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啥家庭啊?家裡有礦啊?”

“沒有,但我會挖礦,區塊鏈挖礦!”


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上期的「鏈世界」簡單地給大家解釋了一下什麼是智能合約,小夥伴們都get到了嗎?今天的「鏈世界」和大家聊聊最讓大眾期待的基礎知識——挖礦。

什麼是挖礦?

先用一張圖來表示下:

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看不明白?沒關係,還有文字解釋: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把區塊鏈比作一個的賬本,一個區塊就是賬本的一頁。

“挖礦”就是在一頁頁紙上記錄交易的過程,具體來說,節點收集過去十分鐘整個網絡裡的交易,把這些交易寫入一個區塊,並廣播到網絡中的其它節點,當大多數節點接納了某區塊,那麼在這個區塊裡面寫給自己的獎勵也就同時被接納,於是“挖礦”成功。

還聽不懂?好,我們再來舉個更簡單的例子,我現在拿出一張100元人民幣,凡是關注了全鏈資訊的人都可以通過留言來猜這張毛爺爺上面的編號,誰能猜中,我就把這張毛爺爺送給誰。如果是一個人,想盡辦法自己猜,猜中獨享這100元,就是個人挖礦。如果覺得光靠自己一個人,怎麼猜也猜不到,那就:出錢召集一些人一起來猜,這就是礦場;等猜中之後,根據猜測的次數,按比例分配這100元,這就是礦池。

比特幣就像玩尋寶遊戲一樣,每隔一段時間,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這個代碼;誰只要一找到,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挖礦。但是要計算得到這個隨機產生的代碼,就需要大量的CPU運算。

礦會被挖完嗎?

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既然比特幣一直這樣產生下去,比特幣越來越多,那我挖的礦豈不是會越來越多,到最後變得像路邊的石頭一樣多,不就是一文不值了?如果你有這個疑問,那麼大可放心,因為比特幣系統有一個機制:前4年總額將產生10,500,000 BTC,每隔4年產出數額減半,在第4年至第8年會產生5,250,000 BTC,第8至12年則只有2,625,000 BTC,如此類推。到最後,總共產生的比特幣數量為接近21,000,000 BTC。

也就是說就是現在有一個裝了2100萬個金幣的藏寶室,要想將裡面的金幣裝到自己口袋裡,就要利用電腦,按照一定的算法,得出一組符合規律的數字,這些數字,就是打開藏寶室的鑰匙。每次打開,你都能從裡面搞到金幣。

怎麼去挖礦?

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超過80%的比特幣都已經被開採出來了,只有剩下20%待採。挖礦是加密貨幣保持去中心化並且遵循公開透明的P2P交易方法的本質。無論何時發生任何交易,加密貨幣礦工們都會得到解決並驗證的任務。無論誰完成了任務,都會得到一份系統獎勵並負責把新的區塊加到鏈上並更新賬本。

比特幣系統中,有一個叫哈希函數的玩意兒,這只是一個名稱,你記住就好。在比特幣系統中,每隔十分鐘,大家都要計算哈希函數,計算的值必須符合比特幣系統的規定,誰計算的快,誰就會獲得比特幣獎勵。實際上,就是通過這個計算的過程來挖礦。

每一個輸入值,只能有唯一的哈希值,而比特幣系統要求你計算的哈希值滿足它的條件,所以你不得不不斷的來改輸入值,直到由此對應的哈希值滿足系統的條件。通常的操作方法是所謂的窮舉法。比如你第一次輸入:1,然後調整為:2、3、4...直到你滿足比特幣系統的條件。通常來說,這個過程需要上萬億次的計算。

什麼是算力?

鏈世界|什麼是挖礦?礦池是如何工作的?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挖礦好像很簡單?錯!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大約每10分鐘會記錄一個數據塊。所有的挖礦計算機都在嘗試打包這個數據塊提交,而最終成功生成這個數據塊的人,就可以得到一筆比特幣報酬。而要打包這個數據塊,就如前文所說,要有正確的哈希值。哈希值呢?只能靠不停地輸入進行猜測和碰撞,直到成功的那一刻。算力,就是計算機每秒鐘猜測的次數,說的專業點兒,就是計算機每秒產生碰撞的能力,我們手裡的礦機每秒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算力。算力越高,當然理論上能挖到的比特幣就越多,回報就越高。想想普通挖礦吧,你得在計算機上投入多大的成本啊,要是沒挖到幾個,你就虧大了。這也就是挖礦最難的地方,因為你是在用自己的算力去對抗全球千千萬萬和你一樣的礦工!


現在,你是否瞭解了什麼是“挖礦”呢?有沒有蠢蠢欲動想馬上就去組臺礦機親自上陣?那麼,今天的鏈世界就到這裡,下期想學什麼區塊鏈的知識呢?Gus在後臺等著你們的答案喲~See you next ti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