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在前几期的《奇葩说》中有一个辩题叫做“高薪不喜欢的工作,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应该选哪个?”,你对这个辩题怎么看?


我想大多人的心声应该是:工作了以后,发现最喜欢的就是不工作!

高薪和低薪真的跟我的“喜欢”一点都不沾边,我只是不喜欢工作而已。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其实每到毕业季,就有很多同学受此困扰,我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份工作太累了,我不想做,但工资可以!那份工作呢我喜欢,但是工资太低了,到底该怎么办?……

这要是放以前实习那会,我肯定会选择“低薪很喜欢的工作”,就觉得工作是神圣的,一定要像对待初恋一样,是最纯粹的。

事实上我也的确这么选了。

当初有两家公司,一家公司小一点,同龄人多,工作方向我更喜欢,但工资低,另一家大公司工资给的相对多一些,但是行业我个人不太感冒,…最终我选择了前面一家。

毕竟实习嘛,也不是奔着钱去的,主要还是为了学到东西,累就累点。结果就是,我每个月拿着低廉的工资却承担着高昂的房租,给自己买一件喜欢衣服还要思考一个晚上,还得厚着脸皮靠家里救济,经济状况窘迫导致生活也窘迫。

但如果现在让我再选择,我一定会选择高薪但不喜欢的工作,毕竟家里没矿,就如蔡康永所说:

如果单纯用喜欢不喜欢来选择工作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以为你喜欢的工作,你去做了以后,发现你没那么喜欢,那该怎么办?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每个人都希望明天叫醒自己的是梦想,而不是催人上班的闹钟。但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真实的状态是:干着没那么喜欢的工作,同时,薪水也不咋地。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在整期节目里,高晓松老师的话令我印象最深:“诗和远方的美好只有一种,但是苟且的难处却有一万种。”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身为一个“苟且”之人,如果非要我从“清华”和“北大”之间做选择的话,我选择高薪不喜欢。

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只要和“工作”挂上钩,就会大概率地变得“苟且”。

更何况,还是低薪呢?

而且要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先有钱吧。

选择经历多了你会发现,喜欢当不了饭吃,就算今天你觉得这工作你真的干不了要辞职,但第二天你还是会乖乖滚去上班。

毕竟没有一个工作是完全十全十美,让人无可挑剔的,喜欢的工作干着干着可能就不喜欢了,但钱不会不喜欢。

不用担心付不起房租,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不用节衣缩食才能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难过伤心了,就花钱啊,花钱能使你快乐。

你又跳槽找了份新工作,大家都只会来问你“你现在工作一个月多少钱”,而不会问你“现在的工作你喜欢吗” ,听起来似乎有一丝心酸。但现实就是这样的。

不是我们败给了现实,而是我们输在了成长。只要开始踏入社会第一步,你就被现实绑架了。

我当然佩服那些,更羡慕那些能做自己喜欢工作的人们,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他们愿意去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堪的面目,去抗争,但是现实的爬虫,总能狠狠的把每一个成长速度一般的人都掰回到了地狱,挤地铁,合租房,甚至你连一张诗和远方的车票都买不起,那谈何梦想?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但是其实在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就像蔡康永说的:

如果你把喜欢的事当成工作来做,那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你要剖开它有趣的表象,去挖掘和研究深处的底层逻辑,但凡上升到了专业的角度,工作都不太让人喜欢。

用喜不喜欢来判定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无疑显得有点肤浅和过于表面。

就像一对情侣一样,热恋时你侬我侬无非是因为喜欢,但是真正的婚姻靠的是长久的磨练和对生活点滴的用心经营。

别只想着和工作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靠谱的人会用耐心在职场成就一段美好的经历。

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用你的喜欢,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选择高薪不喜欢还是低薪很喜欢?

这道题永远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有的只是最符合你心中的那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奇葩说》蔡康永: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关注公众号“情咖APP”领取锦鲤礼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