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粉絲寫出篇130萬+爆文,誰說「內容爲王」是個僞命題?

儘管十萬加、百萬加不再被自媒體人經常掛在嘴邊,但不可否認,每個專注做內容的人都有一個10w+、100w+的小目標。公眾號看起來已經很飽和,但依然每天都會有“新人”突圍而出,比如一千多粉絲的百萬加爆文,這其中映射出的,或許正是如今紅海時代,公眾號百態中最常見的一種。

花半個月打磨文章,小號迎來首個百萬加


9月29號13:00,大樹和其團隊策劃創作的長圖文《為啥買東西,新疆永遠不包郵?》在“離線Lab”這個僅有1500粉絲的號正式推送。

國慶假期間,文章每天以1萬+的閱讀在增長,10月8日閱讀量達到了9萬。因為號的體量小,那時候大樹的希望是閱讀能到10w+。朝著這個目標,大樹找了一些KOL的朋友幫忙轉發,兩天後突破10w大關,然後一發不可收拾,10月11日中午已經有了100萬+的閱讀量。

截至目前,該文成為了創號以來的第一個百萬加,閱讀量基本定格在137萬+。


1500粉絲寫出篇130萬+爆文,誰說“內容為王”是個偽命題?

▲大樹提供的後臺數據截圖


“這是做新媒體以來,公眾號內容首次過百萬,心情激動,但這也給我們後期做內容帶來了不少的壓力。”今年7月,“離線Lab”才正式創號,儘管粉絲不多,但內容潛力大,不少文章都有2-3萬的閱讀。


1500粉絲寫出篇130萬+爆文,誰說“內容為王”是個偽命題?


據大樹介紹,“離線Lab”定位為一個專注於人類新生活方式的科普號,比如攀巖、當揹包客、玩滑板,甚至玩探探,“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上班下班(而已)。”《為啥買東西,新疆永遠不包郵?》是這個號推送的第十四篇推文,就爆了。

文章之所以能爆,大樹歸結為“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情”

對的時間對的選題,先成功了一半;

國慶期間,旅遊的人多,新疆的熱度比較高。在這個期間寫新疆冷知識的文章能引起較多關注,加上“為什麼新疆不包郵”這個標題,牢牢抓住大家的好奇心。

有趣的文案+長圖文的表現形式,為內容增色;

內容有趣是最重要的,相比普通的圖文,經過精心設計的長圖容易讓人眼前一亮。《為啥買東西,新疆永遠不包郵?》一文中用了不少類比去表達新疆的大,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1500粉絲寫出篇130萬+爆文,誰說“內容為王”是個偽命題?


此外,找好傳播渠道也是爆文的關鍵,比如藉助KOL的影響力。一篇文章可以火不全是偶然,好的內容+好的傳播形式+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傳播渠道,背後的每一瞬間都值得關注。


其實,《為啥買東西,新疆永遠不包郵?》會爆與其說是預料之外,不如說是情理之中。這個選題源於大樹早前在知乎看到的一個關於新疆冷知識的回答,當時就已經排進選題庫。文章的出品整整花了離線團隊半個月的時間,文案改了三版,出品成圖又改了三版,最終才是現在的模樣。

“好內容是需要時間去打磨的,做有傳播力的、有用的內容比更新頻率有價值多了。”

有點可惜的是,雖然是百萬加的爆文,“離線Lab”最終只漲了7千粉絲,“這或許與我們賬號整體風格不太明確有關。”但往大了說,這或許也是公眾號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側寫。

在公眾號最艱難的時候入場,底氣在哪裡?


距離2014年公眾號爆發已經過去四年,原本的藍海也早已變得一片紅,公眾號趨於飽和,“信息流”改版又是沉重一擊,打開率不斷下降,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想放棄公眾號的念頭。公眾號在迭代,內容也在不斷更新。

對於有著5年新媒體經驗的大樹來講,從零開始做一個號有難度也有挑戰。“讀者對公眾號的新鮮感變弱、關注比例持續下降是正常現象,只要內容足夠好,永遠都不會晚。”在大眾領域裡,比如吃喝玩樂、情感旅行等,確實是一片紅海,但一些垂直領域其實還是非常缺優質內容的。離線團隊想要做出在紅海中遠航的優質內容之舟,雖然不能主導大環境,但至少能比別人跑得更快。

近期,新號“開門紅”的例子也有不少。

一個叫“不會畫出版社”的新號在推送第五篇文章《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時就有了接近30w+的閱讀量;9月30日開通的“新青年圖鑑”,第一篇文章《國慶朋友圈鄙視指南》收穫了10w+閱讀……

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新號火起來都有一個共同點:內容輕量化且戳中了大部分人的情感G點。早前有“顧爺”“局部氣候調查組”等以長圖文出名的公眾號,“離線Lab”“不會畫出版社”如今採用的也是長圖的表現形式,選擇用哪種形式入局,似乎成為公眾號能不能火的關鍵點。

不過,現在能衝出來的公眾號除了內容還有更多的“秘密”,比如資本的支持,再比如背後強大資源的助攻。

“不會畫出版社”是“雜亂無章”團隊做的新號,自帶流量資源;“新青年圖鑑”團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自己擁有數千個自媒體好友的朋友圈,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引來不少大號索取開白,引爆了二次傳播。在各種運營套路當道的今天,大多數新號的成功並非偶然,

拼資源拼人脈越來越重要。

歸根到底,內容仍然是將來公眾號核心的競爭力,但想要扶搖直上,沒三分“套路”增持很難前行。人是群居動物,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沒有人能做孤島,任何事情都有“關係”二字的身影。做新媒體這一行,拼資源、拼人脈可以算是時代風氣的產物,無可厚非。若有,不失為一條捷徑;若沒有,那就讓內容再經得起考驗一些。

你的酒本身就好,裝了新瓶,打開的那天自然飄香滿城;若是酒本身就不好,換什麼瓶也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