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此江湖你最高

闻此消息,心里一惊,从此江湖不再有你,也宣告着此江湖的终结。这位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并且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大师,他所创造的江湖,唯他独高,就像他塑造的一个主角一样,历遍艰辛,终成顶级高手。

金庸,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此江湖你最高

金庸本名查良镛,1955年他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时,把“镛”字拆开,成了笔名。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袁花镇,跟王国维、蒋百里和徐志摩是同乡,跟后两人更是亲戚。查氏自唐宋以来就是名门大族,明清两代更是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成为江南屈指可数的书香门第。


金庸从小就爱读书。他在《金庸作品集(三联版)序》中回忆:“我在小学时就喜欢看课外书。低年级时看《儿童画报》《小朋友》《小学生》,后来看内容丰富的《小朋友文库》,再似懂非懂地阅读各种各样的章回小说。到五六年级时,就开始看新文艺作品了。到现在,我还会喜爱古典文学作品多于近代或当代的新文学。”


再大一些,金庸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七侠五义》,还有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以及《三个火枪手》。

在进入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之后,金庸又开始读《资治通鉴》和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还托关系到图书馆当了管理员,集中阅读了大仲马、司各特、雨果等西方作家的一大批小说,这些都为他自己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庸,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此江湖你最高


工作方面,金庸继续和文字打交道,他先后进入了《东南日报》和上海《大公报》担任编译。

直到1955年2月8日,金庸开始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从此开启了中国通俗文化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时代。此后的17年,金庸创作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十五部武侠小说,奠定自己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宗师级地位。

金庸,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此江湖你最高

北京,某图书馆,金庸书籍。


虽然说金庸的不少创作带有浓浓的商业味道,但如此高产,即保质又保量,离不开他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文字功底。时间最能检验出作品的试金石,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这么部小说流传流行如此之久,影响着一代代人。


其实,武侠小说一直广受欢迎,我有一位读六年级的来访者,就跟我说他们班级里流行读某作家的武侠小说,他说出来名字我从未听闻,心里好奇着,这些接近10年的少年喜欢的是什么调调呢?他们如果读到金庸的小说,会像我们当初那般入迷吗?

金庸,一生只做一件事,从此江湖你最高


如今大师离去,但金庸的文字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感受永远都在,无人可以替代。

人生如此短暂,终其一生,体验也是有限,而文学作品弥补了这个遗憾,扩展了我们的体验。

感谢您的文字带领我们去体验“身怀绝技,浪迹天涯”的美好,感谢您让我们透过文字去领略刀光剑影万杖豪情,感谢您让我们得以品味到旖旎的侠骨柔情。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他很有智慧地答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他的一生,丰富而精彩,就像一部武侠小说,曾经恣意洒脱地活着,也懂得心怀敬畏,臣服于生命本身。

这已是最好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