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在拖網、雷達、漁船等漁業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以前,每年漁獲量以公斤來計,現如今一個地區的漁獲量就能達到數萬噸。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幾千年來,海產、漁業維持著世界各地的生計和經濟。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在古羅馬,富有的商人搶購海濱地產,建造了精緻的漁場。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在15世紀的智利,沿海人民用貝類換取內陸資源。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生活在挪威羅弗敦群島的維京人是兇猛而強大的掠奪者,但他們也是大西洋鱈魚的狩獵者。

數千年來,政治上的轉變和技術的變化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捕魚的時間、地點以及方式。但是,精確的科學記錄顯示,捕魚活動的漫長曆史,充其量也只是整體中的一小部分。

大多數關於全球捕魚模式的科學研究只能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聯合國糧農組織等組織開始詳細記錄。今天,這些世紀中期的記錄被用來作為在決定漁業管理和海洋保護時比較現代漁業數據的基準。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通過研究更長一段時間的漁業捕撈趨勢,我們可以窺見捕撈是如何改變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回顧過去,研究人員對歷史上的魚類種群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這些信息可以用來評估現代漁業活動的可持續性。

調查結果顯示,1900年前,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的漁業最為活躍。即使如此,當時的漁業記錄也以千克為單位,而不是以噸為單位,大多數魚類是海底生物和小型遠洋物種。在世紀之交之後,英國迎頭趕上有記錄顯示,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其漁獲量達到峰值。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在過去150年裡,全球漁業活動集中在熱點地區。導航、航運和存儲技術的進步使漁船能夠遍佈全球,而政治和經濟的變化改變了捕魚活動的高峰期。

20世紀上半葉,隨著帆和槳被柴油和蒸汽所取代,技術變革催生了海上捕魚的新時代,使船隻能夠航行得更遠,並能抵禦狂風暴雨。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減緩了漁業擴張的速度時,該行業在20世紀50年代的經濟繁榮中全面反彈。1953年,世界上第一艘冷凍拖網漁船“Fair Try”號下水,為遠洋航行和全球貿易鋪平了道路。船隊開始在海底拖網,開始長途航行,捕撈金槍魚、魷魚和蝦。一些較貧窮的國家減少了自己的商業捕魚,允許外國船隊進入本國水域。日本、秘魯和俄羅斯在全球漁業登陸排行榜上躋身榜首。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世界上第一艘冷凍拖網漁船

今天,中國漁業逐漸佔取了主要地位。本世紀初,中國擴大了其全球船隊的規模,其船隻在海外水域的遊弋超過了本國船隻。聲納和雷達等技術的進步使漁船能夠追蹤海洋狀況並在夜間作業。

儘管如今的遠洋商捕船隊比100年前走得更遠、捕撈深度更深,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漁獲量量實際上一直在下降。漁獲量下降的原因世界各地不相同。在一些地區,為了實現可持續管理,減少了捕魚活動,而在另一些國家,漁業資源則因過度捕撈而無魚可捕。

150年全球漁業變遷史

在過去的150年裡,全球漁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接下來的150年也會發生重要的變化。特別是全球漁業所面臨的挑戰。隨著氣候變化導致陸地上的糧食供應系統岌岌可危,對海鮮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但如果燃料成為一種更有限的資源,船隊可能無法像目前那樣遠航。這又可能會導致水產養殖的擴張,從而給海岸線帶來更大的壓力,這一切都是相互聯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