利國土裡面一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國家雖然常年附屬於齊國,但隨著實力的增強,最後在大臣張登的遊說下,終於獨立稱王。隨著後來的燕國內亂,國王厝伺機趁火打劫,加之“中山稱王”之後,他們的國力是愈加強盛,手工業、冶金、銅鑄焊接技術等都很先進,從這次考古專家挖掘出土的各種文物也證明,該國當時的經濟水平很高。但據權威史料《史記》記載,它的確只是一個小國,很少單獨提及,記載“戰國七雄”時都會一筆帶過。

而這一次古墓的發掘,就是“再現”歷史上此國輝煌的明證,國王厝的陪葬品中可以見得,就拿下面這個飾品來說。

金銀寵物項圈,純金銀打造的飾品,其實它不是貴族戴在身上的首飾,而是該國的寵物戴在狗脖子上的寵物項圈。還有一個叫做組合型的人俑銅燈,它身著中原服飾,手託燈盤,頭部為銀質,而眼睛則由黑寶石鑲嵌而成,一個人俑看上去都炯炯有神。並且整體還可以拆開,方便攜帶。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兩多年前該國的工業工藝就已經是相當發達了,但同時從一個日常照明用的燈具就可以看出他們貴族生活是多麼的奢靡。這個還不是重點,真正的“寶貝”在後面。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現在為河北博物館的十大珍寶之一,令人稍有遺憾的是它出土時,漆板案面已經腐朽,僅存一個案座。就說這個案座吧,主體由銅質構成,案的下部有兩雌兩雄四隻側臥的梅花鹿,它們四肢蜷曲,承載著圓環形底座,中間部分有四條神龍,四條龍均有獨首雙尾,而每兩條龍尾交結成一個圓環,鳳頭從圓環中引頸而出,龍鳳扭結纏繞,一副龍飛鳳舞圖躍然眼前。

據專家統計,這件器物是由七十八個部件,二十二次鑄接,四十八次焊接製成的,工藝之複雜,超乎想象。據說曾經有一家北方城市的文物部門,想利用其他手段複製這件文物,結果最終因其工藝太過複製而放棄。也因此這件獨一無二的珍寶成為我國首批被限制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虎噬鹿屏風座

其實像這樣的珍寶,在國王厝墓出土了很多,像虎噬鹿屏風座,它的製作工藝和象徵價值更是匪夷所思;另外還有可以珍藏兩千多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等等由於篇幅有限,小編不再一一贅述。一件件“寶貝”的出土,也證明了它的日益強大。看著自己的大好河山,當時的國王,其野心也日漸顯露,對外上也變得有些膨脹起來,得意忘形,於是乎,就開始不斷髮動討伐戰爭,以求擴大自己的板塊。

但是距離最近的趙國開始擔憂起來,於公元前305年初,趙國國君武陵王謀劃已久的戰時慢慢鋪展開來。同年,趙國進軍太行,進行討伐。並培訓軍士學習該國的騎射,最終此國在內政腐敗,王室奢靡的內憂外患之下,於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攻陷靈壽,至此滅亡。

考古專家下到古墓中時,被斜插下來的盜洞倍感驚訝,在無可奈何之時,還是抱著一絲希望進入主墓室,希望能發現盜墓賊沒有破壞的文物。但沒想的是,盜墓賊把這裡洗劫一空,唯獨留下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鐵片”沒有帶走,不過最後還放了一把火燒了個乾淨,但但經過專家詳細查驗,還是從被盜墓賊破壞過的狼藉之中找到了燒得黑黢黢的鐵片。

這個黑鐵片就是已發掘世界上最早的地下建築平面規劃圖,不僅是這個古墓群裡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專家根據它上面的圖示,還找到與1號主墓室完全不相連的兩個用來放置陪葬品的倉庫,從中挖掘了大量連盜墓賊都想不到的珍貴文物。由此再夢迴東周,解開了此國興衰的歷史起末。

2300年前地下“宮殿”,被盜賊洗劫一空,專家撿一殘片:有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