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今天,《2018全國科普日》的宣傳片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主要有兩種聲音在發聲,一些家長表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希望藉此機會帶孩子瞭解下祖國科技的發展趨勢和卓越成果。

另一種聲音表示,展會看看可以,但是內心還是希望科技發展的腳步慢一些,擔心科學進步的太快,孩子未來的生活會缺乏人情味。琴童爸媽們,你們對於科技的發展抱持什麼看法呢?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這些話題讓熊貓老師想起了之前受大眾熱議的TEO機器人。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01

特奧即TEO,它有53根手指,幾乎覆蓋大半個鍵盤,可以按規定快速地彈奏任何鋼琴曲。在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中,郎朗帶來的弟子李俊傑,與來自意大利的機器人“特奧”(TEO)比拼鋼琴彈奏。

比拼的內容是,10歲的李俊傑和機器人躲在幕後分別彈奏肖邦的《幻想即興曲》,讓全場觀眾分辨哪個是人彈奏的,哪個是機器彈奏的。結果,現場觀眾幾乎都分辨出了哪個是機器人演奏的。

為什麼大家可以輕鬆分辨人機演奏的不同呢?明明現場觀眾很多都不是鋼琴專業人士。

比拼現場精彩回顧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02

首先,要明確的是“特奧”的演奏來自於程序員的參數設定。

其次,“特奧”的演奏技術層面堪稱無瑕,基本完成樂譜要求的程度。很多地方是人類達不到的,比如速度。但這不可怕,計算器算大數比人快,卻還是人類的工具。等機器人有主動學習的能力時候才真的可怕。

第三,“特奧”的演奏還有待提高,將來還可以提高到真正人類演奏的水平。然而,節奏過於精準,顯得冷冰冰,所以外行也可以輕鬆分辨。小朋友彈的彈奏中出現了一個錯音,而這個錯音恰恰體現了人味兒。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03

看了節目的網友紛紛感慨,以後買個機器人,在家裡就可以任意點播鋼琴家演奏的作品了!

在大家因為TEO的精彩表現歡呼雀躍的時候,一位音樂愛好者提出了疑問, 機器人在未來可以代替人去演奏了,那我們是不是不用學習樂器了?

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家長可以先思考一下,天真爛漫的孩子們和被編程過的機器人除了物理屬性外,區別到底在哪裡呢?在情感交流!孩子這類生物,是需要補給愛與情感互動的,而人工智能AI不需要。

所以,反向言之,如果寶貝們在練琴時只是機械化的彈奏,沒有用心聆聽自己彈出的琴聲,沒有靜心體會和投入感情,彈得再好也不過是被編程過的AI而已。

未來已至,琴童們可以接受被AI取代嗎?

希望寶貝們練琴的時候養成有條不紊、不敷衍的積極態度,保持熱愛鋼琴的初心。同時,不要畏懼科技的飛速發展,畢竟,有了計算器我們也要學加減乘除,有了汽車我們還是要會跑步。在鋼琴學習中,感受與音樂對話的美感與快樂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