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製作「堆肥」的材料介紹!各種堆制材料配比值


農村製作“堆肥”的材料介紹!各種堆製材料配比值

191、農村製作堆肥的材料都有哪些?

製作堆肥的材料,按其性質一般可大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基本材料 即不易分解的物質,如各種作物秸杆、雜草、落葉、藤蔓、泥炭、垃圾等。

第二類:促進分解的物質 一般為含氮較多和富含高溫纖維分解細菌的物質,如人畜類尿、汙水、蠶砂、馬糞、羊糞、老堆肥及草木灰、石灰等。

第三類:吸收性強的物質 在堆積過程中加入少量泥炭、細泥土及少量的過磷酸鈣或磷礦粉,可防止和減少氨的揮發,提高堆肥的肥效。

192、製作堆肥前不同的材料都應做哪些處理?

為了加速腐解,在堆制前,不同的材料要加以處理。

(1)城市垃圾要分選,選去碎玻璃、石子、瓦片、塑料等雜物,特別要防止重金屬和有毒的有機和無機物質進入。

(2)各種堆積材料,原則上要粉碎為好,增大接觸面積利於腐解,但要多消耗能源和人力,難以推廣。一般是將各種堆積材料,切成2—5寸長為好。

(3)對於質硬、含臘質較多的材料,如玉米和高梁杆吸水較低,最好將材料粉粹後用汙水或2%石灰水浸泡,破壞秸杆表面蠟質層,利用吸水促進腐解。

(4)水生雜草,由於含水過多,應稍微涼幹後再進行堆積。

193、如何選擇堆肥堆制地點?

應選擇地勢較高、背風向陽、離水源較近、運輸施用方便的地方為堆制地點。為了運輸施用方便,堆積地點可適當分散。堆制地點選擇好後將其地面平整。

194、堆肥時怎樣設置通氣孔道?

在已平整夯實的場地上,開挖“十”字形或“井”字形溝,深寬各15—20釐米左右,在溝上縱橫鋪滿硬堅的作物秸稈,作為堆肥底部的通氣溝,並

在兩條小溝交叉處,與地面垂直安放木棍或捆紮成束的長條狀粗硬秸杆,作為堆肥上下通氣孔道。

195、堆肥中的各種堆製材料怎樣配比?

一般堆積材料配合比例是

各種作物秸杆、雜草、落葉等1000斤左右,加入糞尿200—300斤,水100—200斤(加水多少隨原材料乾溼而定),石灰15—30斤,或磷礦粉50—60斤,過磷酸鈣10—15斤,氮素化肥8—10斤。為了加速腐熟,每層可接種高溼分解纖維細菌(如酵素菌),若缺乏時,可加入適量騾馬糞或老堆肥、深層暗溝泥和肥沃泥土,促進腐解。但泥土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腐熟和堆肥質量。所以農諺講:草無泥不爛,泥無草不肥。這充分說明,加入適量的肥土,不但有吸肥保肥的作用,也有促進有機質分解的效果。

196、如何進行堆肥的製作?

在堆積場的通氣溝上鋪上一層厚約20cm的汙泥、細土或草皮土作為吸收下滲肥分的底墊。然後將已處理好的材料(充分混勻後)逐層堆積、踏實。並在各層上潑撒糞尿肥和水後,再均勻的撒上少量石灰、磷礦粉或其它磷肥(堆積材料已用石灰水處理者可不用),以及羊馬糞、老堆肥或接種高溫纖維分解細菌。每層需“吃飽、喝足、蓋嚴”。所謂“吃飽”是指秸稈和調節碳氮比的尿素或土雜肥及麥麩要按所需求的量加足,以保證堆肥質量。“喝足”就是秸稈必須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肥的關鍵。“蓋嚴”就是成堆後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溫保水作用。

如此一層一層地堆積,直至高達4—6尺為止。每層堆積極其的厚度,一般是1—2尺,上層宜薄,中、下層稍厚,每層加入的糞尿肥和水的用量,要上層多,下層少,方可順流而下,上下分佈均勻。堆寬和堆長,可視取材料的多少和操作方便而定。堆形做成饅頭形或其它形狀均可。堆好後及時用2寸厚的稀泥、細土和舊的塑料薄膜密封,有利保溫、保水、保肥。隨後並在四周開環形溝,以利排水。

197、堆積後的堆肥如何管理?

一般堆後3—5天,有機物開始被微生物分解釋放出熱量,堆內溫度緩慢上升,7—8天后堆內溫度顯著上升,可達60—70℃,高溫容易造成堆內水分缺乏,使微生物活動減弱,原料分解不完全。所以在堆制期間,要經常檢查堆內上、中、下各個部位的水份和溫度變化的情況。檢查方法,可用堆肥溫度計測試。若沒有堆肥溫度計,可用一根長的鐵棍插入堆中,停放5分鐘後,拔出用手試之。手感覺發溫約30℃,感覺發熱約40—50℃,感覺發燙約60℃以上。檢查水份可觀察鐵棍插入部分表面的乾溼狀況。

若成溼潤狀態,表示水分適量;若呈乾燥狀態,表示水分過少,可在堆頂打洞加水。如果堆內水分、通氣適應,一般堆後頭幾天溫度逐漸上升,一個星期左可達到最高,維持高溫階段,不得少於3天,10天以後溫度緩慢下降。在這種正常情況下,經20—25天內進行翻堆一次,把外層翻到中間,把中間翻到外邊,根據需要加適量糞尿水重新堆積,促進腐熟。重新堆積後,再過20—30天,原材料已近黑、爛、臭的程度,表明已基本腐熟。就可以使用了,或壓緊蓋土保存備用。

198、如何判斷堆肥腐熟程度?

堆肥腐熟的好壞,是鑑別堆肥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可以根據其顏色、氣味、秸稈硬度、堆肥浸出液、堆肥體積、碳氮比及腐質化係數來判斷。

(1)從顏色氣味看,腐熟堆肥的秸杆變成褐色或黑褐色,有黑色汁夜,具有氨臭味,用銨試劑速測,其銨態氮含量顯著增加。

(2)秸稈硬度,用手握堆肥,溫時柔軟而有彈性;干時很脆,易破碎,有機質失去彈性。

(3)堆肥浸出液,取腐熟堆肥,加清水攪拌後(肥水比例1:5-10),放置3—5分鐘,其浸出液呈淡黃色。

(4)堆肥體積,比剛堆時縮小2/3 —1/2。

(5)碳氮化,一般為20—30:1

(6)腐殖化係數,為30%左右。

達到上述指標的堆肥,是肥效較好的優質堆肥,可施於各種土壤和作物。堅持長期施用,不僅能獲得高產,對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都有顯著的效果。

199、怎樣製造水田深施的球肥?

所謂球肥深施,是指把銨態氮肥特別是碳銨與泥炭或泥炭土,或碳銨與肥泥及腐熟有機肥製成球狀施到水田耕作層深處。

水田深施的球肥製作時可加入磷肥,各種物質的比例大致是'碳銨:碳銨過磷酸鈣:泥炭土=6:3:8,然後用水調勻,壓成重10-15克的圓開或卵開的球,隨制隨用,不要放置過久,以免氨的揮發。一般在水稻插後回春時施用,可每4株間壓入一顆,深度一般為6-10釐米。這樣可大大減少按的揮發和反硝化的作用所造成的氮素損失。

200、如何配製肥料殺蟲劑?

(1)尿洗合劑:每畝用尿素250至500克與洗衣粉l00克混合,加水50升,攪勻後噴施,可防治菜園和花園中的紅蜘蛛和蚜蟲等害蟲。

(2)肥藥混合劑:肥料和農藥混合施用,治蟲效果更好。如用1%的尿素液,加0.1%濃度的50%的敵敵畏乳油或40%亞硫磷乳油,混合後進行噴霧,可殺滅棉花、花卉上的紅蜘蛛和蚜蟲,且可兼治其他害蟲。

(3)草木灰浸出液:用10千克草木灰加水50升,浸泡1晝夜,用過濾液噴施,可有效地防治蚜蟲,且能起到增施鉀肥的作用,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

(4)硅鈣肥:硅鈣肥是一種新型肥料植物吸收後,硅元素便會積聚在表皮細胞中,形成非常堅硬的表皮層,使害蟲很難侵入,從而增強抗蟲能力。例如每畝施硅鈣肥30至40千克,可大大減輕蚜蟲對菜豆的危害。

(5)氮素化肥治蟲:尿素、碳酸氫銨和氨水這三種氮素化肥,可揮發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對害蟲具有一定的刺激、腐蝕和燻蒸作用,尤其對紅蜘蛛、葉蟎和蚜蟲等一些體形小、耐藥力弱的害蟲,效果尤佳。在害蟲發生時,用0.2%的尿素溶液,或1%的碳酸氫銨溶液,或0.5%的氨水溶液噴霧,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至3次,效果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