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百歲以上老壽星達52位,最高壽者已106歲

穩定的社會和良好的養老體系使人均壽命日益增長,松江的百歲老人也日漸增多。截至本月16日,我區百歲及以上老人已有52位,比去年同期增加3人。其中九里亭街道的朱慶蓀阿婆今年106歲,是松江最年長的老壽星。

松江百歲以上老壽星達52位,最高壽者已106歲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區90歲及以上老人共有4051位。百歲老人中,男性12位,佔23.0%,女性40位,佔76.9%。100~102歲老人有43位,103~105歲老人有7位,106歲老人2位。99歲的“準百歲壽星”有32位。據統計,在我區,永豐街道、岳陽街道和新橋鎮的百歲老人最多,各有6位,三個街鎮的百歲老人數量佔全區34.6%。

百歲老人數量增加,離不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養老制度的保障,我區除了做好各項養老保障服務外,對於養老設施建設、老年人教育等方面也十分關注。另外在養老優待方面,去年,區民政局為11.76萬老人發放了老年綜合津貼1.9億元。

這些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許多共同點。作為我區最年長的老人,朱慶蓀阿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十分規律,一日三餐不挑食。在去年骨折前,她一直喜歡散步。她還時刻保持著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喜歡和人交流,雖然她聽力有些不好,但是依舊會通過寫字的方式與人交流。

朱慶蓀阿婆的女兒介紹,子女們每天輪流照顧她,平時她喜歡問些問題,子女便用筆寫下答案給她看,朱慶蓀阿婆就會很高興。朱慶蓀阿婆曾是小學教師,所以一直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唱歌、彈琴都是她的愛好。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周圍事物保持好奇心是朱慶蓀阿婆長壽、快樂的秘訣。

另一位106歲的吳寶珠阿婆則是一個十分喜愛吃水果的老人,據說她夏天一天吃一個大西瓜。而冬天,吳阿婆則喜歡吃甜橙。以前,吳寶珠阿婆每天早上起床後喜歡喝一杯淡鹽水,平時還會喝牛奶。吳寶珠阿婆有6個子女,最小的也已經66歲了。

吳寶珠阿婆住在上海市第四社會福利院已經有20餘年了,家人幾乎每天都會去陪伴她,福利院良好的設施、貼心的服務也讓她的子女都十分放心。

福利院等養老機構完善的操作流程讓老年人得到了專業化、規範化的照顧,在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當下,養老機構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市民對養老機構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不少老人都說,自己的子女或許都做不到像護理員一樣細心,遇到老人便秘的情況,護理員二話不說就戴上手套幫助老人排便。

據瞭解,截至去年底,我區共建有養老機構23家、長者照護之家6家,養老床位數達6693張。綜合為老服務中心7家、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33家、標準化老年活動室294個、社區老年人助餐點40家,培育發展社區老年人示範睦鄰點100家。近年來,我區進一步推進“幸福養老院”建設,不斷改善養老機構硬件建設,制定老年護理床位專護點、失智老人專護點等。目前區綜合為老服務平臺已經上線,可實現養老服務信息的供需對接,市民也可通過平臺瞭解我區養老服務政策和工作動態。

據悉,我區將力爭在明年做到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將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大力促進醫養結合,進一步擴大養老床位供給。不斷提升老人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