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期貨市場上著名的「逼倉」事件

現貨企業進行期貨交易要比個人投資者具有天然的優勢。這種優勢一般體現在空頭持倉上。原因很簡單,當現貨貼水期貨,並且基差大於倉單成本的時候,現貨企業就可以大膽做空,如果期貨價格跌下去了那麼期貨平倉了結賺取收益,如果期貨價格上漲出現虧損,現貨企業則會註冊倉單參與交割,這樣也能保證基差與倉單成本之間的差額收益。當然,這種方式並不是萬無一失的,在極端行情下,企業有可能在面對期貨虧損時,無法籌集到與期貨頭寸相對應的貨又或者無法順利註冊倉單,當這種情景發生的時候,企業則會面臨鉅額虧損甚至破產倒閉,俗稱“逼倉”,下面小阿姨(微信號:ywc1048324069)為大家講講國內比較著名的“逼倉”事件。

一、廣聯豆粕系列逼倉事件

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自1995年8月21日推出豆粕標準合約交易至1998年期貨交易所結構調整,整整三年。在這三年當中,廣聯豆粕在較短的時間內先後演繹出三次逼倉行情。

9601合約的強行逼倉

廣聯豆粕合約推出的時機較好,時值國家暫停國債、糖及石油等期貨品種的交易,大量遊資正在尋找新的投向,豆粕合約一經推出就受到這些資金的關注。1995年11月初,“金創事件”將廣聯當時最活躍的品種——秈米推向了深淵,豆粕便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時沉澱在廣聯所的鉅額資金的追逐熱點。

廣聯豆粕最初運行的是9511合約,其價格由最初的2100元/噸到摘牌時的3100元/噸,漲幅高達50%,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主力機構的多頭思維。9601合約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中走上逼倉之路的。

1995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主力開始在2350-2450元/噸的區域內吸收籌碼,隨著成交的日益活躍以及持倉量的不斷擴大,跟風做多者十分踴躍,價格很快爬上2700元/噸臺階。此時,9601合約投機氣氛十分濃厚,日成交量甚至突破了8萬手。在多頭浩大的攻勢面前,主力空頭開始潰退。據說廣州本地一機構原本是空頭主力,眼看多頭攻勢甚猛,期價一上2700元/噸便止損空單,並立即反手建多,期價在很短的時間內飈上2900元/噸。該機構繼續在2950-3050元/噸區域大舉建多倉。該機構的瘋狂舉措導致市場內人心慌慌,眾交易商不知所措。當時期價已高出現貨價格500元/噸。巨大的基差讓很大一部分賣方套期保值者垂涎三尺,紛紛入市拋售。此舉正合該機構之下懷,用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吸足了籌碼,12月中旬便開始發力上攻,以極其兇悍的手法使期價一路破關斬將,直逼3600元/噸。此時逼倉之態昭然若揭。其後儘管再遭賣期套保的狙擊,期價在3200-3400元/噸之間略有反覆。但該機構還是依仗雄厚的資金實力迫使大部分投機空頭忍痛“割肉”。1996年1月12日曾經創下了3689元/噸的歷史高位。隨後,9601合約逐步減倉回落,最後交易日以3028元/噸價位結束了其使命,最終以多頭接下10萬噸實盤而告終。

9601合約的逼倉以及10萬噸的現貨對廣聯豆粕期貨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最直接的影響表現在隨後的9603、9605合約上。10萬噸現貨的沉重壓力,使得9603、9605合約的主力均不敢有所動作,明顯地抑制了豆粕合約的活躍。

9601合約逼倉的結果是大量現貨進入廣聯註冊倉庫。沉重的現貨壓力使得廣聯豆粕交易歸於沉寂。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廣聯在促使豆粕庫存從現貨渠道消化的同時又著手修訂有關交割規則。1996年4月,廣聯公佈修訂過的關於交割及標準倉單管理的規定,其中關於入庫申請和倉容的規定引起了某些機構的關注。這為9607合約的逼倉埋下了隱患。

1996年5月底至6月初,主力機構開始在9607合約上作文章。隨著成交量及持倉量的同步放大,9607合約很快成為龍頭合約浮出水面,此時價位在3100-3200元/噸之間橫盤。由於當時廣聯交割貼水及費用較高,以當時的價格水平,套保賣方極少有人願意入市。因此,當時參與交易者幾乎全為投機商。此時的主力機構一時難以找到實力相當的對手,只好藉助雙向開倉交易方式在3100元/噸左右築成底部,並於6月14日開始發力,短短的三天內便將期價拉至3350元/噸左右。此時套保空頭觀念略有改變,認為在此價格水平入市拋售應該有較可觀的利潤,於是紛紛入市做賣空套保。多頭主力機構為引誘更多空頭入市,亦順勢打壓。隨著頂部形態的形成,一時間投機做空氣氛濃厚。多頭主力機構在3200-3250元/噸之間將空倉利潤鎖定之後,於進入交割月的前三天再次發動攻勢,一舉將期價推上3600元/噸之上。

待空頭恍然醒悟為時已晚,大部分空頭因資金不足而被逼忍痛“斷臂”,部分有實力的空頭開始尋找現貨,準備組織現貨入庫。無奈交割倉位已被多頭事先佔滿,空頭只好排隊斬倉,價位飈漲至4000元/噸以上。

此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出面協調,但多頭得勢不饒人,不願意協議平倉,並在最後交易日創下4465元/噸的天價。最終空頭能夠交割的實盤僅3萬噸。多頭利用倉容在9607合約上的投機取巧極大地挫傷了廣大交易商,特別是套期保值者入市的積極性,絕大部分套保交易商開始撤離廣聯,導致其後續合約的交易一日不如一日。交易所不得不利用推出新合約之際重新修改部分交割規則特別是有關倉容的規定。

9708合約的無可奈何

1997年春節過後,9708合約創下新低2646元/噸。由於當時基本面有利於多頭,部分主力機構見此價格明顯偏低,便入市做多,沒費什麼勁兒就將期價推上3200元/噸,隨後利用對敲盤牢牢控制大盤走勢。當期價重上3400元/噸之後,再次激起了現貨商早已減退的興趣,經過周密的計劃之後,部分現貨賣期保值開始試探性拋售,期價漲勢頓止。經過近二個月的盤整,9708合約技術走勢形成一個典型的圓頂。此時空頭加大拋售力度,多頭有點力不從心,期價滑落至3050附近方才止穩,後又反彈到3200元/噸,其間又有不少空頭加入,持倉量相應增加到4萬手以上。多空再度相持了一月有餘,隨著交割月的臨近,空頭平倉意願不強,使多頭無法抽身。無可奈何,多頭決定鋌而走險,強行逼倉。7月28日,主力多頭通過對敲手法封住漲停3322元/噸,第二天再封漲停3383元/噸。多頭利用靈活多變的手法,逼使投機空頭及部分準備不足的套保賣盤斬倉出逃,價格一路上揚,最高探至3845元/噸。但那些有實力的套保空頭不為所動。8月4日,持倉仍有近2萬手。多頭原本就沒有打算接實盤,面對空頭的沉著與冷靜,多頭主力急了,意欲強行拉爆空頭,然後抽資離場。面對此風險,交易所8月5日收市後斷然採取措施,強行把9708合約在3255價位平度過危機。

二、1996年天膠608合約“多逼空”事件

椰島狂飆卷天膠早在1996年的R608合約上,已演繹過一場“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現為投機多頭利用東南亞產膠國及國內天然橡膠主產區出現的自然災害進行逼倉。而R708事件卻是在市場供給過剩的情況下發生的。1997年初,在R703合約上,多頭逆市拉抬期市膠價使得海南中商所定點庫所存的天然橡膠倉單開始增加。到R708逼空行情出現之前,註冊倉單已達4萬多噸。R708事件的導火線應是東京天膠於110日元/公斤一線企穩後大幅反彈。國內一大批投機商本欲藉機在R706合約上做文章,但由於受到以當地現貨商為首的空頭主力憑藉實盤入市打壓,再加上時間不充足,不得不放棄該合約,並主動平多翻空。

於是,膠價全線崩盤,連續四天跌停,創下新低9715元/噸。但市場中的多頭並不甘心失敗,反調集雄厚的後備資金捲土重來。他們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將膠價由10000點水平拉至11300點以上。而空頭也不示弱,從國內現貨市場上調入了大批天然膠現貨進入中商所倉庫,並聲稱手中已掌握了10萬多噸現貨倉單,準備以實盤交割相見。多頭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帶的投機大戶,他們詐稱準備接完庫存膠去擴充上海市場,以此來吸引中小散戶加盟。多空大戰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級,雙方在11200—11400之間形成對抗。7月4日,多頭突然發難,實行上下洗盤。在R708合約跌到10790之後,多方強行拉抬,當日封至漲停,隨後將期價連續上推,並挾持近23萬手的巨倉。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線。巨大的風險已聚集在海南中商所以及部分會員身上。7月26日、27日,交易所理事會持續不斷地討論R708問題,並在多空大戶之間斡旋。由於談判無任何進展,7月30日,中商所發文,“對R708買方持倉保證金分階段提高,並自30日起,除已獲本所批准其套期保值實物交割頭寸尚未建倉者外,一律禁止在R708合約上開新倉。”同日,中商所再次發文,暫停農墾所屬金龍和金環倉庫的天然膠入庫。至此,R708大戰基本宣告收場。從8月4日起,以每天一個跌停板(前3日每日400點,後7日每日20點)的速度於8月18日以11160元/噸和持倉59728手摘牌。R708事件的處理延續了幾個月時間。其間,標的達數億甚至數十億的經濟糾紛在法院審理,中國證監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地處罰了一批期貨經紀機構和市場參與者。R708事件的直接結果為:多方分倉的近20個席位宣告爆倉;多方按8月18日持倉單邊29864手支付20%的違約罰款,計383億元;多方於8月4日至13日的協議平倉中支付賠償金近2億元;多方在交割中只勉強接下13000噸現貨;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萬噸現貨,最終在期、現貨市場上以平均不高於8000元/噸的價格賣出,共計損失14億元。

因此,R708事件是一場嚴重破壞期貨市場規則而又兩敗俱傷的豪賭。

三、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秈米紅小豆期貨事件 

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秈米合約自1995年6月推出後,短時間內吸引了眾多投機商和現貨保值者的積極參與,交易一度十分活躍,但少數經紀商和投機大戶企圖操縱秈米期市以牟取暴利,遂演變出一幕在期市大品種上的“多逼空”鬧劇。這次“秈米事件”又稱“金創事件”,是中國期貨市場上一次過度投機,大戶聯手交易,操縱市場的重大風險事件。 

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自1995年6月12日正式推出秈米期貨交易後,期價一路飆升,其中9511和9601兩個合約,分別由開始的2640元/噸和2610元/噸上升到7月上旬的3063元/噸和3220元/噸,交投活躍,持倉量穩步增加。多空雙方的分歧在於:多方認為,其一是國內湖南、湖北、江西等出產秈米的主要省份當年夏季遭嚴重洪澇災害,面臨稻米減產形勢;其二是秈米期貨實物交割中存在著增值稅問題,據此估算當時的期價偏低。空方則認為,秈米作為大宗農產品,其價格受國家宏觀調控,而且當時的秈米現貨價格在2600元/噸左右,遠低於期價。隨著夏糧豐收、交易所出臺特別保證金制度,到10月,9511合約已回落到2750元/噸附近,致使多頭牢牢被套。

10月中旬,以廣東金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為主的多頭聯合廣東省南方金融服務總公司基金部、中國有色金屬材料總公司、上海大陸期貨經紀公司等會員大舉進駐廣聯秈米期市,利用交易所宣佈本地註冊倉單僅200多張的利多消息,強行拉抬秈米9711合約,開始“逼空”,16、17、18日連拉三個漲停板,至18日收盤時已升至3050元/噸,持倉幾天內劇增9萬餘手。此時,空方開始反擊,並得到了秈米現貨保值商的積極響應。19日開盤,儘管多方在3080元/噸之上掛了萬餘手巨量買單,但新空全線出擊,幾分鐘即掃光買盤。隨後多頭傾全力反撲,行情出現巨幅振盪。由於部分多頭獲利平倉,多方力量減弱,當日9511合約收低於2910元/噸,共計成交248416手,持倉量仍高達22萬手以上。收盤後,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對多方三家違規會員作出處罰決定。由此,行情逆轉直下,9511合約連續跌停,交易所於10月24日對秈米合約進行協議平倉,釋放了部分風險。11月20日9511合約最後摘牌時已跌至2301元/噸。至此,多方已損失2億元左右,並宣告其逼空失敗。11月3日,中國證監會弔銷了廣東金創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

四、蘇州“紅小豆602事件 

紅小豆是一種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營養的小雜糧,在世界上種植面積比較少。中國是世界上紅小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大的國家,年產量一般為30萬-40萬噸,相當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國。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紅小豆消費國,年消費量在10萬-12萬噸左右,而其年產量只有6萬-9萬噸,所進口的紅小豆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進口量對國際市場紅小豆的價格走勢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紅小豆的產量受自然條件、氣候變化和國內外市場需求量的影響較大,其價格波動也較為頻繁。50年代初日本就在世界上首先推出紅小豆期貨合約交易。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改造、補充和完善,東京穀物交易所的紅小豆期貨合約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紅小豆期市品種。

我國自90年代以來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利用紅小豆期貨交易為生產和流通服務,先後有北京、上海、大連、長春、海南等8家交易所推出紅小豆期貨交易,其中以天津聯交所和蘇交所交易最為活躍。

天津紅上市不久價格就逐級下滑,從5600元/噸下滑至503合約的3680元/噸。507合約上市後由於現貨市場持續低迷,期價一路下跌。當其價格跌至3800元/噸左右時,多頭主力一方面在現貨市場上大量收購現貨,另一方面在低位吸足籌碼,逐步拉抬期價。隨著市場遊資的加入,從5月中旬開始,507合約成交量、持倉量開始放大。6月初多頭主力開始發力,連拉兩個漲停板,漲至5151元/噸。為了抑制過度投機,交易所在6、7、8日連續發文要求提高交易保證金。9日市場多頭主力拉高期價至5000元和4980元,至9點30分,場內終端全部停機。第二天,交易所宣佈9日交易無效,507合約停市兩天。隨後,交易所採取措施要求會員強制平倉。這就是“天津紅507事件”。

  1995年6月-1996年1月蘇州紅期貨後來居上。

蘇州商品交易所於1995年6月1日正式推出紅小豆期貨合約的交易,其交易標的物為二等紅小豆。由於紅小豆現貨市場低迷,蘇州紅1995系列合約一上市就面臨巨大實盤壓力,倉庫庫存一直持續增加,致使期價連創新低,9511曾創下1640元/噸的低價。期價的偏低和1995年紅小豆減產等利多消息促使很多資金入市抄底,隨著1996年諸合約的陸續上市,多頭主力利用交易所交割條款的缺陷和持倉頭寸的限制,利用利多消息的支持,蓄意在1996年系列合約上逼空。9602合約期價於10月中旬以3380元/噸啟動後至11月9日價格漲至4155元/噸的高位,隨後回落整理,進入12月再入暴漲階段。12月15日,蘇交所通知嚴禁陳豆、新豆摻雜交割,19日公佈庫存只有5450元/噸。多頭藉機瘋狂炒作,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價格從3690元/噸漲至5325元/噸。空頭主力損失慘重,同時拉爆了很多套期者。

  1996年1月8日,中國證監會認為蘇州紅小豆合約和交易規則不完善,要求各持倉合約頭寸減倉和不得開出9608以後的遠期合約,1月9日、10日,蘇州紅開盤不入即告跌停,又使在高位建倉的多頭頭寸面臨爆倉和巨大虧損的風險。之後,蘇交所推出一系列強制平倉的措施,期價大幅回調。3月8日證監會發布通知停止蘇交所紅小豆期貨合約交易。

五、1995年海南棕櫚油M506事件 

棕櫚油作為國內期市較早推出的大品種,一度成為期貨市場的熱門炒作對象,吸引了大量的投機者和套期保值者參與,市場容量相當大。但由於M506合約上的過度投機和監管不力,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棕櫚油這個品種在此事件之後,參與者越來越少,直到最後退出期貨市場。 。

 早期國內外棕櫚油市場由於供求不平衡,全球植物油產量下降,而同期需求卻持續旺盛,導致棕櫚油的價格不斷上漲。但到了1995年,國內外棕櫚油市場行情卻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棕櫚油價格在達到高峰後,逐漸形成回落趨勢。

  M506合約多空對峙的起因:1995年第一季度海南棕櫚油期價一直於9300元/噸以上橫盤,但在M506合約上,市場投機者組成的多頭陣營仍想憑資金實力拉抬期價。而此時又遇到了一批來自以進口商為主的空頭勢力,在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以現貨拋售套利,由此點燃了M506合約上的多空戰火。

 M506合約行情的走勢及最後結果:1995年3月以後,多空的激烈爭奪令M506合約上的成交量和持倉量急劇放大,3月28日持倉一度達到47944手的歷史最高位。與此同時,有關部門發出了期貨監管工作必須緊密圍繞抑制通貨膨脹,抑制過度投機,加大監管力度,促使期貨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是不允許原料價格上漲過猛,對糧油價格的重視程度也可想而知。這就給期貨市場上的投機商發出了明確的信號,而此時,M506合約上的多空爭奪硝煙正濃。多頭在來自管理層監控及國內外棕櫚油價格下跌雙重打壓下匆忙撤身,而空方則藉助有利之勢乘機打壓,1995年4月,將期價由9500以上高位以連續跌停的方式打到7500一線。而此時的海南中商所施行全面放開棕櫚油合約上的漲跌停板限制,讓市場在絕對自由的運動中尋求價格。多頭在此前期價暴跌之中虧損嚴重,此時那有還手之力。這又給空方以可乘之機,利用手中的獲利籌碼繼續打低期價,在M506臨近現貨月跌到了7200水平。至此,M506事件也告結束。此後的棕櫚油合約中雖有交易,但已是江河日下,到1996年已難再有生機了。

六、海南中商所F703咖啡事件

1995年12月21日,海南中商所宣佈自F605合約始咖啡期貨合約放大交割限量(交割總量由象徵性的1噸擴大為1萬噸),交割限量以外的頭寸全部按進入交割月至最後交易日全部成交的加權平均價實行強制平倉。自F605始,中商所的咖啡品種演出了既不同於紐約咖啡行情又有別於歷次中國期貨交易風波的多幕鬧劇。

回首咖啡F703事件

F605合約主力多方於5月6日創出4221元/百公斤的天價之後,被套空頭從周邊國家陸續進口了1.7萬噸咖啡用於交割。在實盤壓力下,F607品種從3340元暴跌至1814元,“空逼多”的“惡劇”上演了。於是,搶佔倉位一時成為咖啡品種的獨特“景觀”。更為嚴重的是,中商所於1996年7月19日宣佈對F707及更遠月份合約的交割執行新的替代品升貼水標準。“規則風險”使得咖啡自然貶值30%-50%,F609應聲暴跌1000餘點至1349元,多頭哭聲未絕。隨即,“多逼空”鬧劇再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揭幕,竟以2680元摘牌。

1996年9月底、10月初,中國證監會、國務院證券委有關加強監管的通知下發,中商所隨即宣佈自F712起取消交割限量,多空雙方在F612上消停不及兩個月,F703多空大戰鑼聲又起。至1996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多方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F609、F612被迫接下的實物籌碼向空頭猝然發難,空頭顯然有備,持倉量令人咋舌地在三日之內從18萬手躍上50萬手。一週後的1月10日,多空第一次協議平倉。豈料空方在1699價位部分平倉後利用對倉封漲停1749收盤,此後的三天內F703下瀉200餘點,引起多方不滿。1月15日開始,多方報復性收復失地,單邊漲勢至1月30日達到1882之時,空方再次與多方主力協議平倉。多方吸取第一次協議平倉的教訓,部分協議平倉後封漲停。此時正值春節放假休市,雙方都在籌措資金,業內人士預料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果然,1月21日開市空頭即全面反撲,持倉增至30餘萬手。此後三天,期價大幅振盪中持倉持續增加,1月24日開盤僅兩分鐘,F703合約持倉便達到最高限額70萬手。中商所不得不暫停交易,並推出以下措施:將保證金提高至100%;恢復交易後先由會員單位自行平倉,收盤前該合約持倉必須減至2萬手,如有超出部分,由交易所對超出部分按日結算價強平。當日,多空雙方主動平倉至53萬手,在當日結算價對餘下的51萬手實施強制平倉。至此,盤面上的F703多空大戰宣告收場,而盤面下的F703自然成了期貨界人士既義憤填膺而又無可奈何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