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倒計時:阿里和京東發布撞車,蘇寧高管喊話競爭對手


“雙十一”倒計時:阿里和京東發佈撞車,蘇寧高管喊話競爭對手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到今年就滿十年了。

因此,對阿里、京東和蘇寧等電商平臺來說,“雙十一”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給不斷變得挑剔的用戶帶來新鮮感。

當然,由於這些平臺都是上市公司,如何打好“雙十一”年末集中網促大戰,不斷做大平臺成交額,進而給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注入一劑強心劑,也是它們必須考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雙十一”促銷大戰似乎比往年來的早了些。比如,京東對外宣佈,該平臺的“雙十一”活動將從10月20日持續到11月15日。

比如,阿里巴巴對外宣佈,自10月20日起,天貓將提供50萬項商品的預購服務,以“預售”的名義,變相將以往一天的“雙十一”拉長到半個月。

而蘇寧易購的“雙十一”週期,雖然確定為“11月1日持續到12日”,但預熱宣傳活動則在2018年10月26日就上演了。

那麼,除去拉長預熱期或活動期外,即將到來的2018年“雙十一”,還有那些亮點值得關注呢?

京東:線上“9大主題日、7大專場活動”和線下“60萬門店”聯動

“雙十一”倒計時:阿里和京東發佈撞車,蘇寧高管喊話競爭對手

11.11期間,京東將在線上推出9大主題日和7大專場活動,提供了形式豐富的促銷。在基礎優惠之外,京東還推出秒殺、神券、滿減、拼購等多樣玩法,以及針對特定人群的專享權益等多種福利。

而在線下方面,京東宣佈將聯動60萬家門店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致化購物體驗,這些門店既包括遍佈全國的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京東X無人超市、7fresh等創新業態,也包括京東與紅豆、曲美等眾多品牌合作的創新門店,致力實現對消費者衣食住行和本地生活圈的全面覆蓋。

顯然,京東此前主打的“無界零售”正從理念走進現實,線上線下大規模聯動,成為京東“雙十一”最大的看點。

此外,品質或高質量消費也成為今年京東主打的關鍵詞。

京東集團CMO兼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表示,今年京東11.11圍繞新時期消費者品質消費的核心訴求,依託零售基礎設施優勢,持續、深入整合站內外優勢資源,致力用線上線下、站內站外一致性的高質量購物體驗,打造新時期零售行業消費服務的“新標準”。

與之相對的是,京東“雙十一”除去大量價格促銷活動外,還推出了很多“服務包”升級產品。比如,在“看得到”方面,京東主推“放心購”,不斷升級用戶體驗,服務涵蓋“京東安裝”、“送裝一體”、“閃電退款”等基礎服務以及“上門換新”、“運動健身保障”、“隨心換”、“發貨延時補貼”等特色售後服務。

蘇寧:推消費升級計劃,喊話競爭對手,宣稱要“重新定義雙十一”

“雙十一”倒計時:阿里和京東發佈撞車,蘇寧高管喊話競爭對手

2018年10月26日,在2018全民嘉年華髮佈會上,蘇寧易購揭秘“雙十一”重磅玩法:10000店參戰,為500萬任性付用戶提額100億,10億“更好用”購物補貼,四大賽事覆蓋全客群,自營商品運費全免。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的很多表態,火藥味十足。

比如,今年雙十一期間,蘇寧旗下10000家線下門店都將參與,一方面,這是蘇寧多年主打的“線上線下同價”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是蘇寧智慧零售場景變革的重要體現。

對此,侯恩龍表示,蘇寧每一家門店都囊括商品、服務、體驗等多種功能,實現精細化運營,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遠遠大於“紙上談兵”的100萬家店。

顯然,侯恩龍所謂“10000家大於100萬店”的表態,矛頭應該指向的是京東。

再比如,京東的口號是“好物好玩,上京東”,蘇寧的口號是“上網上街,上蘇寧”,雙方拉開架子對壘的意味濃厚。

由於蘇寧和京東起步模式不一樣,在新零售戰場的競爭中,蘇寧長於線下,京東善於線上,在蘇寧線下賦能線上時,京東則是線上賦能線下,雖然,路徑各有不同,但也是殊途同歸。

此外,蘇寧還亮出“免運費”殺手鐧。

“雙十一”物流旺季前,不少快遞企業紛紛上調費用,蘇寧物流率先做出雙十一不漲價的承諾,這次嘉年華髮佈會上,更是對外宣佈,11月1日至11日,自營產品將實現運費全免,消費者不必湊單免運費。

阿里巴巴:曾經堅持“一天”狂歡,如今變臉提前超長期“預售”

“雙十一”倒計時:阿里和京東發佈撞車,蘇寧高管喊話競爭對手

“雙十一”雖然始於阿里巴巴,但如今已經不止於阿里巴巴。

除去類似京東和蘇寧等電商平臺的全面介入外,很多傳統線下商場,也在利用這個節點開展促銷。

當然,“雙十一”原本歷來是阿里巴巴的主場,但是,今年的“雙十一”,阿里巴巴和京東還是提前“撞了一下車”。

2018年10月19日,京東召開了名為“2018年京東全球好物節”的發佈會,為今年的“雙十一”拉開大幕,有趣的是,同日,阿里巴巴辦了場“2018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發佈會,為阿里巴巴的“雙十一”提前打氣。

當時,阿里巴巴CEO張勇預測,雙十一當天包裹量將超過10億個。

往年阿里“雙十一”最備受爭議的話題,莫過於“雙十一”每年倍增的成交額,到底是一天的成交額,還是前面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成交額在當日集中成交。

如今看來,對於這個問題,阿里巴巴應該是比較淡然了。

今年阿里巴巴“雙十一”最大的變化,就是大張旗鼓的開打“預售”策略。

2018年10月20日,天貓全品類超50萬款商品開啟預售,支付定金即可獲得立減優惠。同時,在手機淘寶、手機天貓進入雙11主會場,就能領取購物津貼,提前搶大額優惠券。

總的來看,作為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或盛宴”,最大的關鍵詞還是“打折”,而在同步或同幅度“打折”基礎上,拼的就是體驗,包括送貨快慢、退換便利以及其他。

只不過,一線城市的用戶已經習以為常且摸到了天花板,而在二三四城市的較量中,阿里、京東和蘇寧,誰又能更勝一籌?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長期關注、及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郵箱:lijunhui0602#163.com,微信號:lijunhui0602,微信公號:lijunhui05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