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王國維曾為一代國學大師

名噪一時

卻縱身一躍

殞命昆明湖

人生天地,來去匆匆

只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王國維遺書

釋文: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藳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犇葬,固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託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晚清秀才。中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鉅子。

王國維遺書

現藏北京國家圖書館

他的字不乏晉韻唐法

作品中所蘊含的中和之境與儒雅之概

頗具學者風範

無疑與他的為人性格、

讀書品質都有相似之處

此遺書法度謹嚴、氣清質樸、平靜泰然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弘一法師絕筆

釋文:悲欣交集

李叔同,字息霜,別號漱筒。近代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從日本留學歸國後,做過教師、編輯,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弘一在臨終前3天

書“悲欣交集”四字並自注

將“見觀經”一紙交侍者妙蓮法師

為其絕筆

筆情墨性中傳遞出

一縷悲愴而恬然的韻致

“見觀經”三字墨色較前愈見枯淡

一面欣慶自己的解脫

一面悲愍眾生的苦惱

有說不盡的“香光莊嚴”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陶博吾絕筆

釋文:慎獨。

陶博吾,字博吾。當代隱逸派書畫大家之一

陶博吾

化用吳昌碩、齊白石筆墨

自我揮運,爐火純青

迥出時流,筆墨厚重

雖少了豪邁氣力,但返璞歸真

不失自然率意,耐人尋味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林散之絕筆

釋文: 生天成佛。

林散之,字散之,號三痴。將繪畫中的墨法用於書法,開創了草書藝術新天地。

1989年10月15日

林散之92歲生日

之後的一箇中午

老人寫下“生天成佛”

此後,再沒有拿過毛筆

這幅作品筆墨清淡、墨色淋漓

布白精道、空靈有禪意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鄧散木絕筆

釋文: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鄧散木,字純鐵,齋名廁簡樓。真行草篆隸各體皆精。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譽。

此楷書取法歐體

將歐體的險絕勁峭

表現得淋漓盡致

含而不露

流露出碑刻本身的金石氣息

極為可貴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孫中山絕筆

釋文:學成致用。

孫中山,字載之,號日新。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這幅作品取法

顏真卿、蘇軾和魏碑

以厚重示人

筆畫瘦硬細勁

魏碑筆法為主

平淡謙和,無疲弱之相

殊為難得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潘天壽絕筆詩稿

釋文:千山復萬山,山山峰巒好。一別四十年,人老山未老。莫以幽房窄,心隨天地寬。倘能免羅織,自古有沉冤。不因羅罪深,逃名痛未遐。知應得回乎,痛下砭針時。

潘天壽,字大頤。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山人。中國現代書畫家、教育家。

此作品在非常條件下倉促寫就

已無須細論筆墨

看淡生死,才能如此鎮定

前人說,詩言志

用在此處至當不過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陸維釗絕筆

釋文:畫家潘天壽墓。

陸維釗,原名子平,字微昭。南京高等師範文史地部畢業。精書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書法馳名於世,融篆、隸、草於一爐,圓熟而精湛,凝練而流動,晚年獨創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蜾扁”。中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


“絕筆”名人生前的最後一刻,寫的字想表達什麼?


王蘧常的絕筆

釋文:十八日書悉。屢欲我書十八帖,何敢續右軍之貂?但以足下情辭懇款,又不忍拒。此書首有十八日字,置之卷前,即謂之十八帖,可乎?一笑。其庸弟。兄蘧。

王蘧常,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甪里翁、玉樹堂主、欣欣老人。早年曾從師沈曾植治學。畢生致力於書法,精心研究漢簡,欲化漢簡、漢帛、漢陶冶於一爐,拓展了章草之領域和表現力。

《十八帖》也是王蘧常的絕筆

此處選為《十八日帖》

王蘧常留下了大量手札

回顧其一生,以章草為主

書風老辣,個性強烈

以上各家的絕筆,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每一種絕筆,都是一種人生。

證明你曾經在世上,活過,愛過,寫過。

小書風現在還看不懂這些大師在彌留之際,留下這些墨寶的用意,不知各位讀者有什麼體會?

書法,體悟點橫撇捺,感受人間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