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花椰菜的9種「不正常」,如何逐個擊破?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花椰菜種植中,因播種時間、氣候、水肥等因素出現早花、毛花等異常現象,下面小編對花椰菜會出現的幾種異常現象進行了彙總。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1

莖部中空

【症狀】莖部或花梗內部空洞、開裂,導致花球生長不良。

【病因】土壤中缺硼元素。

【防治方法】

①注意調節土壤PH,不可過多偏施鹼性肥料;

②適時適期播種,儘量避開長期低溫時節;

③整地時可每畝補施硼肥1kg;

④多施農家肥與有機肥。對於莖部中空的缺素症預防為主。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2

葉尖乾枯,葉梗開裂,花球褐色腐敗

【症狀】冬季種植花菜,由於低溫和乾旱,花菜更易缺鈣和硼,易出現新生葉葉尖和葉緣乾枯,葉梗開裂,植株矮化,葉片色淺,花球出現水晶狀慢慢變為褐色腐敗。一般露地發生比大棚重,大棚兩邊和門頭比中間重。

【病因】冬季種植花菜,由於低溫和乾旱,花菜更易缺鈣和硼。

【防治方法】對冬季花菜在現蕾前或出現上述症狀的田塊,每週用0.2%氯化鈣+0.2%硼沙+4000倍農用鏈黴素葉面追施,一般2~3次。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3

花球異樣

【症狀】花球發育期間,花球表面出現部分或全部花球生長異常的現象。

【病因】多為藥害,過量施農藥或誤施、飄移等因素造成的生長異常等現象

【防治方法】

①正確選擇和使用除草劑是預防的關鍵;

②調節好用藥量,正確掌握使用時期。對於花球異樣的現象預防為主。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4

先期抽薹

【症狀】早春栽培的花椰菜出現未結球而直接開花或花球未完全長成就開始抽薹開花的現象。

【病因】不同品種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同一品種播種期越早,抽薹的幾率越大;早春早熟栽培時,定植過早,定之後遇倒春寒;育苗期間遇連續低溫天氣,易造成幼苗先期抽薹。

【防治方法】

①選擇冬性較強的品種進行栽培;

②適期播種,早春早熟栽培的應在溫度能夠人為控制的棚室內進行育苗,遇低溫時期應注意保暖,避免溫度過低。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5

早花

【症狀】植株較小,僅有幾張葉片,就長出花球,且花球特別小。

【病因】

①播種過遲,尤其是早熟品種遲播;

②天氣乾旱,土壤嚴重缺水,肥水不足,營養生長不良;

③營養生長緩慢,遇低溫刺激,易出現早花。

【防治方法】

①適期播種,及時移栽;

②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肥,滿足植株生長對肥水的需求。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6

毛花

【症狀】花球表面出現無規則的背毛和針狀小葉片。

【病因】

①花球形成期溫度過高,使花球的花枝頂端無規則的伸長;

②早熟品種播期過早,花球形成期又遇高溫、乾燥天氣;

③受遺傳因子遺傳;

④結球期噴施刺激性農藥。

【防治方法】

①早熟品種不適過早,過遲播種,適時定植;

②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施肥、澆水;

③及時折葉蓋住花球;

④結球期禁用噴施刺激性化肥農藥。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7

紫花,紅花

【症狀】花球發育期間,花球表面變為紫色或紫黃色的現象。

【病因】

①花球迅速發育期溫度突然降低;

②秋季定植較晚結球期溫度較低也容易出現紫球;

③有些品種在結球后期容易出現紫花球現象。

【防治方法】

①適期播種,早春栽培注意預防倒春寒,晚秋栽培不可播種過晚以免晚秋低溫影響花球正常發育;

②折葉蓋花,防凍保溫或大棚內種植;

③因地制宜的調整播種期。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8

無花(無生長點)

【症狀】植株徒長,只長葉不顯花球或植株苗期及定製期無心單葉上衝生長。

【病因】

①除蟲、治病、施肥不慎,尤其是把氯刺激性強的化肥、農藥施在花球生長點;

②小菜蛾,小蝗蟲等害蟲吃掉生長點;

③花球形成期遇上下雪,出現嚴重凍害;

④春花菜苗期及生長期遇到該種極端低溫及缺微量元素硼,植株變無規則單葉上衝無心的伸長。

【防治方法】

①花球形成期避免使用刺激性極強的化肥、農藥;

②噴藥、施肥時先折葉蓋住花球;

③遇下雪結冰天氣需保溫防凍;

④春播苗期保持適當溫度,蓋地膜定植及增施硼肥。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9

根腫病

【症狀】因根部受害,發病後根部腫大,呈腫瘤狀,一般主根染病後呈塊狀,細根、支根、側根、鬚根染病後局部多腫大畸形。(下圖根部有極為明顯的腫瘤狀)。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病因】該病是由一種稱為蕓薹根腫菌的真菌侵染引起的。這些休眠孢子囊隨病根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該病菌喜歡酸性土壤,酸鹼度5.4~6.5最適合。土壤溫度18~25℃最適合此病發生。低窪地、連作地也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①老菜地要徹底清除病殘體,翻曬土壤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搞好田間灌排設施,生長季節發現病株要立即拔出銷燬,撒少量石灰消毒以防向鄰近擴散;

②適當增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一般每畝施75~100千克;

③發病初期可選用下列藥劑噴根或淋澆: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株0.3~0.5千克,防效可達80%。

從上可以看出,花椰菜在花球形成過程中,對外界氣候條件比較敏感,尤其對溫度,溼度和微量元素硼反應最為敏感。因此,在栽培上必須掌握以下幾點:

①注意掌握播種期,做到及時移栽;

②在花球形成期要及時滿足植株生長髮育對肥水的需求,也要謹防農藥對花球的藥害;

③遇寒流、低溫、下雪時要做好保溫防凍工作。

「收藏」花椰菜的9种“不正常”,如何逐个击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