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你錯過了做藥神的機會!

就是你,你錯過了做藥神的機會!

上週末本來抽空把《我不是藥神》看了,這部電影一直想看,幾乎充斥了我的朋友圈。但是因為一直在外地培訓(你懂得,各種培訓),所以一直擱置了。

結果回來了一直都在忙,昨天終於看了,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原型人物叫陸勇,劇中主角叫程勇。他就是生活中許多人的縮影。

我不劇透,就說一點感想。

雖然對劇情已經特別瞭解,但還是忍不住不甚唏噓,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一直在腦海裡盤旋。

就是你,你錯過了做藥神的機會!

看完這場電影,突然覺得其實每一個銀行人,每一個理財經理都可以是藥神,甚至比藥神做的更好!可能我們都錯過了成為藥神的機會。

17年的時候,陝西發生了一個案例:具體記得不太清了,客戶一家四口,夫妻二人、上小學孩子還有老母親。

家裡的先生為自己投保中郵的百倍保,期交保費5000元。14年投保了,17年交了10000元保費。2017年1月,他駕駛轎車不慎跌入懸崖身故,最終保險公司將239.5萬元保險金送到家屬手中。239.5萬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就是你,你錯過了做藥神的機會!

案例中的這個理財經理當他將400多萬的賠付金帶給這個家庭的時候,我想至少他心裡地無愧的,甚至帶著一點自豪,因為他的推介,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幫到客戶,真的很了不起。

出去培訓時,剛好有一個案例演練很多同事都對我不是藥神做了案例分享。大家有的說:你不是藥神,但你可以做大家的守護神。有的說一個藥神,一個普吉島幾乎囊括了生命中會遭遇的意外和痛苦。然後就聊到保險,聊到重疾和意外,聊到銷售保險被誤解的無奈,還有的就是其實我們也不願意銷售保險,甚至反感。我覺得完全必要,銷售保險的我們完全有能力做藥神!不需要犯法,不需要去走私,我們都是英雄!

就是你,你錯過了做藥神的機會!

銀行的理財經理,當我們在給客戶做資產配置方案時,加入風險管理的規劃,讓他們在面臨重大變故是,不用失去奮鬥半生的一切,不用“回到解放前”。我們銀行的理財經理,我們不用向“藥神”一樣,不用冒著坐牢的風險,其實我們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