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往年一入秋,八義鎮石窩溝村民李天明便開始張羅著買煤,用車運到山坡上的村子裡。可是今年秋天,他家這個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徹底打破了。“我們村今年改成用電取暖,因為有政府補貼,又暖和又便宜還乾淨,一個冬天下來,據說比燒煤還要省錢嘞。”李天明對“以電代煤”充滿期待,全村最早在“改造協議”上簽字。這個位於八義鎮西南的小山村,與全縣19個村莊2338戶人家一樣,今年將告別燒煤取暖的歷史,用上電採暖。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長治縣農村地區以前供暖主要以燃煤為主,煙霧和煤灰隨處可見,供暖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去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以電代煤”工程推進力度,在成功改造賈掌鎮曹家堰村和鎮裡村332戶後,今年擴大範圍,對八義鎮、韓店鎮、西火鎮、賈掌鎮、西池鄉等4個鄉鎮的19個村進行“以電代煤”的改造,因地制宜讓農戶自主選擇安裝不同的清潔供暖設備,從此告別農村土爐燒煤時代。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八義鎮石窩溝村,距離縣城20公里。小村依山而建,60餘戶人家錯落分佈在半山腰上。記者進村,第一印象是整潔,路邊坦坦蕩蕩,沒有柴禾堆兒,也沒有煤棚。第二個印象是,家家戶戶正房外頭,都有一個黑色的類似空調外掛機的裝置。村黨支部書記李衛東說,這就是今年“煤改電”後,家家戶戶的“標配”——空氣源熱泵,現在農戶採暖都靠它。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記者走進村民王國珍家,一臺嶄新的空氣源熱泵十分顯眼。王國珍高興地說:煤改電可是好,兩手不沾煤了,家裡乾淨了,半夜裡也不用起來添煤了……老人的話,惹得全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他又感慨道:“真沒想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也能安上電暖氣,以前俺家裡都是燒煤過冬,又髒、又汙染,還不安全,一冬天下來紗窗上都是煤灰,也不敢在院裡曬被子。現在改成用電,政府有補貼,核算下來比以前還省,而且還安全,再也不用擔心煤氣中毒了,家裡村子裡也看著乾淨不少。”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石窩溝村南靠首陽山,北依帽子山,地理位置偏僻,眼下村裡大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家裡留守老人居多,每到冬天,他們的取暖方式以傳統的煤炭、柴火為主,環境汙染以及安全方面存在較大隱患,農村迫切需要安全環保的取暖方式,不少村民嚮往像城裡人一樣享受安全乾淨的供暖。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支部書記李衛東說:“我們村60戶全部進行了“以電代煤”的改造,達到了全村覆蓋,現在供暖設備都已經全部安裝完畢,等待總線路接通後,就可以正常使用。為了安全起見,村委會又對全村的戶外設備進行防護網安裝。這樣一來不僅減輕了村民的勞動負擔、經濟負擔,同時也為長治縣的垃圾減量、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

再見,煤爐子!電網進山村,長治縣農戶棄煤改電暖身更暖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