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让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普法办、市司法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启动以为主题的“宪法边关行”大型系列法治宣传服务活动,全面引导全市各级干部群众为建设法治满洲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不懈奋斗。

对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普法办联合各社区、街道、司法所再次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宪法边关行”系列活动;并与普法讲师团联合开展宪法宣讲活动,围绕我国宪法的地位作用、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进行讲解,推动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增强宪法意识,确保宪法宣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更换展板内容,征集“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

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普法办从实际出发,将我市法治文化广场、市民广场的宣传栏全部更换为以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内容,让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同时,动员普法成员单位,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积极开展“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活动,充分展示满洲里市各行各业人员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成果以及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严格依法履职情况。于此同时,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为配合《宪法》宣传工作,制作了《法安天下》宪法动漫宣传片,讲述和宣传了外国人的合法权益在满洲里受法律保护的宪法实践。

拓展宣传教育范围,多方位弘扬宪法精神

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普法办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5000册,在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党政机关大楼、窗口单位等宣传展位进行了摆放,向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干部职工等免费发放,扩大了宪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覆盖面普法讲师团分别为组织部、司法局、规划局、安监局等二十余家机关干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解读宪法修正案;为街道社区“两委”换届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为边检站、自来水公司、边防军营、金融企业等进行宪法宣讲;积极开展了“《宪法》进校园”活动,讲师团和法治副校长为五中、第二小学、第五小学、十二校师生解读新修订的宪法,达到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目的。

大力开展“宪法”边关行大型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2018年6月—8月,满洲里市普法办联合各区、各街道和普法成员单位举办了以“依托宪法实践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和“持续推进宪法法律法规学习宣传 让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宪法边关行”主题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宪法法律进机关、进小区、进街道、进草原、进蒙古包、进景区、进家庭、进商场、进园区、进市场、进车间、进口岸等“N”进活动,每到一处,音箱循环播放《宪法》、《旅游法》、《消防法》、《草原法》、《民法总则》、《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放宪法读本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折页;进行宪法、法律法规有奖抢答;发放法治宣传有奖调查问卷;现场扫描“满洲里司法”微信公众号,赠送法治小礼品;设置法律咨询台。“宪法边关行”大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高密度多角度派送“法治大餐”,满足群众对宪法和法律知识的渴求,提高宪法和法律知识的知晓率。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

此次“宪法”边关行宣传服务活动,出动宣传车三辆、宣传展板六块、宣传音箱一个,共发放《宪法》知识读本5000册,法律法规宣传折页5000个,发放法治小礼品共计4000余件,扫描“满洲里司法”微信公众号人数500余人,法律咨询95人,发放法律意识调查问卷100份,受益人群达10000余人。

创新普法理念,实现宪法法律宣传服务全覆盖

满洲里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中俄蒙经济走廊”重要城市,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满洲里市依法治市办依托“中俄互市贸易区涉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将“涉外公共法律服务站”作为境内外商旅人员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设置双语宣传栏,定点发放《宪法》、涉外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并为境外人员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利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公共法律服务站”优势职能,定期邀请双语法律人才,为留学生进行《宪法》及法律法规的讲解。“七五”普法以来,开展了20余期中国法律知识培训,留学生成为涉外普法“代言人”。与此同时,市依法治市办、司法局充分发挥三大平台功能,运用新媒体实现《宪法》法律宣传服务全城覆盖。

“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为群众提供《宪法》宣讲、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一站式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手机移动终端“满洲里市司法”微信公众号—“司法小雷锋”智能机器人,“智能咨询”和“智能前台”为老百姓提供了《宪法》及法律法规学习、法律援助、聘请律师、法律法规查询、人工服务等10余个法律服务项目,实现了“用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截止目前,有1500余人关注,在线咨询500余人次。“4K”机顶盒法律服务电视终端——“法治内蒙古”板块已正式开通,老百姓在家用遥控器就能学习《宪法》法律法法规、进行法律咨询,实现了“与法律零距离”,打通了法治宣传服务“最后一公里”。“热线平台”—广大市民群众可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法律问题、申请法律援助;还可通过“司法之声”广播调频节目,学习法律知识,咨询法律问题,“七五”普法以来,司法之声调频栏目共播出58期,其中,《宪法》专题2期。

满洲里市“宪法边关行”大型主题宣传服务活动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在准确把握法治建设进程和现代传播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宣传宪法,通过“满洲里市司法”微信公众号—“司法小雷锋”智能机器人、“4K”机顶盒法律服务电视终端——“法治内蒙古”,极大满足了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法律服务大餐”的需求,让老百姓深刻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公民必然遵守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宪法修正案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下一步,满洲里市将充分利用“12.4”宪法日重大节点,将宪法宣传教育与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紧密结合,准确把握新时代宪法宣传教育的主要举措,充分发挥普法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走入老百姓日常生活,形成宪法宣传服务的长效机制。

满洲里市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让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满洲里市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让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满洲里市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 让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