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王国维曾为一代国学大师

名噪一时

却纵身一跃

殒命昆明湖

人生天地,来去匆匆

只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王国维遗书

释文: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藳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犇葬,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晚清秀才。中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

王国维遗书

现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他的字不乏晋韵唐法

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和之境与儒雅之概

颇具学者风范

无疑与他的为人性格、

读书品质都有相似之处

此遗书法度谨严、气清质朴、平静泰然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弘一法师绝笔

释文:悲欣交集

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近代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做过教师、编辑,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在临终前3天

书“悲欣交集”四字并自注

将“见观经”一纸交侍者妙莲法师

为其绝笔

笔情墨性中传递出

一缕悲怆而恬然的韵致

“见观经”三字墨色较前愈见枯淡

一面欣庆自己的解脱

一面悲愍众生的苦恼

有说不尽的“香光庄严”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陶博吾绝笔

释文:慎独。

陶博吾,字博吾。当代隐逸派书画大家之一

陶博吾

化用吴昌硕、齐白石笔墨

自我挥运,炉火纯青

迥出时流,笔墨厚重

虽少了豪迈气力,但返璞归真

不失自然率意,耐人寻味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林散之绝笔

释文: 生天成佛。

林散之,字散之,号三痴。将绘画中的墨法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新天地。

1989年10月15日

林散之92岁生日

之后的一个中午

老人写下“生天成佛”

此后,再没有拿过毛笔

这幅作品笔墨清淡、墨色淋漓

布白精道、空灵有禅意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邓散木绝笔

释文: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邓散木,字纯铁,斋名厕简楼。真行草篆隶各体皆精。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誉。

此楷书取法欧体

将欧体的险绝劲峭

表现得淋漓尽致

含而不露

流露出碑刻本身的金石气息

极为可贵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孙中山绝笔

释文:学成致用。

孙中山,字载之,号日新。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这幅作品取法

颜真卿、苏轼和魏碑

以厚重示人

笔画瘦硬细劲

魏碑笔法为主

平淡谦和,无疲弱之相

殊为难得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潘天寿绝笔诗稿

释文:千山复万山,山山峰峦好。一别四十年,人老山未老。莫以幽房窄,心随天地宽。倘能免罗织,自古有沉冤。不因罗罪深,逃名痛未遐。知应得回乎,痛下砭针时。

潘天寿,字大颐。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中国现代书画家、教育家。

此作品在非常条件下仓促写就

已无须细论笔墨

看淡生死,才能如此镇定

前人说,诗言志

用在此处至当不过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陆维钊绝笔

释文:画家潘天寿墓。

陆维钊,原名子平,字微昭。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精书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书法驰名于世,融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动,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蜾扁”。中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绝笔”名人生前的最后一刻,写的字想表达什么?


王蘧常的绝笔

释文:十八日书悉。屡欲我书十八帖,何敢续右军之貂?但以足下情辞恳款,又不忍拒。此书首有十八日字,置之卷前,即谓之十八帖,可乎?一笑。其庸弟。兄蘧。

王蘧常,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早年曾从师沈曾植治学。毕生致力于书法,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冶于一炉,拓展了章草之领域和表现力。

《十八帖》也是王蘧常的绝笔

此处选为《十八日帖》

王蘧常留下了大量手札

回顾其一生,以章草为主

书风老辣,个性强烈

以上各家的绝笔,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种绝笔,都是一种人生。

证明你曾经在世上,活过,爱过,写过。

小书风现在还看不懂这些大师在弥留之际,留下这些墨宝的用意,不知各位读者有什么体会?

书法,体悟点横撇捺,感受人间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