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白鵝持續發展的推力與新型鵝產業體系創建

十幾年來,浙東白鵝生產持續發展。在象山縣,2012年飼養

量達到268萬隻,種鵝存欄17萬隻,供應種苗308萬隻, 佔浙江省浙東白鵝總量的一大半。養鵝產業成為當地 “7+1”農業龍型產業之一, 年產值1.97億元。浙東白鵝是原產於浙江省東部地區的一個優良地方品種,歷史上主要分佈於紹興市的紹興、上虞.寧波市的奉化、象山、餘姚、江東,舟山市的定海、普陀等地。上世紀80年代初,畜禽品種資源調查以來,主產區各縣區都十分重視養鵝業的發展,結合改革開放,得到快速發展,並相繼在紹興、奉化、象山、定海建立了種鵝場、屠宰加工廠,可以說是齊頭並進,同步發展。但是,最後只有象山縣的養鵝業得以持續發展,其他地區都未形成主導產業。象山白鵝生產為何能在浙東白鵝產區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究其原因,在政策扶持、科技進步、產業引導等方面有其特有的推力。

1 抓住發展的關鍵節點

象山白鵝持續發展的關鍵節點在4個發展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初。農村千家萬戶養鵝, 白鵝產業起步。第二個發展階段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解放.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大幅減少,加之商業改革的滯後,靠農村閒散人員千家萬戶發展的養鵝生產迅速下降,至80年代後期,止跌回升。第三個發展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規模養殖有新的發展。第四個階段是2006年以來,進入以種苗為中心的穩步發展。

2 領先發展的綜合推力

2.1 政府發揮農民的積極性

在第一發展階段,與其他浙東白鵝主產區一樣,象山縣委、縣政府把白鵝作為農業“三水” 主導產業, “三水”就是水產、水禽(白鵝)、水果,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措施和扶持政策。投資建立白鵝屠宰加工廠,對農戶飼養的白鵝實行統一收購、屠宰、加工,當時出口東南亞國家和港澳地區的 “凍寧波鵝” 一年最高達380t,農戶出售白鵝有了經濟收入,還有“飼料票” 等政策獎勵。養殖積極性得到調動,他們利用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勞動生產力提高,在種田中被釋放出來的老少婦女多餘勞動力從事養鵝,千家萬戶養鵝蔚然成風.促進養鵝生產的快速發展。使象山的白鵝生產在產區中地位慢慢提升,進入主要生產縣行列。

2.2 飼養方式調整

在隨後。容許農民“出田” 經商辦廠,養鵝的勞動力優勢消失,千家萬戶養殖方式不能維持,飼養量下降,加工廠原料減少。生產不能維繼而倒閉,產業進入低谷。但在政府和部門層面上,也適時轉變扶持策略,加工廠倒閉之前, 衝破計劃經濟觀念,率先放開收購市場, 寧波等地個體販運戶進入象山,以高於國營加工廠、食品公司價格收購白鵝,農民養鵝利益得到基本保障。在扶持政策上,突出鼓勵養鵝專業戶發展,規定一定規模以上,可以給予更高的獎勵,還在專業戶中發放選育提高的種鵝,推廣良種。專業化養殖起步。象山最大的種鵝戶陳文傑(其父陳慶倫), 由當時縣食品公司發放的17只種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飼養方式由千家萬戶向專業化逐漸轉變,至80年代後期,止跌回升。飼養方式的適時轉變,使象山成為浙東白鵝重點產區。

2.3 科技與協會的共同作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市場消費能力和要求不斷提高,浙東白鵝作為產區人民傳統佳餚。需求量大增,鵝肉過去的節日用品,成為家常便飯。市場的需求,促進產區養鵝生產的新發展。象山縣抓住了這個發展機遇,一是農業部門克服困難。保住了種鵝場及為期7 年5個世代本品種提純復壯的浙東白鵝種群,並予以大力推廣.達到規模養殖良種全覆蓋目標,也為此後的浙東白鵝產區良種化做出貢獻,舟山、紹興、蕭山等浙江省各產區縣市區及其他省份的基礎發展均從象山引入良種。同時配套技術研究試驗成果,根據發展需要不斷突破,人工牧草全年均衡生產、小鵝瘟綜合防控和種蛋人工孵化替代傳統的自然孵化等規模飼養關鍵技術應用,為勞動生產力提高和生產規模擴大提供技術保障。二是引導養鵝戶聯合,提高組織化程度, 1999年成立象山縣養鵝專業技術協會,業務部門通過協會組織養鵝戶,開展技術培訓、信息交流、產銷協同,在養殖技術提升的同時,引導養鵝戶大市場觀念.克服“大家都養起來了,太多賣不出” 的心理。養殖規模擴大了,正迎合了消費需求的增長,總體上並沒有出現所擔心的賣不出問題,養殖戶的膽子也大了,全縣的飼養量每年增加。三是政府在促進專業化養殖向規模化養殖提升上進行了扶持,對新發展 100o只規模以上的養殖戶, 每隻種鵝補貼10元,連片種植牧草lO畝以上的每畝補貼100元等。組織養殖大戶走出去考察學習.增強對外合作和經營能力. 為以後養殖戶走向全國曆練了膽識。政府引導與科技、協會的共同作用,使象山養鵝率先進入規模化,確立了浙東白鵝主產區地位。

2.4 引導大戶的龍頭功能

2006年以來, 由於象山地域環境的制約。養殖空間壓縮,養鵝比較效益有所下降, 肉鵝養殖收入減少更為突m ,苗鵝沒人要,影響種鵝生產。為應對這一局面,象山縣借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組織東風,在專業協會的基礎上,於2007 年,指導成立象山縣浙東白鵝生產專業合作社。通過項目實施等形式扶持種鵝大戶做強做大。在合作社的統一運作下。種鵝養殖大戶成為產銷龍頭, 由他們統一種蛋孵化、種苗銷售,並開拓省外市場,從而保證了產銷暢通。種鵝大戶陳文傑自家養殖種鵝2.9萬隻,還有27戶6.5萬隻種鵝的種蛋由他孵化銷售,象山的鵝苗銷到全國10多個省市。同時.養鵝開始走出象山,在周邊地區合作養殖,大戶吳聲祥投資江蘇省洪澤縣,建立浙東白鵝飼養基地,種鵝養殖數達2萬多隻。2009年成立了專業加工白鵝的象山曙海大白鵝食品有限公司,到了2012年註冊資金由200萬元迅速增加至2700萬元,加工銷售量達到20萬隻,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象山縣的浙東白鵝種苗大縣地位鞏固.

3 後續發展的制約瓶頸

象山縣的浙東白鵝生產也面臨後續發展的制約瓶頸。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養殖空間壓縮

象山縣域範圍小,畜牧用地一直緊張,城市和工業建設又擠佔了畜牧用地,養鵝空間將繼續減少。如養鵝大戶吳聲祥2009年前幾個鄉鎮同時要求他去發展養鵝.現在卻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給他養了。

3.2 產業內部新的矛盾

產業鏈上的利益分配出現新的不平衡,現有模式中,種苗價格雖然統一,但養殖大戶缺乏長遠目光.生產淡季苗鵝定價過高,最高每隻達到45元, 肉鵝養殖戶虧損風險加大,制約了肉鵝養殖規模的擴大,反過來影響苗鵝價格,2012年 12月居然跌破1O元; 同樣由於全年苗鵝價格波動過大。種鵝戶的利益也難保證,對龍頭銷售大戶有意見; 白鵝加工處於初級階段,商品肉鵝收購吸納能力差.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

3-3 養殖技術的再提高

浙東白鵝繁殖率低,致使苗鵝成本持高不下,難以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大量推廣。鵝是食草家禽,在規模化生產條件下,鮮草足量供應還有難度,商品化飼料生產不能形成,這也是肉鵝規模養殖的困難所在。集約化養殖的環境衛生和疫病防控也是難題之一。

4 新型鵝業產業體系建設思路

象山縣養鵝生產雖然持續發展。但還是以傳統生產方式為主,傳統養鵝的慣性,影響現代鵝業推進進程,再加上現代鵝業的主體還不十分強大,機制也還不成熟,還是一家~戶為主的生產經營格局,現代企業制度沒有廣泛應用和深入到養鵝產業領域,導致市場波動明顯,造成的產業單打獨鬥、產業鏈難以拓展和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局面。新型鵝業產業體系建設就是如何把基礎紮實的種苗生產、不斷擴大的商品鵝規模生產、剛剮起步的加工業用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相互鏈接,組成產業化生產整體。新型鵝業產業體系建設是突破浙東白鵝再發展瓶頸的創新舉措,是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大的方向。

4.1 打造鵝種源基地

引人資金,做強現代鵝業主體。由寧波偉佳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建設浙東白鵝核心育種基地。第一步投資2365萬元,搭建寧波市浙東白鵝育種平臺,建設育種鵝舍25000m2.育種選育核心群種鵝6000只, 配套系繁育鵝群20000只.引進、建立5000只規模的國內外優良鵝種活體基因庫。組建浙東白鵝聯合育種技術團隊。創新浙東白鵝種質資源,開展遺傳和生產性能評價,建立種質資源性狀數據庫;開展浙東白鵝本品種主要性狀品系選育及不同生產用途的鵝雜交配套系育成;試驗研究浙東白鵝標準化規模生產集成技術。第二步建立良種繁育體系,基地內種鵝養殖規模擴大到12萬羽,其中原種鵝10萬羽,選育基礎群2萬羽。

4.2 產銷聯合

吸納象山現有種鵝養殖戶和合作社,使原種鵝養殖規模擴大到35萬羽,產業體系採用外包形式,種蛋全部進行回收,進一步擴大規模。建成一批年H{欄商品肉鵝5~10萬隻的規模養殖場,對體系內規模養鵝場實施飼料統一配方、統一供輸,與象山曙海大白鵝食品有限公司、寧波郎德農牧有限公司等加工和種業企業開展多元產銷聯合, 產品統一品牌,統一收購、加工、銷售。形成緊密型的鵝產業體系,集加工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基地、現代化屠宰企業和現代營銷系統,以品牌為載體,建立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機制。

4.3 形成鷯產業總部體系

以象山900多養殖戶的養殖模式和合作經營模式為標準,向全國各地複製、輻射,將父母代種鵝生產規模擴大到 500萬隻,採用外包形式, 回收種蛋方法。拓展各個環節的產業鏈。對所生產的1億商品鵝進行部分回收,約為3000 萬羽左右.加工企業生產能力擴大到年加工2000萬隻肉鵝,進行精深加工和銷售。最後在象山建成年生產苗鵝1億隻,產值25—30億元的白鵝產業體系總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