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诱惑 小心P2P的庞氏骗局!

抵制诱惑 小心P2P的庞氏骗局!

当前,“庞氏骗局”一词已经家喻户晓。具体来说就是以其他投资者的本金,作为投资回报支付给另一些投资者,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许诺高回报,靠不断发展用户来圈钱的行为,像e租宝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设计击中人性弱点

形形色色的“庞氏骗局”并不复杂。维持这个骗局,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后续的“东墙”要高过先前的“西墙”。但恰恰是这个简单的条件,就会最终戳破骗局。因为这类“投资”,通常不会产生任何投资收入,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骗局就会破灭。

但这一简单的骗局百年来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骗了一拨又一拨的投资者,是因为它们击中了人性的弱点。

首先,承诺超高的回报。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是,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回报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庞氏骗局”却反其道而行之,只有高回报,没有高风险。这正是针对人贪念而设计的。人性的弱点到今天也没有改变。《洛杉矶时报》几年前有一个报道: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美国人非常容易受骗,超过2/5的受访者甚至辨认不了金融诈骗中最明显的欺诈手段,尤其是老人成为最容易得手的“猎物”,经常被骗、损失财物。虽然大多数美国人不会理会所谓的“投资项目”,但调查数据显示,仍有11%的美国人在金融诈骗中损失惨重。而高额回报是骗子最常用,也最容易得手的手段。在上述调查中,四成受访者表示,如果投资项目承诺一年内资金翻一番,且提供全额保障,他们将非常感兴趣。

其次,渲染神秘的投资。由于没有真实投资和生产的支撑,“庞氏骗局”就尽量保持投资的神秘性,对外宣传采用晦涩难懂的投资技术,能够欺骗一般投资者甚至专业投资者。在当下,古老骗局往往被包上金融创新的外衣,诸如期权等复杂的衍生产品,对冲基金这样的“高级交易”,或者是众筹这样的网络时代的创新产品。

正宗庞氏骗局:e租宝

实际上关于e租宝这个案件的前前后后,各大新闻媒体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其中有现实原因也有媒体聚焦的原因。大家的目光都放到了丁宁极度奢侈的生活与资金的去向问题上了,而忽略了其为什么能在短短两年之内吸存近800亿这个天量数字的根本原因。简简单单的高息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因为12%的收益在市场上并没有明显优势。

实际上e租宝的行骗思路就是八字:欲盖弥彰、偷梁换柱。

通过把投资者的主要注意力从资金如何通过借贷与参与实体上转向e租宝的实力,背景,规模上。这些要素是普通投资者判断一家金融机构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上央视,通过官媒来增信。e租宝在被查处之前是央视广告的大客户,分别在中央一套,二套都有大量广告投放。央视的广告费用之高可想而知,其目的无非是通过央视官媒的身份为自己增加社会公信力,而在2015年央视广告黄金时段招标中6家中标企业有三家都是来自所谓的P2P线下财富类公司。因为庞氏骗局并不怕花钱,只怕新骗进的钱不够支付先进入的投资者的利息。不差钱是这类P2P公司的共性,不是因为他们真赚钱,只是因为那不是他的钱,不心疼!

通过各种手段“绑架”政府。“大而不倒”这种理论不知道从何时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普遍认实与看法,认为一家公司只要做大了,国家就不能让其随便地倒,而这种可笑的想法甚至在e租宝被查时,其自身的工作人员也是深信不疑。e租宝总部是其所在县的政府大楼,在其疯狂扩张期,也看到了许多官员的身影。

在2015年底三个月内连续爆仓清三次,可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答案是根本没有人上当受骗,每一个参与者只要是智商还算正常,都知道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都认为自己不会倒楣成为最后一个,都认为自己的下线智商有问题,可以被自己当成提款机而已。

如何鉴别庞氏骗局?

当然,了解到庞氏骗局之后我们如何才能分清庞氏骗局和P2P?不少庞氏骗局公司打着P2P平台的名号招摇撞骗,让本就是惊弓之鸟的P2P投资人更加困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P2P和庞氏骗局的这些不同吧!

1. 高息诱惑

许多P2P平台承诺给投资人高息,过高的收益确实可以吸引很多人,而且那些无良业务员专挑老年人——钱多、相对好骗。但是我们要知道,目前P2P行业平均利率在10%左右,那些过高收益的平台,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往往就是庞氏骗局。试想,有那一家正规运营的平台可以支付你那么高的利息,还盈利呢?所以只可能是玩以新还旧的老把戏了。

2.信息不透明

那些打着P2P名号的庞氏骗局,往往信息极不透明,甚至连平台借款项目也都是千篇一律叫某某理财计划,某某个人贷款等等,根本不知道借款人是干啥的。而而且平台没有银行存管,没有备案号,这种就很可能涉及到资金池模式,或是平台在搞自融。如今正是新一轮P2P平台的洗牌期,近期将又会要出现一股跑路潮。投资人一定要选择像房易贷这样有银行存管、项目真实透明的平台,才能避免遇到庞氏骗局,导致血本无归。

3. 送礼物,或是打感情牌

许多庞氏骗局的P2P平台会打感情牌,或是在网上发布一些煽情的文章、视频,或是通过第一批用户在你的朋友圈分享,大谈情怀,但是问到实际业务时,他们就含糊其辞。此外,更有专门的业务员来送各种礼物,包括时令水果、蔬菜、米面油等,价值不高但深得大家的欢心,其实这种营销手法主要是掌握了人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特征,用一些小福利增加投资人的信任,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只要我们面对陷阱多留一个心眼,不难发现庞氏骗局这个巨大的谎言,从而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