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有40多萬軍隊,蜀漢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

用戶69290716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知道,三國當中,魏國雄踞北方,勢力最強,蜀漢則偏安益州,最弱小。它不但疆域是三國中最小的,而且地處西南,大片地區為蠻荒森林,人煙稀少,勞動力緊缺,幾乎是完全無法與魏國抗衡,更別說東邊還有隨時可能反水,蠢蠢欲動的孫家。

然而,這樣積貧積弱的蜀漢,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全國之力與魏國相抗,落得個國破家亡、滿盤皆輸。

誠然,蜀漢的滅亡是必然的。在尊劉抑曹的《三國演義》裡,任憑五虎上將強擎壯猛,任憑諸葛亮多智近妖,依然無法帶領蜀漢克服中原。更何況歷史上蜀魏的差距更加懸殊,要扭轉三國的局勢,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在這種情境下,諸葛亮卻執意北伐,六次率兵北上與魏軍交戰,以諸葛亮之智,怎會不知道敵我差距,怎會不知道勞民傷財。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諸葛亮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可以從諸葛亮本人筆下得到答案。

蜀漢建興五年(227),諸葛亮在平定南蠻後,終於得以開展他從草廬隆中對起就心心念唸的“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復漢大業。在出發之前,他為叮囑年輕的後主,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師表》。

在這篇文章中,他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一句表明他清晰的瞭解當前形勢,蜀漢本無與魏國抗衡的能力,而他執意北上,則是因為這一下的理由。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正是劉備的知遇之恩讓他得以在亂世展露拳腳,施展才華,源於此,他才會對劉禪關懷備至,千叮嚀萬囑咐。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先主為報關羽之仇,討伐東吳,兵敗病重,白帝城託孤,把討賊興復的“大事”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不但智慧過人,還品行高潔。君子一諾,可當千金。為了與先主的約定,諸葛亮也得是北伐中原,盡力一試。

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傾全國之力,發動了第一次北伐。這次北伐過於順利,甚至超過諸葛亮本人的預期。

在西北戰場,諸葛亮靠著調度明確,“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長明。”,展現出了令魏國驚訝的軍容軍貌,不但南征北戰所到畢克,而且“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諸葛亮後來成為“武廟十哲”中三國時代唯一入選者,並非浪得虛名。

然而北伐的順利僅僅持續了不久,隨著夏侯楙被換,司馬懿領兵,街亭失守,諸葛亮的計劃霎時崩潰,只好倉皇撤兵。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隨後諸葛亮組織第二次北伐,這次他又上書一道,史稱《後出師表》:“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得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

他說,漢室正統不能和篡逆惡賊共存,要成就偉業,不能只龜縮在益州一隅。討伐魏國,可能亡國,而不討伐,一樣是亡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搏一線生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現在雖然人民煎熬,士兵疲累,但不能停下北伐的腳步。想憑藉一州之地,和曹魏的整個北方打持久戰,是萬萬不可的。

可見,諸葛亮清楚的知道北伐極可能徒勞無功,甚至加快蜀漢的滅亡,但他毅然決然,要盡全力拼出個柳暗花明,而絕不坐以待斃。為了與知遇他的明主之約定,為了興復漢室,他揹負著舉朝的壓力,嘔心瀝血,不單是賢臣、能臣,更是忠臣啊!


鄧海春


您好!我是雞湯,我來答。

戰爭是殘酷的,政治是嚴肅的,以諸葛亮之能,怎麼可能因為“漢賊不兩立”的情懷去北伐呢?諸葛亮北伐,是建立在靠譜的計算上的,並且一直堅決執行。

最後,北伐沒有成功,就是沒有成功,不代表當初沒有慎重考慮,畢竟,能否成功的要素很多,一個人,方略正確+努力,可以立乎其上得乎其中。諸葛亮也是如此,雖然最終沒有成功北伐,但是卻有效地完成了以攻代守的任務。

一、實力對比,並非如數字上體現的那麼大。

眾所周知,從數字上看,蜀國只有天下九分之一(漢中還是塊空地,曹操撤出漢中時把人口都北遷了)。而魏國人口、兵力都遠遠勝過蜀國。

但戰爭,仰仗國力,卻不能空談國力。到了戰場上,還要看具體戰場的投入兵力。

在漢末時期,中原混戰,曹操描述出現了“千里無雞鳴”的情況。而益州地區,所受戰亂較少。此時,正是雙方實力最為接近的時候,此時不採取動作,難道等到魏國恢復嗎?

魏國,地盤雖大,人口雖多,但國防環境比蜀國要複雜得多,這就決定了他能投入到蜀漢前線的兵力十分有限。

真實的,可投入、可動員的實力對比,並非地圖這麼誇張。

在明帝時,兵力約50萬。可是,北邊的烏丸、鮮卑、公孫淵,都騷擾。另外在東吳前線,也大約有兵20萬左右。在蜀漢前線呢?第一次北伐時,魏軍用兵共計10來萬。(街亭前線的張合5萬,坐鎮雍涼的曹真3-5萬),而諸葛亮在平定了南中地區後,無後顧之憂,一次可以出兵8萬,在前線的軍力的差距並非想象的那麼大!而諸葛通過趙雲、鄧芝軍的佯動牽制,使得前線兵力並無劣勢。

相反,在後來姜維北伐時,魏國已經平定了公孫淵,整合了北方少數民族的資源,那時,姜維的北伐才顯得有益無害。

三國時期,尤其三國前期,中國的特點是地大人少,糧食不足。這個困擾蜀國,也困擾魏國。因此,魏國想要利用總體實力優勢快速調撥兵馬,難度非常大。而諸葛亮,通過在漢中屯田,極大的緩解了自身的困局,在數次北伐中,只有第二次北伐出現了糧草不繼的困境。

二、利用地理特點,採取合適攻略,可以低成本扭轉不利;

在諸葛亮的攻略中,一直期望切斷隴右。在第一次北伐時,幾乎成功。

隴右地區,有隴山之險,就在諸葛亮之前的東漢初年,劉秀迅速掃蕩天下,唯獨對於割據隴右的隗囂傷透腦筋,數次攻打不利。隴右的軍閥隗囂以彈丸之地獨抗劉秀4年!如果控制隴山,曹魏的關中就不要想保住了。這比奇襲子午谷,遠離後方和魏軍在長安附近死扛,不是靠譜得多嗎?而且,隴山以右,地勢平坦,適合屯田,蜀國就跳出“蜀道難,l運糧困難”的困境了。

諸葛北伐的目標,一直圍繞隴山展開

更重要的是,隴右地區,生產良馬。如果得到,蜀國的軍力將在根本上扭轉不利!

三、以攻代守,退求其次;

諸葛亮的北伐,在第一次北伐時,成功機會很大,沒有把握住。在後來,魏國加強防禦後,機會已經不大了。可是,諸葛卻持續北伐,原因何在?

裴松之在《蜀書》中做了解釋:諸葛每次北伐,都極大地攪亂了魏國。每次北伐,魏軍都不敢應戰,看著諸葛來來回回。假如諸葛亮不死,那麼,魏國壅涼之地就永遠不得安寧,中原的將士,也都時時刻刻不得休整。時間久了,勝負的天平就變化了。當年子產治理鄭國,諸侯都不敢侵犯,就是類似的原因。

司馬懿征戰各地,都自信滿滿,唯對諸葛亮軍,只有拖字訣

踢球的朋友都知道,對方一直控球,防守方打起來很累的。放在這邊也是,蜀國作為控制節奏的一方,來來回回,魏國的消耗要遠遠大於蜀國。

春秋時期的吳楚戰爭,弱勢方吳國,就是採取類似的方略。使楚國“疲於奔命”。

縱觀整個諸葛亮時期,他的北伐和吳國在時間上是交相呼應,配合很好的。在《後出師表》中有提到”魏國現在剛打完西邊打東邊,疲憊“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當諸葛死後,司馬懿平定遼東,整合北方之後,魏國的國力已經可以輕鬆同時應付吳蜀兩地了。此時,諸葛的繼承人蔣琬、費禕,縮小戰爭規模,是合理的。只是之後的姜維的北伐,就是真正空耗國力,導致國家滅亡了。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先看一下當時蜀漢與曹魏的實力對比:

天下13州,魏國獨佔九州半;總兵力50萬,包括騎兵10萬;位於北方經濟發達的中原之地,人口近600萬;北邊少數民族侵擾,東邊,遼東尚未平定,隴西也不深安定,但總體情況比較安定。

蜀國只佔有益州一處;原有兵力9萬,在平定南蠻之後至少擴充了3萬蠻族士兵;位於邊遠的益州,經濟不如中原發達,人口100萬;第一次北伐前南蠻已經被平定,只有東邊的東吳需要防範,外部環境也比較安定。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蜀國的國力是明顯不敵魏國的,這一點,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總結起來,諸葛亮執意推動北伐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一、遵先帝遺詔,恢復漢室。

出師表中說得好: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再加之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等人,作為蜀漢忠臣,國家丞相,諸葛亮必須嚴格遵從先帝劉備的遺詔,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諸葛亮無可推卸的使命。

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蜀漢國力不及曹魏,即使這樣,他仍然推動北伐,六出祁山,姜維繼承他的遺志,九伐中原。儘管國力衰弱,後方不穩,他們依然矢志不渝,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最為珍貴!

二、利用人才優勢,防止後期人才不足。

在劉備託孤之後,蜀漢老將相繼去世,原來隨著先帝打天下的精兵也即將消耗殆盡,以至於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蜀漢只有9萬軍隊,等到平定南蠻之後,才有所補充。諸葛亮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他必須利用僅存的人才優勢,快速進行北伐,速戰速決,拖得越久,對蜀漢越不利,北伐成功的希望越渺茫。

儘管諸葛亮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由於北伐屢次失敗,時過境遷,人才優勢也逐漸消失,人才匱乏的結果難以避免。第一次北伐時,蜀國還有趙雲,鄧芝以及一批蜀漢老將,這時是北伐成功幾率最大的一次。而第二次北伐之後,老將先後去世,大將明顯不足。

蜀漢本來人口就少,再加之處於邊遠地區,遠離中原,可用的人才資源就更少了。以至於到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正是蜀漢人才不足的真實寫照。

三、以攻為守,積極進取。

後世的李白曾在《蜀道難》中寫道: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正是蜀地的地形特點——奇險。在歷史進程中,這既是蜀地的優點,同時也是其缺點。

說它是優點,是因為蜀地易守難攻。蜀地道路崎嶇險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評價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當然,後主劉禪被鄧艾一支長途跋涉的偏軍嚇得立馬投降是個例外。

說它是缺點,是因為,蜀地的地形主要是四川盆地,易守難攻,物產比較豐饒,外敵難以侵入,容易讓人產生安逸,不思進取的心態,這就是它易於固守而難以進取的弊端。當時項羽就是為了將劉邦封鎖在蜀地才將蜀地賞賜給他,多虧被張良識破,為劉邦要下了漢中。

本來後主劉禪就是一個好逸惡勞的主,試想,如果蜀國一直安於蜀地的天險,不思進取,人人安於現狀,豈不是會衰敗得更快!因此,諸葛亮只能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增加君臣上下的憂患意識,這樣,國家才能長久,只可惜後主無能啊!

四、進圖涼州或漢中,擴展戰略縱深。

蜀地就相當於一個細口瓶,內部很大,出口卻很小。要想進取中原,必須擴展前線,增加戰略縱深。而從蜀地向北出漢中,要麼向東進取關中,要麼向西進圖涼州。

如果向東攻取關中成功,那麼就可以一馬平川,直取長安。如果不行,至少可以獲得關中平原的一部分,相當於深入了魏國的戰略要地。如果向西攻取涼州成功,那麼就可以大大拓展戰略縱深,有更多回旋的餘地,再加之涼州多良將如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等,也可以大大補充人才的不足,至少比整天困在蜀地強得多。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諸葛亮才執意推動北伐。

以上四點,就是我所認為的在懸殊的國力面前,諸葛亮還執意推動北伐的原因。如果你有更多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無筆史官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糾正一點,據史書記載,曹操軍隊至少在五十萬以上,蜀國在十二萬左右,蜀國除去留守後方和必要的城池,能調動的兵力在八萬左右。

諸葛亮每次北伐基本帶五萬左右,更替使用,使用兵力最多的是第一次和最後一次北伐,用兵八萬,對外稱十萬,而魏國每次抵抗諸葛亮北伐,至少動兵十五萬左右,曹真第一次抵抗諸葛亮北伐,手中兵力十萬多,張頜率領五萬多,總兵力接近二十萬,而諸葛亮只有八萬。司馬懿後期手握十五萬萬大軍,還可以調動邊境四十萬大軍,兵力遠勝諸葛亮。

面對這種懸殊的兵力,諸葛亮為何還要屢屢北伐,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轉移蜀國內部矛盾,蜀國從建立以來,是由荊州派、益州派、和其他派組成,蜀國根基還沒有穩定,劉備夷陵慘敗,新軍上位等,使得蜀國內部矛盾更加突出,只有北伐才能轉移矛盾,讓蜀國同心竭力,共同對付曹魏。

第二,蜀國經夷陵慘敗後,蜀國精銳部隊全軍覆沒,蜀國沒有能對抗曹操的軍隊,所以諸葛亮培養出來的一隻新軍隊需要通過戰爭來訓練,增強實戰經驗,否者等魏國伐蜀,蜀國更本毫無招架之力,蜀國後期就是典型的例子,看見敵人直接投降,要麼是直接衝殺,最後全軍覆沒,這就是缺乏實戰經驗,新兵很難對抗能征善戰的將士。

第三,完成諸葛亮的理想,完成劉備的遺願,恢復漢室,還於舊都,在三國蜀漢是正統,曹魏是漢賊,所以蜀漢必須北伐,消滅敵人,這也是蜀漢存在的意義,否則就是承認曹魏是正統。

第四,不北伐蜀亡,大家看地圖,蜀國面積與東吳比不多,很大面積不小,但是大家這是被地圖表面欺騙了,大家去雲貴川看看,這些地區,90%以上都是山地,沒有人居住,而北方,北京、上海等地,連座山都看不到,平原地區,人口密集。我作為貴州人,在貴州唯一不差的就是山,出門就是幾座大山,貴州有97%的面積屬於山地,無人居住,歡迎大家來貴州旅遊。如果三國各自發展十年,三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蜀國滅亡更快。

諸葛亮北伐是必須的,是當時蜀國壞境決定的,諸葛亮是文廟大儒之一,儒家代表人物,是非常不喜歡戰爭的,北伐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諸葛亮北伐從來不強攻,每一場戰爭都是把損失減到最少,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國發展嚴重倒退,損兵又折將數不勝數,遠遠超過蜀國的損失。


汐水柔情


234年的冬天,對於蜀漢來說,顯得格外寒冷。從五丈原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丞相諸葛亮病逝。自此,丞相一生未竟的北伐事業就此付諸東流。

對於諸葛亮的北伐,無論是後人還是當時的人態度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認為北伐是正義之舉,有的人認為這是窮兵黷武,加速了蜀漢的滅亡。田餘慶對此的評價是“積年無成”。三國當時的人也有過“空勞師旅”的評價。當然也有著“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的高度評價。

先不管評價如何,先看看諸葛亮北伐的主要過程。受小說影響,後人認為他六出祁山,但實際上北伐中只有兩次是從祁山出兵的。從228年到234年的北伐中,主要過程如下:第一次從斜谷埋下伏兵,自己進攻祁山,由於街亭的失守,不得不退回漢中;第二次當年冬天,從散關出兵圍陳倉,一直沒攻破,魏國又增兵,蜀軍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則是進攻武都、陰平等地,這一次則是魏軍先行退出;第四次諸葛亮再一次包圍祁山,由於後主聽信讒言,蜀軍糧草又不夠,只好退兵。第五次諸葛亮屯兵五丈原,準備與司馬懿作持久戰,無奈,天不遂人願,同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軍盡數退回漢中,北伐自此結束。

縱觀整個過程,我們都可以看到皆是無功而返。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何還要一意孤行,將北伐事業進行到死方休呢?或許,以下幾方面的考慮才是諸葛亮北伐的目的。

首先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說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為了完成先皇的遺志;其次,諸葛亮對於蜀國和魏國的局勢有深刻的認識,魏國加強了內政的建設,自己坐以待斃的話,只能自取滅亡,所以不妨先發制人,尚有一線生機,一來可以獲得軍馬,另外也可以佔據土地,為日後發動戰爭作準備。蜀地雖然好,割據一方尚可,但要一統天下的話,蜀地則是一個死地,必須出蜀才可以,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等敵人強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現在敵人還在發展時期北伐,“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正是這個道理。北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耗魏國的國力,減緩魏國的生產恢復速度,延緩蜀國的滅亡時間。北伐其實也是一種消耗戰術,給對方造成軍事壓力,對方被迫防禦,會消耗掉國力。

其次,蜀國的勢力集團也存在著矛盾,北伐正是為了轉移矛盾。蜀漢裡面有著幾大集團勢力,當年劉備巧取豪奪益州之後,益州原班人馬地位不高,到了此時矛盾已逐漸激化,諸葛亮想通過戰爭轉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後,有種原因就是人們猜測說諸葛亮是權臣,擁兵自重,通過北伐可以將皇帝玩轉於掌中,建立功勳,從而取而代之。雖說北伐是為了“興復漢室”,但難道一點私心也沒有嗎?據說,一次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不僅不生氣,還說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錫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錫意味著什麼,而諸葛亮說出這樣的話,完全一個忠臣該說的話。從給劉禪的上奏——《出師表》中也可以看出態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聽命於自己一樣,對皇帝頤指氣使,言語裡充滿了指責。北伐正好是個機會,自己能獨攬軍政大權,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夠的威望。

大家認為諸葛亮北伐是基於什麼考慮呢?


WarOH協虎


三國鼎立的局面呈現後,蜀漢的實力最弱,全國兵力也只在10萬人上下,面對曹魏至少40萬以上的軍力,和天下13州擁有九州的態勢,對比各方面的實力,蜀漢都完全處於劣勢,但為何蜀漢高層一直堅持不斷進行北伐大業?原因就在於,發動戰爭也許還能有出路,不發動戰爭,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其實很多人在想蜀漢政權如果能夠休養生息靜觀其變,是否能在未來待天下有變之時,能以更強勁的實力來發揮出其不意的效果,比起現實中不斷窮兵黷武,連續不斷的北伐,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在筆者看來,這些恐怕是理論上的想法,蜀漢政權要想獲得出路,恐怕只能通過戰爭。



畢竟從實力比較來說,曹魏擁有九州實力,人口和軍事力量更強過蜀漢四倍以上,如果雙方對等選擇休養生息,在這樣的蓄力儲備中,蜀漢永遠競爭不過曹魏,尤其是以當時的經濟條件,益州地區的經濟實力也遠遠比不上中原,想通過發展地方經濟來實現這樣的反轉幾乎為不可能,最有效的辦法只能通過不斷地蠶食曹魏的土地和人口,來逐漸發展自己。



事實從蜀漢的戰略規劃上,也從來沒有打算過以一次性的戰爭來徹底解決問題,蜀漢政權也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最現實的辦法也只能通過逐步推進,不斷佔據曹魏的土地和人口,在削弱對手的同時壯大自己,尤其蜀漢政權在失去荊州三郡之後,最好的進攻路線已被堵死,蜀漢政權也只能從西北方向下手,以先佔隴右,又控涼州,再利用隴山之險守護戰果,待恢復一定力量後,在東征攻入陝西,最後與曹魏逐鹿中原,這是一個需要在不同時間段分多個步驟進行的戰略,時間跨度甚至可能要長達幾十年,只可惜蜀漢政權連第一步都沒有做到。



當然除了政權方向的志向之外,蜀漢政權的內部之爭也間接推進了戰爭的進程,隨著劉備入川和佔領益州,益州地區早已被劉備的元老派和荊州派控制,但隨著荊州三郡的丟失和夷陵之戰的慘敗,劉備下面的兩大政治體系也損失慘重,益州雖然還歸屬劉氏家族,但權力已經開始進入逐漸失衡的狀態,在元老派和荊州派越來越力不從心的階段,發動戰爭擴充新的實力來對抗益州的本土派,也成了老派們急需做到的工作,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戰爭也不斷的被推進,從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公元263年,蜀漢政權滅亡,短短30幾年的時間,蜀漢政權竟然進行了前後大小將近20次北伐,實力的弱小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也讓蜀漢政權的軍事戰略進入到了一個惡性循環的階段。


遼寧資深球迷


打仗有的時候,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當年諸葛亮面對的應該就是這種情況。雖說當時蜀漢政權只有十萬之眾的兵力,和北邊強大的曹魏根本不能相比,但,打仗並不是說,擁有的士兵越多,取得勝利的概率就越大,兵法上不是有云嘛“兵不在多,而在精”。

還有一個就是,當年劉邦就是從漢中打出去,然後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和項羽逐鹿天下,最終取得天下的。

那時候的劉邦,不是也不如項羽兵力多嗎?

可以說,此刻諸葛亮面臨的情況和劉邦當年是差不多的。要說諸葛亮缺一點東西的話,那就是缺少了韓信。

但是,諸葛亮在當時也是少用的英才呀。

這時候對於諸葛亮來說,只要他北伐,一旦有機會突破曹魏的阻擊,佔據了中原之地,再和曹魏逐鹿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諸葛亮選擇北伐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天下是三分,蜀國的北面是強大曹魏,東邊是富庶的東吳政權。

當時東吳的兵力有二十萬之眾,雖說,此刻諸葛亮不用擔心東吳對自己造成威脅,因為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又重新和東吳的孫權結交與好了。

兩國結成了聯盟,一直對抗北方的曹魏政權。

但是,也不能否認,東吳會趁機打劫蜀國,若是蜀國太過於弱小的話,東吳肯定會來趁機來得點好處的。

原來蜀地的劉璋不就吃了這個虧了嗎,不敢發動戰爭,只知道防守,最後很輕鬆的被別人給吃掉了。

通過劉璋事件,諸葛亮得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不斷的戰爭,才能擴大自己的地盤,才能讓自己的對手或者同盟畏懼於自己。

再說了諸葛亮若是不北伐的話,曹魏也會主動出擊來攻打他們的,因為曹魏的野心是統一天下。與其那樣被動挨打,還不如早出手,佔盡先機,給敵人一頓痛打呢?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時候,是想讓諸葛亮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霸業的,諸葛亮也想做一個開國功臣,揚名後世。

誰知,路直走了一半,劉備就撒手人寰了。

這時候諸葛亮掌握了重權,對於他來說,此刻正是他建功立業,以及實現自己遠大抱負的機會。這時候諸葛亮肯定會選擇北伐,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

更何況曹魏政權遠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強大,他們是有四十萬的大軍,但是,也不要忘記,曹魏政權需要防守的敵人也是最多的,他南邊要防守蜀國,東南防守吳國,北面防守烏桓,鮮卑......。

這都大大減少了曹魏能用於戰爭上兵力的投入。

最後,選擇北伐有利於化解蜀國內部的矛盾,樹立諸葛亮的威望。

要知道在劉備死後包括生前,蜀國的內部並不團結,地方以李嚴為首的土著派勢力和以諸葛亮為首的外來派,是有很深的矛盾的,諸葛亮只有不斷的壯大蜀國的力量,樹立自己的威望,才能平衡各方的力量,把蜀國治理的更和諧一些。

以上,就是諸葛亮不得不北伐的原因。


史學達人


杜甫有詩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中的諸葛亮形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獨立支撐蜀漢的江山,最終盡忠而死。但對三國曆史但凡有些瞭解的都知道,蜀漢和曹魏壓根就不是一個數量級?諸葛亮還為什麼堅持北伐呢?

筆者看來,原因有四。

一:蜀漢集團建立開始主要敵人就是曹魏集團。劉備從反出許昌之後就成為曹操一生的大敵,劉備自己也說過,遇事必與操反,簡單來說,曹操幹啥我不幹啥,而曹操集團的幾乎所有重要謀士也都以清除劉備勢力為一大要務。之後劉備佔據荊州四郡,乃至於奪取漢中,多半都是和曹操爭鬥,和曹操戰鬥是劉備一生的事業。

二:北伐不能只算軍事賬,還得算政治賬。諸葛亮在未出山時做的隆中對策戰略規劃中,有佔據荊州益州,兩路進取中原的戰略規劃。在諸葛亮北伐的出師表中說的也十分清楚,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既然蜀漢,以漢為國號,那麼大漢應該在長安,應該在洛陽,而不是偏居一隅,既然諸葛亮標榜自己是“據正道而臨有罪”,那麼諸葛亮勢必會為了收復更多的土地,為了打擊甚至是殲滅曹魏而努力終生。

三:從蜀漢集團的實力來看,蜀漢是三國之中最弱的一方。劉備集團從赤壁之戰前的寄人籬下到之後跨有荊益不過五六年時間,實力膨脹的非常非常快,如果劉備集團能夠一直保持荊州的大部分土地,再穩定治理益州,對曹魏應當由更多勝算,荊州的地位在天下之中,由兩湖地區進軍中原但凡有勝利便可以震驚天下,這也是關羽打了一次襄樊戰役,沒能殲滅多少曹軍有生力量但是依然威震華夏的原因。

但是一切從關羽失荊州,到劉備夷陵大敗後幾乎註定,蜀漢政權被鎖進峽口,荊州這塊土地徹底說了再見。有位學者總結的好,劉備立國,基礎不牢,夷陵戰敗,地動山搖。諸葛亮接收的正是這樣一個蜀漢,從長遠的時間上來看,曹魏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經濟最發達,最富庶的國家,時間對曹魏有利,對蜀漢不利。曹魏可以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內修養生息而一舉滅蜀,但是給蜀漢三十年的時間積蓄力量,蜀漢也不可能一口氣吞掉曹魏。所以,諸葛亮北伐是打還有一定的希望,如果滿足於偏安一隅,早晚必滅,遠的不說,劉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四:諸葛亮堅持北伐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諸葛亮治蜀法律嚴苛,從劉備活著開始直到蜀漢政權覆滅始終有一個沒法解決的問題就是,外來集團和本土集團的衝突,這是蜀漢最嚴重的矛盾。蜀漢本土的世家大族勢力是一股,稱為益州集團,劉焉劉璋父子帶來的外來戶是一股,稱為東州集團,劉備奪取益州又帶來了一大幫人,稱為荊州集團。在政治地位上,荊州集團權勢最盛大,其次是東州集團,荊州集團是又得合作又得壓制,但是本土派無疑是要打壓的,益州集團一直是心懷不滿。劉備剛入蜀時就曾經大肆鎮壓,諸葛亮上臺之後,法律嚴明,一視同仁,

在內部鬥爭一時半會壓制不下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動對外戰爭,只要去打仗,大家都有希望,大家都可以有肉吃。這是諸葛亮堅持發動北伐的另外重要原因。

最終,諸葛亮北伐沒能獲勝,但是,諸葛亮的拳拳之心卻是成為歷史上少見的典範。


歷史風雲錄


首先糾正問題中的一個錯誤,蜀漢擁有軍隊十萬兩千人,並不是題目中的9萬人。數字來源於《三國志》記載: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曹魏有40多萬軍隊,這個數字差不多。東吳呢?東吳擁有軍隊20多萬。那麼既然蜀國的兵最少,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首先我們看地理,蜀漢轄管益州、漢中兩地,益州地處東南一隅,轄區內少數民族眾多,民眾多喜服從當地人統治,厭煩朝廷委派的官員。漢中稍微好一點,當年劉邦出漢中平定天下,靠的就是漢中的人物、物力。

如果諸葛亮不思進取,不採取北上伐魏的舉動,那麼偏安一隅也是可行的,只不過劉禪就會變成下一個劉璋。或許在魏國或者吳國沒有攻打之前,早就被內部勢力顛覆了。這樣說並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這樣說呢?

劉備死後,蜀漢朝廷分為兩派勢力,一派是以諸葛亮為首的丞相府人員,組成成員多為荊州人事及早期跟隨劉備的武將,例如趙雲、魏延、蔣琬等等。另一派是以李嚴為首的益州本地派勢力,組成成員為黃權、劉巴、吳懿等等。

荊州派屬於外來派,喜戰。眾人當年跟隨劉備的初衷就是平定天下,封疆封侯。而一旦蝸居蜀地,則再無希望與天下英雄爭鋒。益州派喜守,益州人士對當地地形和風俗人情很熟悉,百姓厭戰,喜歡安寧。因此,李嚴極力勸說諸葛亮稱王,想用榮華富貴壓制住諸葛亮征伐的意願。而諸葛亮很清醒,只有北伐才能求生,放棄北伐,也許能暫時偏安,但是遲早都會被吞併。於是諸葛亮打出旗幟: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二個原因就是將領及士兵的戰鬥能力問題,劉備死後,可用於北伐的大將已經很少了。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已經死去,只有魏延、趙雲、王平還勉強可用,其中王平還是魏國投降過來的。然後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問題了。

蜀國士兵的戰鬥力很差,要不然也不會被劉備以區區幾千人馬長驅直入,直逼成都。諸葛亮為了徵調到勇猛的士兵,遷南中四郡2萬戶山地居民入蜀,從其中精挑細選了一隻勁旅,名為無當飛軍。如果不趁著這隻隊伍尚有戰鬥力進行北伐,時間一長,蜀軍又會變得懶懶散散,毫無戰鬥力可言。

第三個原因是北伐乃劉備的遺志。劉備為了北伐成功,恢復漢室,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兒劉禪,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君可取而代。目的是什麼?還是那句話,國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和劉備的目標是一致的。

第四個原因是諸葛亮相信自己的軍事能力。雖然魏國有40多萬的軍隊,但是魏國需要在淮南防止吳軍進攻合肥,在荊州防止吳軍進攻襄、樊,在北方防止烏桓、鮮卑人叛亂,在關中防止蜀軍進攻祁山、大散關等等。因此,雖然魏軍兵力眾多,但是在局部不一定在兵力上佔優勢。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孫權十萬兵攻佔合肥,諸葛亮十萬兵出祁山,寇天水。諸葛亮採取的政策是蠶食,先拿下關中,然後出關中進兵中原,佔據黃河以南的魏國領土,繼而平定天下。在局部關中的爭奪戰中,諸葛亮相信自己是能夠勝利的,只是經過實踐,諸葛亮最終沒有成功罷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諸葛亮時期,蜀國只有軍隊十萬兩千人,而魏國則有軍隊40多萬人。雖然魏國人數眾多,但是諸葛亮秉承劉備意志,不願偏安一隅,坐以待斃。諸葛亮深信,在關中的局部戰爭中,蜀國兵力多於魏國,可以一戰。憑藉自己優秀的指揮能力,定然能夠輕鬆拿下關中。因此,諸葛亮才一意孤行的用盡一生的才華和力氣數次出祁山北伐,可惜最後累死在五丈原!可悲可嘆!


每日趣評


答案就在這幾張地圖中。

一般人眼中的三國版圖:

一般人的思維:哇塞,吳國和蜀漢地盤好大,很強盛啊。

二.然而,這才是真實的三國版圖

1.這是主要城市分佈圖:中原曹魏星羅密佈,偏居蜀漢形單影隻

2.三國地形圖:曹魏盡佔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點點成都平原。平原有利於更廣泛的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經濟發展。

3.三國人口密度圖:曹魏幾乎沒有多餘之地,所有土地都有人口居住。而蜀漢有大片無用國土,空有領土,但沒有人口。

三.總結

可見,漢末十三州,曹魏佔了九州半,吳國佔了兩州半,而蜀漢只有可憐的一州。在三國時代,北方才是經濟生產中心,因為北方多平原,適合種植糧食,這也導致了北方城市較為密集,人口眾多。而益州僅有成都平原,雖號“天府之國”,但那是相對戰亂時期的中原而言。所以,益州屬於地廣人稀,無效土地眾多。一旦中原無戰亂,益州的經濟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同中原相比。

據記載,蜀漢軍隊常年維持在十萬左右,而人口僅有九十萬。如此少的人口卻維持這麼多的常備軍,經濟壓力之大可以想象。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並非虛言。在諸葛亮準備北伐的時代,除了遼東外,曹魏已經基本整合了北方所有的資源,戰爭潛力巨大。而蜀漢以益州一州之力想挑戰魏國,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雙方閉門發展的話,無疑,魏國發展的速度是蜀漢的數倍甚至十倍。越拖延時間,兩國國力差距越大。所以,諸葛亮是被迫北伐,期望和吳國相互配合達到“天下有變”的目的,否則蜀漢很容易“安樂死”。事實也如此,魏明帝時期,魏國已經完全有了從容以一對二,同時應對吳蜀進攻的能力。這就是諸葛亮明知蜀漢貧弱還積極進攻的原因。

《蜀記》: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晉書地理志》:“劉備章武元年,亦以郡國封建諸王,或遙採嘉名,不由檢土地所出。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通典》:“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