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洋縣:「六傳六習」樹新風

——百所新時代文明傳習所打造洋縣新風尚

陕西洋县:“六传六习”树新风

10月26日,洋縣謝村鎮智果村新時代文明傳習所文化傳習員李建忠正在給愛好懸臺社火的村民傳授懸臺社火技藝。記者 李羽佳攝

“我媽撫養我長大不容易,現在她老了,我就應當照顧她,這樣做也是為我的孩子樹立榜樣。”10月25日,在洋縣馬暢鎮留村的新時代文明傳習所裡,村裡“孝老敬親模範”高菊芳的分享贏得了在場群眾的熱烈掌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成人成才的設計師。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樹立好榜樣,身體力行地做給孩子看。”10月26日,在洋縣黃家營鎮周家溝村的新時代文明傳習所裡,退休教師何元培正在和村民交流。何元培退休後一直想發揮餘熱,村上成立新時代文明傳習所後,他主動當上文化傳習員。

“傳理論,習行動;傳政策,習發展;傳道德,習禮儀;傳文化,習新風;傳法治,習行為;傳知識,習技能。”這“六傳六習”是洋縣新時代文明傳習活動的主要內容。為了推進傳習活動順利開展,該縣計劃建成傳習所285所,現已統一建立了110所,並通過開展講、評、演、幫等傳習活動,把“六傳六習”內容送到群眾身邊。

洋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路建俠表示:“我們開展新時代文明傳習活動,旨在培育講法治、講道德、講文明、講秩序、講衛生的‘五講’新農民,打造理想追求美、書香文化美、社會風尚美、言行舉止美、城鄉環境美、富裕生活美的‘六美’新鄉村。”

傳習隊員做引領

7月19日,洋縣謝村鎮智果村村主任張峰清聽說縣上要在各村成立新時代文明傳習所,他第一個就去報了名。他說:“智果村的文化氛圍濃厚,群眾可以利用傳習所這個平臺,在農閒時節瞭解家鄉的優秀文化,進一步淨化村裡的風氣。”

在智果村的第一次傳習活動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智果懸臺社火項目傳承人李建忠為群眾講述了智果懸臺社火的歷史沿革、文化底蘊和藝術特色,並現場用模型為群眾展示化妝、穿衣以及架杆安裝等技巧。

李建忠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智果村的鄉賢。洋縣文明辦主任劉震對記者說:“全縣3100多名鄉賢和240餘名先進典型被就近分到各個傳習所,他們將為群眾宣講政策、道德、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內容。貢獻突出的鄉賢和事蹟典型的道德模範等還被納入新時代文明傳習縣級人才庫,目前該人才庫中已有185名群眾。”

“六傳六習”貼民情

廟埡村是洋縣南部山區的貧困村,也是魔芋的適生區。但由於種植品種單一、田間管理不善等原因,近年來,廟埡村村民種植魔芋的收益並不高。

為了促進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村裡向洋縣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申請派魔芋種植方面的專家到村裡實地指導村民發展魔芋產業。隨後,吳成敏被派到廟埡村進行科技傳習指導。

吳成敏是洋縣槐樹關鎮陽河村人,近年來,他潛心摸索種植魔芋的方法,積極鑽研魔芋地套種毛苕、魔芋地套種板栗增收的新方法。“我種魔芋不除草,在魔芋地套種毛苕,毛苕伏在地上,既能捂死一般雜草,腐爛後又可當魔芋肥料。”吳成敏和村民分享他的種植秘訣。

廟埡村群眾張新成開心地說:“這樣的傳習活動真好。專家既瞭解咱這兒的實際情況,又能針對我們的具體問題給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目前,洋縣有以鎮村幹部和駐村幹部為主的政策傳習員隊伍、以鄉賢和道德模範為主的道德傳習員隊伍、以退休幹部和文藝骨幹為主的文化傳習員隊伍、以民警和包村律師為主的法治傳習員隊伍、以農技專家和致富帶頭人為主的科技傳習員隊伍。

“這5支傳習員隊伍與新時代文明傳習縣級人才庫成員資源共享,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和新民風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讓群眾受益。”劉震說。

“點單”服務暖人心

黃金梨產業是洋縣洋州鎮草壩村的支柱產業,黃金梨是相當一部分村民致富的“金蛋蛋”。隨著黃金梨的走俏,村民對梨樹愈加愛護。當發現掛果後的梨樹枝條變形嚴重時,村民想到邀請梨果專家在農閒時指導村民給梨樹“整形”。

“摘完梨子後及時給梨樹‘整形’,是在幫助梨樹加快‘產後恢復’,為來年結出好果子做準備,這技術實用,咱用得上。”參加傳習活動的草壩村群眾劉小剛和鄉鄰們討論著。

洋縣推行“派單+點單”傳習服務,每個傳習所設定一名負責組織聯絡、開展傳習活動的管理員。傳習所管理員廣泛徵求並彙總群眾意見,向洋縣新時代文明傳習中心報備傳習需求,由縣裡及時協調派出傳習人員。劉震說:“群眾‘點單’,縣上‘派單’,很有針對性,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洋縣創新探索多種傳習形式,調動群眾廣泛參與,讓傳習活動既源於群眾,又深入群眾,切實為群眾服務,真正把傳習所打造成“人人都愛來、沒事就想來、來了不想走”的群眾學堂。一批群眾自編自演的快板、小品等文藝節目,以及“傳統經典親子誦”“鄰里糾紛大家評”“家風故事我來講”等新時代文明傳習活動,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好評。(記者 李羽佳 見習記者 張校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