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職場環境千人千面,每個人的素質和能力也都千差萬別,能夠擁有拿的出手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的人其實並不多。

有人自負,有人自卑,在職場角逐中,大家扮演的角色也都不同,我見過很多職場的所謂聰明人,自以為口才了得,顛倒黑白,抹黑同事,用以抬高自己的身價,以為自己各方周旋,把領導騙的團團轉,以為加薪晉級不遠了,而最終等待他的卻是脫離了整體團隊,最終被孤立和淘汰的結局。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在職場上,我建議大家應該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最大可能的瞭解自己,並且將自己的意願最全面地呈現給別人,不然你可能事倍功半。

01 自知能力也就是自我認知的能力。

幾年前,一條“鏡子裡的你比真實長相好看30%”的帖子經常引發熱烈的討論,我雖然對這個百分比表示嚴重的質疑(什麼心理學測試,能夠測試主觀感受,並給出準確的百分比),但是對於鏡子裡的你比真實長相好看這個說法表示認同。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鏡子裡看到的美醜,其實和人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係。收到情緒影響,人在高興時,一切都是美好的。

相反,如果你目前遭遇困境和挫折,可能會給自己更多的負面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讓自己覺得好看就與心理的一種自我暗示有關,我想幾乎每個人都是希望鏡子裡的自己能好看點,這樣給了自己一種暗示。

在工作中,很多人耍聰明,其實是對自我缺乏一些基礎的認知,並且把別人的智商想的過低。很多人沉靜在自己編織的謊言中不肯醒來,是因為公開面對自己的錯誤和醜陋行為需要極大的勇氣,所以他們會一直生活在自己編織的幻想裡。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而職場教會太多人收起自己的鋒芒,很多見怪不怪的小問題,睜一隻閉一隻眼,只要不干涉自己的利益即可,不會有人冒著風險,熱情地為你指點迷津。

所以職場中的自知能力,要求我們知道我們真的會什麼,真的不會什麼,什麼時候要假裝會,什麼時候還要假裝不會。知道這些,我們才能夠查漏補缺,真的讓自己強大起來。

02 溝通能力就是通過溝通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

溝通能力比自知能力更需要專業的訓練和培養,因為它是一個雙向或者多向,並且動態發展的。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我常常這樣拆解溝通能力。

第一,將自己的意思準確表達。

小Q是一個電商團隊的運營助理,因為比較積極主動,得到了老闆的關注,可是幾次溝通下來,老闆對小Q的負面評價越來越多。小Q很苦惱,來諮詢我,為什麼感覺最近老闆對自己的態度好像怪怪的。

幾輪溝通下來,我大概提煉了他們溝通中暴露的問題。說說其中的一次溝通情況,前段時間,公司接了一個定製單子,因為工廠數量控制不夠好,導致整批貨出貨數量不夠下單數。

客戶不依不撓,可是因為生產的產品性質,工廠無法補數,小Q有些苦惱,覺得工廠問題太大,於是跑到老闆辦公室問這個問題怎麼處理。

老闆先是詢問了小Q的定製專業知識,小Q也知道工廠補數的不現實性。於是老闆要求小Q再和客戶溝通,並且可以將少的數量在下次返單的時候多做一些,並且給予一些優惠。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而小Q卻不知道深淺,這個時候還和老闆提出:對外溝通的時候,是不是要先解決我們公司的內部問題?當場,老闆的臉色就黑了下來。小Q卻還不知道輕重,和老闆說起在團隊中聽到的工廠的其他問題......

其實小Q這次只是想通過向領導彙報,讓公司為自己和客戶的最終方案提供一個邊界。準確表達自己的意圖即可,中間很多的溝通話術和時機都沒有做好。所以溝通的時候,要明確自己的最終目標,達到目標點到即可。

第二,確保對方理解的意思是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溝通是雙向或者多向的。我們能夠準確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問題,對方卻未必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對問題進行理解的。所以意圖確認是溝通中需要彼此確認的環節,千萬不要以為對方應該懂了,你的溝通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第三,溝通以最終的成果為導向。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結果導向思維是我一直認可和倡導的,在溝通中他也同樣適用。很多溝通過程,都是避重就輕,為了避免觸犯對方的邊界線,故意繞開關鍵話題,這種就是假溝通。

所以檢視自己的溝通能力是不是真的過關,我們可以回想回想我們以往的談判經歷。那種其樂融融的幾輪溝通,事情還是處於未決狀態,而你也沒有達到目的,那就是溝通沒有實際成果的,除非你的溝通目的就是讓事情暫時不能出結果。

你是不是真的努力,通過溝通就可以來做判別。所以有意識鍛鍊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才能夠有的放矢,讓你的進步得到領導和公司的認可哦。

職場中,你的自知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暴露你是不是真的努力

領導和同事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