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8月18日举办的第十三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层论坛上,主旨论坛与四个分论坛搭建起了一个高层次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平台,分享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化各界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共识,为全体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与“思想盛宴”。

在主旨论坛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与4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共同交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沿话题,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分论坛中,市领导柳文炜、解仕清、曾敏与参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公共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与开放发展”“医保改革、老龄化与医养服务”四个专题开展研讨互动,清华大学校友及国内高校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受邀发言和点评,就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生态文明、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热烈交流。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观点摘登

高度联通时代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合理划分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江小涓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教授以多年的研究和工作实践,围绕“高度联通时代公共服务背景变化和效率提升”“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变化”“中国学术界应该做出原创性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她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要关注高度联通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在网络与数据技术推动社会高度联通的前提下,合理划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市场的界限。

江小涓教授用身边鲜活的例子,讲述了当前市场与公共服务在新时代下的变化发展特点,并建议政府利用时代机遇因时因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中国学术界应该总结提升国内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提供中国经验。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公共治理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薛澜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专利发展趋势、人才总量、产业发展及风险投资、社会认知及影响,对比了世界主要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重点。他谈到,目前人工智能基础发展呈现出技术扩散速度很快、技术渗透弥散性强、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等特点。要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就需要厘清基础平台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分工与合作机制,例如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机制。

他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进行公共治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能够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政府系统和公共部门应该加强社会预见,稳定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把社会价值纳入技术发展方向选择,从创新源头注入人文伦理关怀,把社会影响分析渗入技术体系和生态构建中,创新推进与创新治理的动态平衡,构建社会各方参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机制。

公共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吴红波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从全球治理视野分享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最新、最前沿的动态,并对现代国家公共管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所构成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剖析。

吴红波谈到,新时代下,可持续发展与公共管理之间发生的变化,给公共管理和相关部门相应带来启示:要促进理念的转变,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政府机构和全体国民对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中;要创新机制,通过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达到落实;要动员全体民众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工作中;要加强执行手段,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注意落实绩效,进行可持续发展目标后续审查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在玉溪的实践与启示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张德华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德华介绍,玉溪拥有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三个——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母亲湖”,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作用。多年以来,玉溪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不懈怠,把抚仙湖保护作为重中之重,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确保了抚仙湖I类水质,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德华从抚仙湖保护治理的经验分析入手,重点向嘉宾介绍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兴文明兴的历史观、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的改革观、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统筹推进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并介绍了玉溪在抚仙湖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中的“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必须坚持治理为要、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四方面启示。他谈到,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抚仙湖必将始终成为镶嵌在美丽中国版图上的闪亮明珠。

可持续发展三十年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齐晔

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齐晔教授诙谐幽默地报告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持续发展三十年历程,二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他用清晰的历史脉络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到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一一进行了回顾。

齐晔谈到,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又不能够影响后代人的需求。我国在发展可持续理念上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之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大意义。过去,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现在要更加强调发展充分性和发展平衡型。要把共赢、共享作为核心,提供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助力建立全球治理的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玉溪借力“一带一路”促进大开放实现大发展展现新作为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柳文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柳文炜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玉溪动力”,开启了地方发展的机遇之窗,是玉溪打造“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柳文炜谈到,玉溪将发挥区位、产业、枢纽、园区、生态优势,紧扣“一带一路”空间新布局,聚力推进玉溪“四带多园”实现新突破;紧盯“一带一路”城镇新规划,全力推进玉溪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紧抓“一带一路”交通新开发,倾力打造综合交通体系新优势;紧对“一带一路”开发新定位,大力推进玉溪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紧贴“一带一路”产业新要求,着力打好“三张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驱动;紧系“一带一路”创新新纽带,全力打造创新型城市擦亮新名片;紧跟“一带一路”开放新步伐,合力拓展玉溪开放合作新局面。

聚焦智能制造 打造玉溪工业转型发展新引擎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解仕清(左一)

副市长解仕清认为,随着我国劳动力竞争优势减弱和西方国家再工业化推进,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谈到,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全力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工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市将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应用、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推进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引领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迈进,实现“制造强市”目标,成为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全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助推健康玉溪建设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曾敏

副市长曾敏总结分享了玉溪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在玉溪的生动实践,分析了当下玉溪医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她表示,玉溪被列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将在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中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将紧紧围绕打造健康玉溪的战略目标,以坚定不移深化玉溪医改之路、全力以赴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攻坚克难建设国际医疗健康城为抓手,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制,将玉溪医改推向新高度,力争取得更大成绩、造福广大群众。

玉溪日报记者:李晓兰 李丹 李冉

审核:杨雪

终审:李向文

~ ~ ~ ~ ~ ~ ~ ~ ~ ~ ~

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玉溪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