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金庸老先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有人曾經問金庸:“人生應如何度過?”

老先生答:“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人生在世,去若朝露。

一個人的一生,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俠小說,前半生縱情恣意、灑脫妄為,後半生心懷敬畏,有不斷向學之心。

查大俠的一生,更是幾代人的江湖夢。

一路走好!

金庸先生的作品無疑是武俠小說文學史的高峰——由於這種藝術形式的衰落,幾乎可以確定是後無來者的地位。

他崛起於武俠小說競爭最火熱的戰國時代,從四大家“金古溫梁”,到“金古”並稱,如今蓋棺論定,足可稱武俠小說史上無可爭議的第一人。

他的作品及各種影視改編作品不但構建了華文圈婦孺皆知的“金庸宇宙”,而且其作品中的許多設定和套路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世各種網絡小說作品——這正如托爾金的《魔戒》系列小說在西方奇幻界的影響一樣。

可以想見幾百年後,即使世人已經淡忘了武俠小說這種曾經的流行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二十世紀一節中,必會有一段提到他的名字——

作為一個90後,金庸對我而言有著難以取代的重要性。在我小的時候,那時正好是中國電視劇發展最巔峰的時期。那時的TVB還沒開始走下坡路,而內地電視劇剛開始崛起,因此有許多佳作陪伴了我整個童年。

而這些電視劇的一半以上,都是金庸劇。我可以不客氣的說,是金庸養活了一大批中國影視劇行業工作者。劉德華、周潤發、古天樂、黃日華、陳浩民、張智霖、朱茵、李若彤、胡軍,試問哪個不是在金庸劇中做了主角才一炮而紅的?

《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鹿鼎記》、《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每個我都看過不止一個版本的電視劇。是金庸幫我樹立了正確的三觀,讓我立志要成為一名好漢。我相信他影響的遠遠不止我一個人,還有全國千千萬萬的70後、80後、90後,乃至00後。是他用一種通俗的方式將“俠義精神”種植到每個人心中,讓人人都知道,幫助別人原來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

因此,作為多年武俠迷,今天突然看到這個重磅消息,真的有如鯁在喉的感覺。

我一直幻想金庸能一直活下去,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笑眯眯的看著我們逐漸成長為一代大俠,然後從前輩們手中接過接力棒,扛起保衛國家的重任。

我還幻想他能再寫一本新的小說,哪怕很簡短,哪怕寫的遠不如他年輕時那麼好也沒關係,我也會買上十幾本堆在家裡,逢人就送。

我甚至幻想過等我賺夠了錢就去找他,無論他拒絕我多少次我也要見到他,和他促膝長談幾小時,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創造了我心目中唯一的令狐沖。

金庸是這個時代裡,除了政客之外,對華人整體精神氣質影響最大的一個人。

舉兩個文化對社會產生影響的小例子:


金庸老先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我們看到古惑仔裡兄弟義氣對整個大陸八九十年代民間小流氓的影響,而古惑仔裡的義氣的重要來源是金庸的小說。

我們看到還珠格格里,瓊瑤小說裡生死相依的愛情,但瓊瑤自承偷師金庸很多,小燕子不就是個女版的韋小寶嗎。

而金庸小說拋開起精彩絕倫的閱讀價值和如大仲馬般的文學價值之外,在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力來說,比起古惑仔和瓊瑤等等又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基本都是很正面的影響。

文化的影響是極其複雜的,在十年浩劫結束之後,中國文化的傳承基本已經斷了,古典的士大夫精神也早已被階級鬥爭所替代。

但好在中華文明的花朵在港澳臺這些複雜的環境裡依然艱難地生存著,而那個時候能讓大眾真正接觸到的十分有限,金庸小說因為受到領導人的賞識而能夠全面地進入內地,受到上自高校教授,下至販夫走卒們的喜愛,其後幾十年裡,通過不斷翻拍地電視劇一遍又一遍地傳遞著金庸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

在金庸的小說裡,我們真正地看到了除了雷鋒精神以外的一大片精神世界

在整個金庸世界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男人可以愛情至上的楊過,為兩國和平犧牲的蕭峰,身負血海深仇卻懂得寬恕的張無忌,鄙夷權力追求個人自由的令狐沖,

這些精神——在中國當時的文化裡都是沒有的

我們曾以為行俠就是飛簷走壁劫富濟貧,卻不知道真正大俠心裡可以為國為民,

我們曾以為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男人事業為重,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卻不知道男人可以為女人扔掉半顆絕情丹。

我們曾以為唯有我國是正義,他國皆地獄,卻不知道有時候站在他國立場如同站在我國立場一樣

我們曾以為有仇皆不共戴天,卻不知道仇恨扭曲人性,寬恕解放自我

我們曾以為追求權力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卻不知道我們同樣可以鄙夷權力,追求個人自由,獨立人格


金庸老先生,對幾代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權力是可笑的,擁有權力而囂張跋扈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像左冷禪,嶽不群,任我行

阿諛諂媚的人是下賤的,

熱衷於阿諛奉承造神運動的人就像小丑一樣,如日月神教,神龍島,星宿派

這些了不起的價值觀通過各種渠道傳遞給國人,每個人雖然不能真正地做到,但至少我們每個人知道了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卑下的,真正高潔的人格應該是什麼樣的。埋下的精神種子早已在整個中華大地上開枝散葉。

如今聽到金庸老爺子真的去世了,默默坐下來,一時竟有些恍惚。昨天晚上還在思考金老小說為什麼要這麼寫,為什麼能寫得這麼好。

我想起了西部世界裡的一句話——莫扎特、貝多芬和肖邦從未死去,他們只是變成了音樂

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

金庸老先生從未死去,他只是變成了文字,影像,文化和華人的精神氣質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人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下葬時人們穿著黑衣出席在葬禮,宣告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

第三次,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這才是真正的死去,整個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

似乎每個曾經的中二少年都有受過老先生的影響,做過“仗劍走天涯”的武俠夢吧。

老爺子一生所寫無數鉅著會永遠流傳下去,那麼他永遠都不會被世人遺忘。

有的人的生命不會因為死亡而終結,先生人已大去,卻常存於刀光劍影的江湖中。未來不管過了多久,但凡有一個人讀先生的武俠小說,金庸便不曾離去。 ​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阿朱。

金庸也只有一個金庸,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金庸。

金庸先生,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