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昨天下午聽視頻電話時「含笑而逝」 兒女朋友講述臨終情形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王玲 綜合整理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昨日逝世,享年94歲。據瞭解,金庸是昨天下午約4點半離世,其子查傳倜回覆都市快報稱:“下午走了,很安詳!”一位與金庸比較親近的友人透露,接到消息稱當時金庸在默默聆聽一位親友視頻電話,“聽著聽著,他含笑而逝。”

去世前幾天聽朋友講世界格局“眼睛發亮”

其子查傳倜在微信上載多張查良鏞生前圖片,並留言“有容乃大俠客情,無欲則剛論政壇,看破放下五蘊空,含笑駕鶴倚天飛。”

他又感謝各方好友慰問,對未能及時接電話及短信感抱歉。

跟金庸相識及共事多年的作家陶傑昨晚在社交媒體上憶述近日到院探望金庸的點滴,他寫道:“今天下午接到消息,說他走的時候,在默默聆聽著一位親友視像電話對他說話,聽著聽著,他含笑而逝。”

金庸昨天下午聽視頻電話時“含笑而逝” 兒女朋友講述臨終情形

陶傑引述查家的人稱金庸臨終時很安詳,“全身一點異味都沒有,一直很乾淨。”

陶傑上週曾到醫院探望,先在床邊用上海話向金庸述說世界格局,“他的眼睛發亮,抓著我的手。我告訴他今天幾月幾號,中國和美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全神貫注地聽著,像一個純真的小孩。”

陶傑續稱,前日也有到醫院,當時金庸在熟睡,“他的面色很好。我以為他總還有幾星期。”據陶傑稱,金庸近兩年已不能說話或書寫,有腎衰竭、心臟問題,肺也花了,亦有腦退化,但他一直沒有病容,看到別人便有笑容,和他說話也有反應。

他最後說,“查良鏞先生真是儒俠,三百年來,絕後空前。查先生,我們捨不得您。”

小女兒查傳訥:“父親是一位慈父,在我眼中他是傻爸爸。”

金庸小女兒查傳訥去年接受《明報》專訪時指父親是其筆下武俠小說人物“王重陽”,又形容“父親是一位慈父,在我眼中他是傻爸爸。”

金庸昨天下午聽視頻電話時“含笑而逝” 兒女朋友講述臨終情形

2011年金庸出席查傳訥的畫展。

查傳訥表示,父親不喜歡別人為他寫傳記,是因為“他的小說就是他的平生,所以他寫完一本又一本,每本都是他的人生經歷,霍青桐就是我媽媽”。

查傳訥回憶,小時候,父親以一種實踐性和摸索的方法教育孩子,會讓她管理魚池,給她一個小魚撈,發發白日夢撈撈魚。她又記得小時候常黏著埋頭埋腦寫稿的父親,繞在父親身邊玩,還看著父親練習拳術:“我父親是懂武術的。”

“香港四大才子”憶金庸 倪匡:只能瞭解他不到萬分之一

曾經當過金庸小說代筆的香港著名科幻作家倪匡,在一個專訪中坦言,雖然做了幾十年老朋友,倪匡覺得金庸想法高明學問廣博,且心思深不可測,只能瞭解他不到萬分之一。

“有人說我寫的東西沒結構沒組織,又有人在一個演講場合當面批評我的小說跟金庸相比望塵莫及,我說‘你們太抬舉我了,望到塵應該不會隔好遠。’”

金庸昨天下午聽視頻電話時“含笑而逝” 兒女朋友講述臨終情形

左起李純恩、金庸、蔡瀾和倪匡1991年遊日本。

當年與金庸、倪匡和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的蔡瀾,回憶起“查先生當年認真的觀察良久才讓我開筆寫專欄,但我也是很認真的,沒有被他罵過,沒有讓他失望。”

蔡瀾眼中,金庸也是一個不計較、很能包容別人的旅伴。“我喜歡吃古靈精怪的東西,會食黎巴嫩生羊肉,查生不大喜歡的,但每次外遊他總會跟著我們去吃,這個很難得。”

《明報》發悼文:對香港新聞事業、乃至華文文學界都是一大損失

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也在昨天晚間9:10發出紀念金庸的悼文《悼查良鏞先生》,全文如下:

金庸昨天下午聽視頻電話時“含笑而逝” 兒女朋友講述臨終情形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致電表示沉痛悼念。王志民指,金庸作品深蘊“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對海內外華人產生了深遠影響,讚揚“畢生心繫國家、愛國愛港,為促進‘一國兩制’事業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弘揚中華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聲明深切哀悼,指查良鏞作品“對傳承中華文化有莫大貢獻”,創辦《明報》及撰寫社評亦“為社會建言,深得業界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