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團境外投資版圖曝光 海外總資產達7240億

招商局集团境外投资版图曝光 海外总资产达7240亿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10月30日下午,招商局集團總經理助理李亞東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辦的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媒體通氣會現場透露,2013年以來,招商局不斷加大境外投資力度,累計境外投資額達到686.63億元。截至2017年底,集團境外總資產7240億元人民幣,境外實體機構193家,分佈於44個國家和地區。

發端於1872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的招商局,經過146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實業經營、金融服務和投資與資本運營“三大平臺”,以及能源運輸、港口、裝備製造、公路、物流、金融、城市和園區綜合開發、貿易等八大業務板塊。

截至2017年底,招商局總資產規模7.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央企排名第一;實現營業收入5844億元,利潤總額1271億元,在央企排名第二;今年上半年招商局經營指標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973億元,同比增長15.2%;利潤總額744億元,同比增長18.1%。

產業佈局六大洲

李亞東表示,目前,招商局已經初步形成了遍佈全球六大洲的產業佈局。

首先是佈局全球港口網絡。招商局已經在全球六大洲投資了53個港口,包括斯里蘭卡科倫坡港與漢班託塔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港昆波特碼頭、吉布提港、馬耳他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和巴西巴拉那瓜港等。在許多項目上,我們與其他央企和第三方國家的夥伴實現合作。

同時開展全球綜合物流服務。招商局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設立了79個海外物流服務網點機構,開通多條中國經中亞到歐洲的貨運班列,市場份額達到14.1%。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現場獲悉,招商局正推廣“前港-中區-後城”(PPC)的招商蛇口模式。招商局投資、管理及正在洽談的有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和商貿物流園、吉布提國際自由貿易區、斯里蘭卡漢班託塔臨港園區、老撾賽色塔綜合開發區等6個園區。

李亞東表示,招商局正進行“前港、中區、後城”為核心的綜合開發,作為投資運營商,招商局擬把企業自身優勢與沿線國家發展需求有機結合。

他說:“根據我們在蛇口開發的經驗,結合當地的具體條件,提出“前港、中區、後城”蛇口發展模式(PPC模式),綜合解決當地的軟環境和硬環境問題,打造東道國承接全球產業轉移的平臺,為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綜合服務。招商局與吉布提共同推進了“前港、中區、後城”的綜合開發。”

何謂前港、中區、後城?

李亞東舉例表示,合資建設的吉布提新港去年5月投產,成為東非最大、最現代化的港口;中區:吉布提國際自由貿易區2.4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建成,埃塞、蘇丹、索馬里、盧旺達、吉布提等五國政府首腦和非盟主席參加了今年7月的開園儀式,並高度讚賞該自貿區是東非的驕傲和增長的引擎;後城,老港區將改造為中央商務區(CBD),可服務吉布提及周邊國家和地區。中白工業園也是複製PPC模式的重大項目,目前中白工業園一期8.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已經全部建設完成,入園企業達到38家,總投資額超過11億美元。

據悉,由招商局投資的中白商貿物流園2018年全面投入運營,5.1萬平方米倉庫全部投入使用。10月初,中白海關站正式投入運營。6300平方米商務中心已對外營業,2.2萬平方米展示交易中心已投入使用。招商局建立的中白產業基金5.8億美元承諾出資協議已經全部簽署完畢,該基金的重點投資領域為高新技術領域,目前已向三家入園企業投資8500萬美元。

市場化原則

李亞東進一步表示,下一步的“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該集團將繼續堅持市場化原則,注重商業角度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注重通過專業化經營管理,提升項目的投資回報。

實際上,按照上述思路,招商局已經取得了良好效益,通過提升管理,在工人工資每年增長約7%的情況下,吉布提港口的經濟效益連續增長,老港經常性利潤高峰時相當於入股前的2.8倍,新港投產當年即實現盈利;斯里蘭卡科倫坡碼頭,投產第二年即實現盈利,箱量每年都以兩位數百分比快速增長,當地股東和員工至於本土化發展層面,招商局非常重視通過“一帶一路”合作增加當地就業、提升當地員工收入和培訓當地人才。在海外項目中,招商局充分發揮全球運營網絡和後臺支持體系的作用,前方實行本土化,儘量使用當地員工,中方外派人員一般不超過10%。斯里蘭卡科倫坡碼頭1500多員工,中方僅外派19人。

李亞東表示,招商局投資吉布提的港口後,碼頭工人工資近幾年每年提升8%。他說:“Djamal是吉布提港口的一名本土財務經理,正是由於吉布提項目,讓他的生活越變越好,也讓他與招商局,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來要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中國去留學深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