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一出《四郎探母》能引衆人淚流不止?

龍應臺曾寫過一篇文章,是她陪年邁的父親去聽《四郎探母》,其中到【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失聲痛哭:“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時,她說:我突然覺得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他,發現他已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四郎探母》這出戏,可以說在文化輸出與交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為何一出《四郎探母》能引眾人淚流不止?

其實,不只龍應臺的父親對於這出戏感觸頗深。在那篇文章中,她是這麼寫的:

他的眼淚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緊握著他的手,不斷地遞紙巾。

然後我發現,流淚的不止他。斜出去前一兩排,一位白髮老人也在拭淚,隔座陪伴的中年兒子遞過紙巾後,將一隻手環抱著老人瘦弱的肩膀。

謝幕以後,人們紛紛站起來。我才發現,四周多的是中年兒女陪伴而來的老人家,有的拄著柺杖,有的坐著輪椅,他們不說話,因為眼裡還有淚光。

中年的兒女們彼此不識,但是在眼光接觸的時候,沉默中彷彿已經交換了一組密碼。是曲終人散的時候,人們正要各奔東西,但是在那個當下,在那一個空間,這些互不相識的人變成了一個關係緊密、溫情脈脈的群體。

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老師和李勝素老師曾經描述過九幾年去臺北表演的時候,這出《四郎探母》讓許多老人都淚流不止,從那之後,這出戏變成了到各處慰問的必演節目。

為何一出《四郎探母》能引眾人淚流不止?

這小小的一齣戲,到底為什麼會惹得人們反應如此之大呢?

從戲曲角度來說,戲曲是藝術範疇,本應與政治無緣,但一出《四郎探母》可以說是折射出了百餘年中國歷史的變遷。

縱觀京劇發展的這些年,《四郎探母》應該算是膾炙人口的一出好戲了!當年慈禧太后為了宣傳滿漢一家,還親自抓了這出戏的修改和演出,後來又經很多人反覆加工、修改,具有不同的本子和唱腔流派、表演特色,所以該劇堪稱京劇藝術的代表作。

眾所周知,凡是說到楊家將的各種藝術展現,一般都是對於戰爭氛圍著重渲染,但在這出《四郎探母》中,偏偏淡化了戰爭氣氛,重點渲染人物之間的親情,可以說在“情”字上做足了文章。

為何一出《四郎探母》能引眾人淚流不止?

從情理角度來說,這些少小離家老大失鄉的老兵們,從楊四郎的命運裡認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處境,認出了處境中的殘酷和荒謬,而一句“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為他拔出了深深扎進肉裡的自責和痛苦。

可以說很多那個時代的老人,多多少少都從這個人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龍應臺說的:藝術像一塊蘸了藥水的紗布,輕輕擦拭他靈魂深處從未癒合的傷口。

白髮蒼蒼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兒女,或者對這段歷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經驗過“四郎”之後,已經變成一個擁有共同情感而彼此體諒的社會。

為何一出《四郎探母》能引眾人淚流不止?

文化藝術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類。他發現,他的經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經驗,他的痛苦和喜悅,是一種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孤立的個人因而產生歸屬感。

《黃昏裡的清兵衛》中有一句話,我感覺說的很好:文學不一定能給予你什麼,但能讓你更好的面對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