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還債16萬,16年的心結一朝解開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在倡導法治的今天,“父債子還”已失去其存在的法律基礎,欠債不還的現象也比比皆是。而近日,大祥區法院執行幹警夏新卻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感動了當事人及親屬。被執行人的兒子在法理和親情的感化下,替父親償還了16萬元債務,使得這起糾纏了十六年的無財產可供執行的糾紛順利執行到位。

此案的處理過程被新浪、搜狐等各大網站發佈、轉載,被邵陽日報法制版頭條刊發後,對這一新聞線索十分關注的邵陽電視臺、邵陽交通頻道的記者第一時間與大祥區法院宣傳專幹聯繫,對承辦該案的夏新進行了專訪,在邵陽公共頻道對處理該案的過程進行了報道。其實,夏新在辦案中的堅持和努力,只是大祥區法院執行幹警們艱辛工作的縮影,這樣的案例在大祥區法院執行中心有很多,讓我們通過再現此案的處理過程,走近執行幹警們的工作日常,走進執行一線……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夏新法官接受媒體採訪)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夏法官的努力讓我深深地感動,我父親欠的債務我替他還!”3月27日,當被執行人姚某的兒子帶著16萬元到邵陽市大祥區人民法院,將姚某16年前欠的債務一次性全部還清,這起扯了十多年的麻紗終於被大祥區人民法院年輕的執行法官夏新理清了。

困境:十六年前合夥欠貨款,無財產可供執行。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替父還債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事情還得從十六年前說起:曾某與姚某原是好朋友,2001年兩人合夥開辦養殖場,但因在經營管理上兩人意見不一致,導致養殖場嚴重虧損,兩人矛盾也越來越大,最終分夥。

分夥後,飼料供應商於2005年10月向大祥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曾某、姚某支付其合夥經營期間所欠飼料款。2006年12月4日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後,姚某離開了邵陽,下落不明,法院於2015年1月14日執行了曾某的銀行存款190000元用於償還兩人開辦養殖場所欠的飼料款。2015年5月4日曾某行使追償權,將姚某起訴至法院,經大祥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因姚某在養殖場退夥後未及時支付飼料款,致使曾某作為原合夥人對合夥債務承擔了連帶責任,在其承擔了135996元的虧損後,又多付了190000元,故判決姚某返還曾某190000元。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夏新法官認真梳理案情)

2016年1月,曾某向大祥區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但由於既不知姚某下落,其名下也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案件一時陷入僵局。承辦該案的法官夏新藉助網絡系統查詢到被執行人的手機號碼,通話後得知姚某在開辦養殖場失敗後身體一直不好,被兒子接到雲南省昆明市養病。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夏新法官聯繫被執行人姚某)

“這筆錢我是不會還的,隨便你們怎麼辦!”當執行法官夏新要求姚某及時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確定的還款義務時,姚某明確拒絕,表示現在確實沒有能力償還債務,也不打算回邵陽。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突破:以親情為切入點,多次溝通獲信任。

面對這樣一位年過六旬,身處外地且名下無可供執行財產的被執行人,夏新並沒有輕易放棄。在與姚某的多次電話聯繫中,他了解到姚某的兒子在雲南,生意做得不錯,對姚某也很孝順,覺得這是一個突破口,隨即與姚某兒子取得了聯繫。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與被執行的

兒子取得聯繫)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認真瞭解案情,尋找突破口)

“我們都是做子女的人,長輩生活愉快開心就是我們最大的孝順。如果自己的父親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晚年卻被當成老賴對待,做子女的怎麼說得過去?”夏新法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次次通過電話與姚某的兒子溝通,交談中,小姚也將自己在生意場上遇到的法律難題向夏新法官請教,夏新耐心地一一解答,贏得了姚某兒子的好感。針對姚某認為自己遠在外地,可以規避執行的想法,夏新也通過一次次的通話,嚴肅又不失誠懇地釋明法律規定,打消了他的錯誤想法。一次又一次地溝通後,法官真誠的態度終於打動了姚某的兒子,他答應在2018年清明節回老家掃墓時,帶父親一起來法院協商。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對抗:雙方互相指責,調解陷入僵局。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雙方當事人怒目相向)

今年清明節期間,夏新將在外地打工的申請人曾某約來,調解工作在週末加班進行。然而在調解之初,兩位當事人一見面就開始相互責怪,讓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考慮到兩位當事人年齡大,雙方情緒又很激動,於是夏新通過“背對背”的方式進行調解,又勸說姚某的兒子,想方設法做他的思想工作。

和解:法官真情相勸,父債子還化糾紛。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在經歷了四個多小時的調解後,雙方當事人終於達成了執行協議,由姚某的兒子代姚某一次性支付16萬元,曾某自願放棄其他權利。至此,這場糾纏了十六年的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終於在年輕的夏新法官手裡順利執行完畢,成為大祥區人民法院化解執行難的經典案例。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當事人的認可是對執行法官最好的肯定)

替父还债16万,16年的心结一朝解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