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馬尼拉披肩是來自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傳統女士配飾,通常是正方形,上面有精美的真絲刺繡,用長長的流蘇裝飾。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這種披肩的雛形有可能是美洲印第安原住民的傳統服飾。

雖然名為馬尼拉披肩,但其真正的產地是我國的廣東福建兩省,所用工藝為我國的傳統刺繡品種——廣繡,所用線材以蠶絲線為主,整個披肩繡滿花鳥,精美絕倫。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自我國明朝起,海上貿易的霸主西班牙開始控制菲律賓,馬尼拉成為中國貨物經海上此仇絲綢之路運載到歐洲、美洲的重要中轉站,作為東方文化的至寶——刺繡,自然必不可少。正因為在此地中轉集散,所以這種披肩得名為馬尼拉披肩。

這種披肩有大有小,其中最大的包裹在身上可由脖頸至腳踝,襯托的人高貴非常;小一些的則和現代社會流行的大方巾差不多大小,顯得更加利落一些。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在明清至民國的幾百年裡,西班牙上至貴婦、下到雪茄廠女工、佛拉明戈舞女,馬尼拉披肩幾乎是人手必備。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20世紀20年代塞維利亞菸草廠女工身披馬尼拉披肩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1912年身著馬尼拉披肩的貴婦

馬尼拉披肩最終在歐洲美洲盛行,是東西方各種文化元素激烈競爭、融合的結果。

在繡品貿易的初期,東方文化的元素在當地顯得尤為陌生,而且談不上有多精美,中國繡品上傳統的龍、寶塔、蟾蜍等吉祥圖案,在西方卻是令人恐怖的所在,在陌生的文化環境中水土不服,所以那時的東方刺繡並未掀起太大波瀾。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18世紀,歐洲時尚界流行圍巾和披肩,敏銳的貿易商令工人開始大量繡制,玫瑰、康乃馨等花卉取代了龍、蓮花等中國的傳統吉祥圖案,披肩的飾邊還用了類似印第安人的長流蘇。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當時西班牙本土居民也學到了東方的刺繡技術,開始製作並且試圖取代舶來品的市場份額。然而中國的織繡工藝傳承千年,本地人學到了其中的一些技法卻難取其精髓,且中國的產品價格又相對低廉,擁有超高性價比,所以雖然兩方陣營進行了多場激烈額競爭,甚至不惜採取單方面的貿易禁令,然而終究還是中國的刺繡披肩佔據了高端市場的主流。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尼拉披肩時而正方形、時而三角形,大了小小了大,流蘇也長長短短變化,無論處於何種情形,中國的刺繡都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然而現在在我們自己國家,精美的手工刺繡產品變成了高高在上的供奉少接地氣,民間鮮有精美的刺繡日常用品,在刺繡diy產品的市場中,歐美刺繡反而佔據了主流。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為什麼在刺繡的故鄉反而成了這種情形,其中有著很多很複雜的原因,比如時尚品味變化、刺繡的難易程度不同、人工價格上漲等等,令人唏噓可嘆。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然而細細追溯,這也不過是不到百年的情形,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包括刺繡在內的各種傳統工藝的可貴和美麗,併為之而努力,前景並不絕望。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織繡在世界工藝中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一直懂得融會和創新,這些精美的馬尼拉披肩就是其中一個見證。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中國傳統刺繡而成的馬尼拉披肩,中西交織,融會貫通,精美非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