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的核心产品是“玩人”,此话怎讲?

说景区核心产品就是 “玩人”,也许本义是对的。但这话说得有点轻佻,有故弄玄虚之感。

有人说,旅游就是玩儿。玩,有多重含义:一者玩耍;二者做某种文体类活动;三者玩花招儿;四者用不严肃的态度去玩弄,有玩世不恭之意;五者观赏。个人认为,对于旅游,只有第一、二、五种意思还算有得一讲。至于玩弄、玩人之类,最好不要。

旅游要让人感觉到舒服,游客、当地人、经营者都要舒服,好玩,玩好。从长远看,只有让人感觉舒服,才有二次消费,才有重游率,景区才会长远。如果是一锤子买卖,关门打狗、杀鸡取卵、卯吃寅粮,短则几月,长则几年,游客来过了,图个热闹,也就不会再来了。君不见:最近玩完的景区或将要玩完的景区,还少吗?


景区的核心产品是“玩人”,此话怎讲?


文 / 韩吉飞

图 / 额济纳的胡杨林


【正文】

中国景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品山寨绝对是世界领跑,很多景区在发展的路上也在为景区的产品更替劳心伤神,花了很多钱但没有结果,最后索性就等别人的产品出炉自己快速复制,这是一个好办法但也是一个蠢办法,快速复制的确可以让自己减少很多成本,当长期发展下来景区的产品都会成为市场的常规产品甚至标配,导致景区在后期的发展浪潮中毫无竞争力。说了这么多景区产品的现状,其实这一切都是表象的产品,是当前大部分投资人认为的景区的核心产品,其实真正的景区核心产品不是一种有形的存在,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玩人”的思维方式。

1、为什么旅游

要提到为什么旅游,你可能给我扔出一千个答案(有点夸张)因为当下旅游的研究者真心太多,每个人都想定义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包括现在的大数据分析等等,都是在研究为什么旅游、如何出游等各类问题,答案有千百种,可让我们如何选择,到底谁对谁错呢?

其实我个人感觉,旅游没那么复杂,“为什么旅游”也没那么多研究的必要,为什么旅游——就是没事找事。旅游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知道自己为什么旅游的真心不多,更多的就是想了就去做了,至于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可以说没有去考虑过。但真正“为什么旅游”的答案除了没事找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就是调节情绪,怎么突然感觉有点心理学的节奏,但是如果你能调控别人的情绪,你就真的离成功不远了。为什么旅游,你明白了吗?

2、有形产品只是傀儡

对于大部分景区投资人而言,看得见,是景区产品投资的基本诉求,因为对于一个行业不了解,唯一能够让自己心里有底的方式就是看的见东西了,但是这种景区投资模式却是最低级也是风险最高的,因为你花一百万建的东西到最后可能连十万都卖不出去,看得见的东西越多,投资人的负担也就越重。

任何一款有形的产品都会有保质期,加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山寨横行更加快了各种景区原创产品的生命周期,导致很多产品连成本还没收回就被市场遗弃,这对于行业的创新发展必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产品的创新和打造在未来的景区发展过程中不会成为发展的焦点,但如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打造创新娱乐产品必然会得到更多投资人的追捧。其实我们在景区内部打造的每一个产品,都只是为了调节游客情绪的一个工具,有形的产品是一个发展初期的入门级,毕竟有形的东西成本再压缩也是存在的,但是如何玩转游客的情绪,有的时候可以在无成本的前提下完成。就像武侠剧一样,有的人用刀剑,有的人却是一切皆可成为武器,甚至徒手便能无敌于江湖,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走到最后能玩出什么花样都源于对于一个行业的理解深度,景区产品的开发,我们要学会用玩法去调节游客的情绪,有形产品作为辅助,切忌把有形产品作为景区发展的主动力,傀儡只是工具,我们要学会借力打力,无中生有,这一点很多娱乐类的电视节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景区不是景区

常言说“跳出旅游看旅游”,这句话很对,但是第一个说出来的人我并不认识,景区亦是如此,不仅要到局外看局内,还要明白,景区做到最后就不仅仅是景区了,这是一个认知迭代和产品型态迭代的过程。很多人会发现,在初入景区投资领域时总是信心满满,思绪如泉涌,感觉有干不完的事,但是走着走着,进入这个行当久了就会发现,思绪越来越匮乏,前路越来越迷茫,你会发现属于景区的事该做的都做完了,景区还是那个老样子,你为景区付出了那么多,还是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说不好你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景区虽然有很多定义,显得很宽泛,但毕竟还是一个框,让很多人在框框里考问题,自然走遍了整个框框还是那点事,但是真实的景区却是时时刻刻受到框外面的各种干扰影响。如果你只在景区的框里思考问题,自然摸不清景区发展的真实脉络。我们都知道景区是一个百搭行业,就应该明白景区可以有百变之身,景区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游客的一部分需求,但景区本身也可以是一个平台,我们要学会不断地增加满足各类需求的产品,到最后你会发现,景区已经不是景区的存在了。贪欲、名欲、情欲、求生欲等等,总之人的欲望都有本源,只要主动去了解各种欲望并学会去迎合和满足欲望,你会发现市场永远有机会。去满足欲望并不是谁都可以玩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还有市场环境来决定,所有事情的成功与否都需要先决条件,这个也就是一个发展的壁垒吧。如果按照这个玩法走下去你会发现你的景区可能成为了一家医院、一个农场、一档节目等等,总之你的景区不再仅仅是一个景区。

4、玩亦或是被玩

最好的产品是人玩人,景区自然就成为了一个“玩人”的舞台,但是“玩人”也是一门技术活,无论是“玩人”还是被玩,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给游客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体验,关键是不能让“玩人”的人或者“被玩的人”生气,这就是“玩人”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到游船项目发展到何时也只是一个配套项目,而漂流却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吸引力项目,其实就是因为漂流涉及到了“玩人”的因素。

作为一个景区,我们要做的是给“玩人”一个合理的理由,同时构建一种快乐“玩人”的氛围。让调戏与被调戏变得合情合理,这样才能让游客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去全身心融入到景区的游玩体验中来,就像酒吧一样,一种环境让人融入放纵。当“玩人”变的合情合理、合规合法,并成为景区主流时,你会发现游客会增加更多乐趣。当“玩人”和欲望满足融合时,你会发现你的产品有一种魔力。玩亦是被玩其实都是为了破冰,当一个人玩成了一群人,其实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总之一切都是服务需求,需求得到满足,景区自然得到收益,无论是玩亦或是被玩,景区都应该用心对待。

结束语

走在路上,做一个纯粹的游客去体验游客的内心,走着走着我发现,其实所谓的职业病,进入景区就拍基础设施其实没多大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数据收集。因为在中国,景区的基础设施几乎都是一个样,当你懂得了就近取材,降低成本,灵活变通时,你也就不需要看别人家的垃圾桶指示牌长什么样子了。景区内部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道具,为“玩人”准备的前期布景,因此不需要高大上,只需要新奇特就可以了。

游客出来玩的是自己的心态(风景体验),景区自然就是玩“游客”的存在,但这还远远不够,你会发现游客玩心态(风景体验),景区玩游客,这是一个一对多的单线游戏,很规矩、不刺激、景区很累,而且相当于单机游戏不是那么有诱惑力,在这时景区作为主场,就应该主动坐庄,多多开局,让游客们参与进来,把单机游戏搞成网络游戏,让游客玩游客,这样景区才能成为最大的赢家。景区投资,用心体味“玩人”的艺术,你会发现景区的核心产品是“玩人”。“玩人”玩好了,你会发现景区的一切都是那么好玩,那么简单,祝好玩会玩的你好运(玩人要谨慎,玩不好玩死自己,一切需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