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纪实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纪实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广西视察,面对绿水青山,他用“流连忘返”来形容了自己的感受。

总书记殷殷嘱咐,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和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这为广西如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8年4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先后到沿海三市调研,研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广西海洋保护和建设。

“碧海绿洲,鸟飞鱼跃”是广西红树林的经典镜头,也是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广西一直围绕做好“海”文章,精心谋划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海洋调查,加速海洋立法,加大海洋保护,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换挡提速”,广西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可谓答卷满意,亮点纷呈。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纪实

三娘湾中华白海豚

海洋调查: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摸清“家底”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美丽海洋呼唤生态文明。

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党组书记席扬坦言:“海洋生态是最宝贵的资源优势,也是广西增强未来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摸清广西海洋“家底”,2014年,广西海域海籍基础调查拉开序幕,广西也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海域海籍全域全覆盖基础调查工作的省(区)。

经过三年的努力,广西海域使用确权调查、公共用海调查、其他现状地类调查、岸线专项调查和海域海籍基础调查数据库建设等全面完成。

三载寒来暑往,广西全面查清了用海方式、海域使用类型、公共用海、沿海滩涂、养殖池塘、红树林、河口水域、现状填海等各类用海的数量、权属、分布和利用状况。

“广西海洋‘家底’明了,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席扬说。

经国家海洋局审查,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了《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至2020年,广西大陆自然岸线(滩)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5%,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5%。

据悉,广西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全部管理海域总面积的60.12%,所占比例在大陆沿海省(区)中所占最高;广西大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保护目标定为91%,在大陆沿海省(区)中目标最高。

两个“最高”,彰显了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底气。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纪实

广西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海洋立法: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广西海洋和渔业厅厅长蒋和生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建设是保护和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海洋立法,才能治源强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广西高度重视海洋规划立法工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补上历史欠账。

2014年2月1日,广西首部涉海法规《广西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填补了广西海洋地方性法规的空白。

2015年和2016年,广西接连颁布实施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广西无居民海岛保护条例》。

“三大海洋基础法规出台后,广西在全国实现了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无居民海岛保护立法工作的‘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广西海洋和渔业厅总工程师刘斌说。

据介绍,广西在海洋规划方面同样不甘落后,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

《广西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成为国内首批获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区划之一。

从2013年开始,广西通过系统挖掘、整理,编制完成了我国首个省(区)级海洋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此外,近年来广西先后批复实施了《广西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5年)》等规划。

2018年初,《关于深化用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广西海域使用权招拍挂管理办法》相继亮相。

2018年4月2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广西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海域面积约7 000平方公里。其中,优化开发区域海域面积占40.3%,重点开发区域海域面积占17.7%,限制开发区域海域面积占35%,禁止开发区域海域面积占7%。

《规划》是《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依法管理的近岸海域和涠洲岛—斜阳岛周边海域,以及629个无居民海岛,总面积约7 00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优化开发区域包括防城港市防城区、钦州市钦南区、北海市海城区的管理海域,面积2 824.2平方公里;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面积1 236.5平方公里;限制开发区域包括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岛及其周边区域,具体为防城港市东兴市、北海市合浦县、北海市银海区、涠洲岛—斜阳岛海域,面积2 451.2平方公里;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具体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公园重点保护区和重要河口区域。在规划期内,新设立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海洋自然保护区自动纳入禁止开发区域。

《规划》明确,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到2020年,全区海洋开发强度控制在1.6%,围填海规模实行总量控制;海域综合利用程度加大,海洋水产品总量和海水养殖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单位岸线和海域面积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主要排海污染物要持续减少,一、二类水质面积占比不低于91%;禁止开发区域占管理海域面积比重达到8%,禁止开发区域内海岛个数为64个,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一批涉海规划的实施,为广西依法管海、科学用海、生态用海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介绍,广西在加强海洋立法和规划的同时,各相关部门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依法依规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出了一组组漂亮的组合拳。海洋渔业部门与环保部门签订了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重点海域资源、环境监测、海洋灾害和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广西海警、海监和水产部门建立了全国首个自治区级纳入政府边海防联合管控工作的海上综合执法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海洋渔业部门与环保、海事等部门实现了监测数据共享、巡查执法衔接和应急事故处置合作与联动;深入开展“海盾”“碧海”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生态行为。2012年以来,全区立案处罚围填海违法行为36起,处罚违法填海面积22.55公顷,收缴罚款7 728.9万元。

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纪实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群

海洋保护: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牢根基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晚霞考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对此,广西交出了优秀的答卷——红树林天然林数量和质量令人羡慕,其面积和海岸线每公里分布的面积傲居全国之首。

2018年7月的一个周末,笔者来到防城港市红沙环海堤。蓝天丽日下,看到水清岸绿,白鹭在红树林上起舞,市民在休闲广场上散步。

据防城港市常务副市长唐轶昂介绍,该海堤投资3 421万元,突出海洋“生态”和“绿色”特点,目前已成为广西岸线生态修复的示范工程。

来自东北的黄先生说:“这是我见到过最好的环境生态海堤,每年我和老伴都要来享受这里天蓝海净岸美的环境。”

红沙环海堤的整治修复,仅是广西海洋保护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广西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加大海洋保护力度,积极筹资开启生态修复及布设环境监测浮标等各项工作。

2011年以来,筹资2.8亿元,开展了防城港企沙镇山新岸线修复整治,西湾红沙环、百里黄金海岸建设,钦州茅尾海、北海市涠洲岛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

2011年以来,投入3 200万元,在沿海重要港湾、河口、赤潮多发区等重点敏感区域布设17个环境监测浮标;安排近500万元,建设国内首个自治区级海洋放射性监测实验室;在监测海域内设置海水水质监测站位111个、海洋生物多样性站位59个、海洋沉积物站位21个。

2011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市场化配置海域使用权试点工作,为沿海兄弟省份开展市场化配置海域使用权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2017年以来,实行“河长”负责制,重点推进入海河流流域的综合整治,实现流域联防联控。

提高海洋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三高”产业落户。2012年以来,共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77宗,组织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97次,其中围填海项目依法听证率达100%。

广西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世人瞩目。

目前广西红树林面积达7 327.86公顷,居全国首位;北海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防城港北仑河口保护区被国家海洋局指定为全国海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茅尾海、涠洲岛先后获批成为国家级海洋公园;北海市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倒逼广西海洋和渔业产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推动向海经济走绿色、低碳、高效、循环发展之路。广西海洋水质监测数据结果显示, 2017年广西近岸水质达标率88.2%,在我国沿海省(区)近岸海域中排名最高。2018年1月—4月,广西海洋生态继续保持较好状况,近岸水质达标率91.70%。

广西海洋和渔业厅负责人说,全区海洋和渔业系统将认真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全国海洋专项督察反馈意见为契机,理清思路,补齐短板,不断推进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住碧海蓝天,为广西海洋强区提供海洋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

(作者单位:广西海洋与渔业厅)

相关回顾:

来源丨南方国土资源

作者丨李鹏 杨晓佼

审核丨李欣松 黄晓辉

·END·

广西国土资源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