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1.聊城東昌湖

東昌湖風景區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西南市區,東、北、西分別以聊城市區主幹道柳園路、東昌路、湖西路為界,南至南外環路,總面積20.6平方公里。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風景區而過。東昌湖風景名勝區以建於北宋時期的聊城古城為中心,以水面遼闊、風景秀麗、環繞於古城區四周的東昌湖為依託,集中體現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營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和聊城風光,是山東西部和冀魯豫接壤地區最為著名的風景遊覽區。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東昌湖始建於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護城河的基礎上經歷代開挖而成,現有水域4.2平方公里,為我國江北地區罕見的大型城內湖泊。東昌湖引黃河水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無任何工業汙染;景色宜人,令遊客流連忘返。東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歷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風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嶽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幹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古城區民居,至今保留著白牆、灰瓦、城屋頂的傳統建築風格。古老的京杭運河兩岸,街巷佈列,各種店鋪民居,隨坡就勢,依河而建。條石鋪砌的大小碼頭,株株蒼勁的古槐,以及宋代隆興寺鐵塔,國家重點文物、清代建築山陝會館,仍會使人們體味到昔日運河漕運鼎盛時期古聊城的繁榮和輝煌。通過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形成了東昌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內容——湖濱風景區、古城文化區和運河風情區。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2.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風景名勝和開放窗口。它位於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大明湖是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積甚大,幾乎佔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市區諸泉在此匯聚後,經北水門流入小清河。現今湖面46公頃(690畝),公園面積86公頃(1290畝),湖面約佔百分之五十三,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約4米。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燒。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臺,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餘。湖對面北岸高臺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臺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大明湖名聞遐邇,遊客眾多,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約二百萬人次,在濟南諸公園中最多。大明湖歷史悠久,景色秀美,名勝古蹟周匝其間,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蹟,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尤其大明湖乃繁華都市之中的天然湖泊,實屬難得。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3.濟寧北湖

位於濟寧城南6公里處,因處南四湖之北而得名,總水面積18000餘畝,濟寧北湖一角,集養殖、遊樂、休閒、度假、水上運動於一體,是近年來山東省新興的一處旅遊觀光勝地,它是曲阜懷古、泰山攬勝、梁山攢義、微山湖觀光旅遊環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譽為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山東省的三大城市湖泊,你們想到是哪三個了嗎?

關注“旅行全紀錄”獲取更多相關資訊,我在這裡等著你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