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場「揭醜運動」,是「失去的十年」直接後果

文:燕志華

時間進入7月,輿論場幾乎成了雷場。輿情爆發狀況,堪比過年鞭炮,聲聲未絕。到了近一兩週,幾乎是“三日一小雷,五日一大雷”。對於重點點評輿情的本公眾號的作者來說,實在是個巨大挑戰,亦堪稱負累。

比如,在疫苗輿情爆發之後,隨著領導人的嚴厲批示,各有關部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展開霹靂行動,火速拿人、送官。接著就是各類性侵醜聞的接連爆發,被認為是“ME TOO”運動的繼續蔓延。最近這兩天火燒眉睫的輿情,就是江西的“搶棺材”事件,引爆了網民的怒火。

考察這個七月輿情,雖然可以用”醜爆了”來形容,但是它們的實質卻其實是“爆醜”,也就是爆出醜聞。如果沒有車間工人的舉報,問題疫苗的蓋子或許還掩蓋得嚴嚴實實的;如果沒有各位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女性紛紛勇敢站出來揭醜,我們不會知道這麼多衣冠楚楚的男士竟是衣冠禽獸,尤其是一些名人,讓我們看到了半人半神半獸型的物種;如果沒有人們用手機”有視頻有真相”地拍下江西執法隊進入村莊,收繳棺材聚而毀之,我們就不會知道宣稱要“移風易俗”的推動者竟是如此粗暴。

七月如此火爆,除了該月份本來就是輿情高發期外,我們還可以解釋為,隨著經濟面臨艱難轉型,包括中美貿易戰端已開,很多曾被掩蓋壓制的社會矛盾有所爆發;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能推動前進的淺水領域都已經嘗試殆盡,剩下的都是最難啃的骨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拿出政績,很可能就會冒著道德風險,挺進灰色地帶,比如江西的“移風易俗”運動。

類似接連爆發的爆醜事件,讓我們不能不聯想到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揭醜運動(又稱扒糞運動)”。其實在很多年前,在中國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的運動中,很多人已經進行中美兩國的對比,但是顯然,彼時對於假貨的新聞曝光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揭醜運動,因為揭醜並不是單純的曝光。歷史走到今天,我們才可以說,中國或許正在開啟一場深刻的“揭醜運動”,而它有可能帶給中國一場真正的進步運動。

按照公認的看法,美國的揭醜運動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爆發的。20世紀初期的美國,企業為了贏利,完全不顧社會公德,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不滿,而當時又恰逢美國進入了大眾報刊時代,各種低廉通俗的報紙和雜誌遍地開花,普通民眾可以很便利地從版面上了解知識分子對政客、大企業、城市運動的主流看法。《麥克盧爾》在運動進行得最火熱的十年中,月發行量都在300萬份以上,相對於當時只有7800萬人口的美國,銷量極為可觀。知識分子和大眾報刊作為歷史的合力,共同開啟了輿論監督的時代。可以說,經濟社會發展背景、大眾報刊時代作為輿論平臺和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等諸要素,使得揭醜運動成為可能。

當我們站在當下中國的土壤上,遙望美國當年的揭醜運動,突然在空氣裡嗅到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正如我們很多馬克思主義者研究資本論的時候,突然聽到“批判的武器”的炮聲就在身後響起了,馬克思也就此重新走進了中國人的視野。我們在很多方面可以重新比較兩個不同社會的性質類似的揭醜運動。

疫苗事件、毒奶粉事件以及無數的類似擊破道德底線的負面事件,無不在表明,今天中國雖然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企業唯利是圖、無所不用其極的不法行徑,已經激起眾怒,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更使得中國全面進入了社交時代,社會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傳媒。隨著傳統媒體的式微,數千萬個微信公眾號以及今日頭條號、百家號等數十家新媒體平臺,壓倒性地獲得了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定義的權力,“新聞受到管控,信息自由流動”的現實,使得社會批評變得更為直接和尖銳。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在藉助社會媒體的力量,滌盪上述不法現象。利用社會新媒體的“倒逼機制”,推動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進行,成為新媒體時代政府越來越開明開放的明證。

上述兩個社會條件,再加上微博培育起來的一大群“意見領袖”和公共知識分子的推動,使得這場揭露企業經營者的唯利是圖、地方官員的貪汙腐敗、各式名人的不雅行徑等內容的揭醜運動,終於轟轟烈烈地降臨了。雖然說,發源於美國的“ME TOO”運動引爆了中國的揭批性侵的運動,但是如果沒有社會條件的成熟,少數勇敢女性的發聲並不足以推動事件的深入持續進行,並最終發展為一場公認的社會運動。我們難以想象,在社會土壤依然板結的印度等國家,“ME TOO”運動會得以順利展開,女性的權利會得以伸張。

但是如果再深入比較一下兩個社會的揭醜運動,就會發現,中國社會的揭醜運動自有自己鮮明的特徵。

正如人們常說的日本的經濟發展有一個“失去的十年”,其實中國人也有一個“失去的十年”。不過,日本失去是在物質上,而中國人是在精神領域失去了十年。無數的中國人,都有一個愈來愈清晰而深刻的感覺,那就是過去十年如同白駒過隙,生命意識中竟然只剩下焦慮、麻木和偶爾刺痛。猛回首,以為十年前是1998年,實際已是定格20年前。這種感覺如此真切而離奇,只有深處轉型社會的中國人才能品嚐到。

這種精神意識上的失去,我們可以嘗試解釋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奧運會之後,缺少整體上撼動國民心靈的歷史性大事件,國民心態“曾經滄海難為水”,此外,還可以從網絡社會、城市化運動、急劇社會轉型等諸多視角來進行解釋,但無論如何,這種“失去意識”的時光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人們驚覺,這十年下來,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下降得實在驚人,社會的假醜惡現象氾濫到無以復加,人們憤懣卻又無可奈何。但是在社交時代的朋友圈裡,人們有了“圓桌會議”和各種爐邊談話,人們可以集體性地交流這種看法,並終於回過神來,力圖做點什麼,挽救道德人心。

正如西方社會的“文藝復興”推動了一場社會思潮的大放異彩,今天中國的這場揭醜運動,我們可以視作一場“道德復興”運動。我們看到,這場揭醜運動中的眾多事件,幾乎都深刻地打上了道德的烙印,無論是食品安全、醫藥安全、名人性侵等方面,莫不如此。人們期望這種揭批運動,推動道德人心的重新迴歸和重建,社會更為美好。

美國的揭醜運動,是一場進步運動,推動美國社會各方面都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中國這場揭醜運動走向如何?將給這片土地帶來什麼,我們可以持續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