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cat520

各位HR都对95后的频繁跳调查与裸辞原因进行了统计。

原因如下:

“食堂饭菜不好吃.....我就辞职了......”

“团建要爬山.....我不喜欢,辞职了......”

“公司厕所太脏了,真受不了,我当天就辞职了......”

“没有和我交流的同频小伙伴,我辞职了……”

“领导不行,说话没水平,我看不上,我辞职了......”

“没时间泡崽/妞”

“没时间旅行”

“没有前途”

“不喜欢不舒服不开心就走”

“不想干了,想休息一下。”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也许你想教育他们,能把不喜欢的工作变成兴趣,并做到极致,你就成功了。但恐怕会被怼:“不喜欢我干嘛要坚持?”但有这样一句话:“兴趣就像可乐,虽然一时会让你有愉悦感,但很快就腻了,无法天天喝。

每个年代的更替,总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我相信90后们都会成为职场上的一匹黑马驰骋职场。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吕小尚

对于95后的年轻人而言,说互联网已经是“传统行业”,恐怕也并不为过。刚刚入职一家私营金融服务公司的吴领说,虽然他大学修读的是商务英语专业,但却不愿意去对口的外贸电商,或者互联网企业。

在经过两个月时间的筛选比对之后,他选择了位于上海的一家金融企业,成为一名负责区块链项目的市场及品牌专员。

“不管区块链未来行不行,但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和家中较为年长的亲戚相比,吴领所从事的行业的确是特殊的。甚至几位在金融领域工作的长辈都不知道区块链是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一种优越感。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有应届生告诉我,在择业时,他们会更多考虑一些有多轮融资的创新型公司。这样的企业工资高、福利好不说,领导大多是80后,员工也几乎是90后,同事关系好相处,而且能够接触到新兴行业的重要信息与前沿技术。

或许,这一代普遍成长于移动互联网、秒知天下事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视野和眼界,他们的心态和情感,就是这个时代的烙印。

如今不少企业抱怨95后不稳定、易“闪辞”,但在此之前也不妨先考虑一下自身是否足够了解和尊重他们,薪资待遇上的套路是否过多,工作的内容是否有前景,企业的文化是否有归属感。毕竟,这一代人你躲不过。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往事一抽屉

为什么学生不愿意来,为什么来了又留不住?

能全怪学生么?不能!

因为:

1、现在的社会导向目测存在问题,大家都觉得实业企业的岗位没前途,觉得国家鼓励或者倡导的力度还是太小。

2、现在的企业是否也有问题:说是招学生来做储备干部,但是长时间不管不问;或者只是使用,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没有培养,也没有为其做职业规划,待遇长期与普工一样,怎么能留住学生呢?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我们恋在最后

相比上一代甚至几代人在职场中夹着尾巴谦虚谨慎的状态,95后更加“放得开”,善于表达和表现自己,对不合理的要求甚至能直接提出拒绝。

作为HR,我们不用去撩谁,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该有的温度,话句话说,“给他们想要的”适合任何一个群体。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格格白丽娟

关于校招,我简单总结了下: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BY:林广

校招的困难年年有,我们不断向标杆企业学习,保证工作逐步改进:

1、与招聘机构合作,搭建招聘系统,招募校园大使,在宣传力度方面发力。

2、内部队伍建设方面,组织有丰富工作经验、形象较好的员工组成招聘团队,并对招聘成员进行招聘技巧培训。并根据专业大类细分不同小组,建立小组绩效考核制度,以组长责任制,由组长安排工作并对组员工作进行考核。

3、提早开始策划校园招聘活动,与同行业单位抢夺工程类专业人才,与时间赛跑,各个高校的宣讲会全面铺开。

虽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面试方式上还没有改进,测评方法比较单一,但确实逐年进步,吸引更多合适的学生加入我们。

BY:一路阳光6102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假如你今年23岁......

度过了大学三年,转眼即将毕业。

现在的招聘信息这么发达,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兴智能领域和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有很多机会,房价持续推高,资产快速贬值加上信息爆炸不断迭代,VUCA时代不确定的未来,我想请问,你会允许自己【忍一忍】【等一等】【扛住】【免费无休止的加班】【缓慢提薪】【熬未来】吗?

未来无论是工业4.0还是物联网时代,无论是人单合一的合伙人制度还是AI取代人工,都将是社会的进步、工业的进步和信息的进步。

假如你今年23岁,你会允许自己“熬未来”么?

你的企业开始变革了嘛?

你们还是传统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嘛?

你的中高层平均年龄超过30岁了嘛?

你们的薪酬有竞争力吗?

你们的业务盈利吗?人均产值高吗?人均效率高吗?组织的效能高吗?

你们开始智慧工厂的建设了吗?

你们企业还是那种官僚式的企业文化嘛?敢重用年轻人嘛?为年轻制定选拔、任用的通道了嘛?

雇主品牌建设好了嘛?

在抢人大战的过程中,你们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吗?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进而得到他的人嘛?

面对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力成本的高升,效率提升考虑了嘛?

如果都还没有,那就别再抱怨95后抛弃你了。

因为即便95后不抛弃你,时代也会,并且毫无痕迹!

我坚信每个时代的人都是可以持续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的,无论是95后,还是蛋蛋后;

只是当雇员的思想进步了、升级了,

作为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准备好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