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嘔吐病」來襲 好奇圍觀或增感染風險

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嘔吐物含有大量諾如病毒,如不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傳播。10月30日,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指出,當前正是諾如病毒感染病例高發期,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校尤其需要加強預防。如果患病學生在教室裡發生嘔吐,嘔吐物應及時採取消毒處理措施,其他同學儘量不要湊近圍觀,以免增加感染風險。

日前陸續有學生家長向記者反映,孩子班上近期時有同學因病請假,原因多為“肚子不舒服”,甚至還有學生在教室裡突然嘔吐。10月30日,記者就此諮詢市疾控中心。該中心疾控科科長鬍曉申表示,當前正是諾如病毒感染病例高發季節,根據學生家長描述,初步判斷孩子感染諾如病毒可能性較大。但最終還需根據屬地疾控中心流行病學調查情況、採集標本送市疾控中心實驗室進行核酸檢測而下結論。

胡曉申介紹,諾如病毒感染髮病的主要表現為腹瀉或嘔吐,國際上通常稱之為急性胃腸炎,也被稱為“冬季嘔吐病”。我國將其列入丙類傳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瀉病”實行報告管理。諾如病毒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感染後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且傳播途徑多樣、全人群普遍易感,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

記者經特定渠道瞭解到,近期我市諾如病毒感染聚集病例相對較多。在一處旅遊景區,一群外地學生前來寫生,入駐兩天後多人出現上吐下瀉,症狀表現為典型的急性胃腸炎。疾控人員接報後前往現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並採集嘔吐物和排洩物標本送市疾控中心實驗室,諾如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此外發生在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校的諾如病毒感染聚集病例報告也有所增加。

胡曉申指出,諾如病毒傳播途徑包括人傳人、經食物和經水傳播,其中人傳人佔七成左右。2013年以來,我國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暴發多以諾如病毒感染為主,尤其自2014年冬季起,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疫情大幅增加,顯著高於往年水平,主要發生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醫療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當前正是諾如病毒感染病例高發期,托幼機構和中小學校尤其需要加強預防措施,一經發現有人患病應及時隔離,並做好環境消毒、食品安全、水安全等防控措施。

胡曉申提醒,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嘔吐物含有大量病毒,如果患病學生在人群密集的教室嘔吐,應用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含氯消毒液完全覆蓋汙染物,小心清除乾淨。清除過程中避免接觸汙染物,其他同學不要出於好奇湊近圍觀,出於友善走近關心最好做好防護,否則會增加感染風險。保持手衛生也是有效預防措施之一,可採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但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紙巾和免沖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標準洗手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