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上世紀80年代,湖北武漢市政府聘請德國退休工程師威爾納·格里希擔任武漢柴油機廠廠長,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聘任的第一位“洋廠長”,在海內外引發強烈反響。30多年過去了,格里希已經故去,但那段改革歲月依然被武漢人深深銘記。

秋日午後,我們在距離武漢柴油機廠原址不遠的一處老民房樓,見到了時任武柴黨委書記的謝長欽。一聽說我們要來採訪,謝長欽很是高興。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最喜歡回憶的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是武柴最輝煌的時期。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格里希

1984年5月,武漢獲批成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同年8月,格里希受德國退休專家組織派遣到武漢柴油機廠考察,並義務擔任技術顧問。回憶起當年格里希來漢時的場景,謝長欽還歷歷在目:“我感覺這個人容易接近,總是面帶笑容,個子很高,身體很壯,見面後他說,我是來工作的,我不願意把學到的東西扔到墳墓裡,到這來哪怕艱苦,我也要來看一看。”

武漢柴油機廠是一家國有企業,新中國第一臺小型手扶拖拉機就誕生於此。這個全國首家擁有上萬臺生產能力的農機骨幹企業,和當時大多數國營企業一樣,存在著管理混亂、組織紀律渙散、產品質量不過硬等問題,這給當時負責技術攻關工作的格里西帶來了不少阻力。

謝長欽回憶道,“他說,事情推不動,能不能讓我當廠長,這話被秘書聽見後跟市裡反映,在當時,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提倡要解放思想,市裡就說,能不能在武柴試一下,所以當時市裡就拍板,請他當廠長。”

1984年11月,65歲的格里希受聘為武柴廠長,任期從1984年11月1號到1986年11月4號,中國國企第一位“洋廠長”走馬上任。一家國有企業大膽啟用“洋廠長”,這在全國都是破天荒的大新聞,以至於海外輿論認為這是中國對外開放和改革進程中“一件令人吃驚的新聞和成功的典範”。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2005年,格里希銅像在武漢揭幕

謝長欽說,這不僅給輿論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也堅定了一大批國有企業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決心:“當時有人說,既然國營企業都可以交給一個洋人管,那還有什麼不能做的,這在解放思想上的推動力很大!”

上任後的格里希,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讓工人們對“質量”的概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謝長欽回憶,首先抓的就是清潔度。他介紹,鑄造車間用碳黑澆築後固定形成的鑄件,多少會含點沙和碳。當時,國家對鑄件主體清潔度髒物的標準是每升195毫克,而武柴的產品一般都高達5000毫克,嚴重影響到柴油機的使用壽命。

為了檢驗產品的清潔度,格里希總是戴上隨身攜帶的白手套,一個個親手去摸鑄件上面有無汙垢,要是摸完白手套上沒有明顯汙跡,產品才算合格:“機械產品要做到這樣相當難得,但他要求要做到這樣。後來又增加了一道清洗,要求出來的產品像一般產品一樣乾乾淨淨,這對我們來說是革命。”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格里希在車間

戴著白手套,拿著遊標卡尺和一支帶磁鐵的筆,格里希巡走在車間,不放過每一臺機器設備。他說,圖紙上標註的產品尺寸要達到20,我們的產品就要做到20對0;他說,即便有1%的產品檢驗出是次品,對用戶來說也是100%的次品。他還說,要站在用戶的角度上去做產品,而不是站在製造的角度生產產品:“以前發動機賣出去就行了,他來了後說,指標要求還要提高,只要有空間就往上走,產品不是賣出去就行了,他要求產品賣出去以後,要保證它的產品壽命以及運行正常。”

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格里希於1985年年初提出了結構工資制。撰寫了26萬字的企業機構設置和勞動重組方案,得到武漢市乃至中央的重視,被當時的中央領導稱讚為“質量先生”。

在格里希的嚴抓嚴管下,兩年時間裡,柴油機汽缸雜質從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內,居國內領先水平;廢品率由30%—40%降到10%以下;產品的使用壽命由3000小時增加到6000-8000小時。機器同時向東南亞7個國家出口,年出口量達到5000臺,創匯超過百萬美元。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格里希發表就職演講

1986年,格里希兩年任期結束回國。格里希回國後,武柴的質量管理慢慢松馳下來,產品質量開始下滑。1998年,武柴因虧損宣佈破產。

2003年4月17日,格里希在德國逝世。兩年後,武漢市制作兩尊格里希銅像,一尊坐落在漢正街都市工業區,另一尊贈給了杜伊斯堡市。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矗立著格里希銅像的漢正街都市工業園

矗立著格里希銅像的漢正街都市工業園是謝長欽常來的地方。時隔多年,銅像上,格里希的目光依然堅毅。謝長欽邊默唸著銅像上篆刻的話:威爾納·格里希,1984年至1986年擔任武漢柴油機廠長期間,忘我工作,大膽改革,為中國企業改革,增進中德人民友誼做出重要貢獻,一邊堅定地說:“從活生生的實踐來看,我們國家應該開放,而且要大大地開放,我們現在的生活過好了,還是應該歸根於改革開放。”

憶中國首位國企“洋廠長”格里希

格里希被授予“武漢榮譽市民”稱號

武漢大學商學院教授伍新木表示,40年前,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風口期,當時的武漢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大膽啟用“洋廠長”,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的意義:“40年前,沿海地區引進技術、資金、人才是順理成章的事,而在中國內地能直接聘任洋廠長在國企當廠長,可以說起到了開放引領人才之先河。到今天,我們要繼續高舉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旗,武漢市聘任洋廠長這種開放的舉措到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記者周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