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公管論壇|聚焦「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在8月18日舉辦的第十三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上,主旨論壇與四個分論壇搭建起了一個高層次的對話交流與合作平臺,分享前沿理論與實踐經驗,深化各界對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與共識,為全體參會者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與“思想盛宴”。

在主旨論壇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德華與4位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分別進行主題演講,共同交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前沿話題,聚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以及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在分論壇中,市領導柳文煒、解仕清、曾敏與參會嘉賓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與公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一帶一路與開放發展”“醫保改革、老齡化與醫養服務”四個專題開展研討互動,清華大學校友及國內高校專家學者、企業精英受邀發言和點評,就人工智能與公共治理、生態文明、一帶一路等議題進行熱烈交流。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觀點摘登

高度聯通時代政府與市場邊界的合理劃分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江小涓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教授以多年的研究和工作實踐,圍繞“高度聯通時代公共服務背景變化和效率提升”“政府和市場邊界的變化”“中國學術界應該做出原創性貢獻”三個方面進行解析。她認為,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要關注高度聯通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在網絡與數據技術推動社會高度聯通的前提下,合理劃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與市場的界限。

江小涓教授用身邊鮮活的例子,講述了當前市場與公共服務在新時代下的變化發展特點,並建議政府利用時代機遇因時因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同時,中國學術界應該總結提升國內利用網絡和數字技術創新公共服務的實踐經驗,提供中國經驗。

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公共治理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薛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薛瀾分析了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專利發展趨勢、人才總量、產業發展及風險投資、社會認知及影響,對比了世界主要國家人工智能的戰略重點。他談到,目前人工智能基礎發展呈現出技術擴散速度很快、技術滲透彌散性強、高度的信息不對稱等特點。要構建有利於人工智能發展的創新生態環境,就需要釐清基礎平臺建設中政府與市場的分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促進不同創新主體的分工與合作機制,例如企業、研究機構、高校之間的合作機制。

他認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進行公共治理,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領域能夠為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政府系統和公共部門應該加強社會預見,穩定支持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把社會價值納入技術發展方向選擇,從創新源頭注入人文倫理關懷,把社會影響分析滲入技術體系和生態構建中,創新推進與創新治理的動態平衡,構建社會各方參與人工智能發展的機制。

公共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吳紅波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席院長吳紅波從全球治理視野分享了全球可持續發展最新、最前沿的動態,並對現代國家公共管理、國家治理現代化所構成的挑戰和機遇進行了剖析。

吳紅波談到,新時代下,可持續發展與公共管理之間發生的變化,給公共管理和相關部門相應帶來啟示:要促進理念的轉變,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應當充分發揮作用,促進政府機構和全體國民對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的認識;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和規劃中;要創新機制,通過能力建設和科技創新達到落實;要動員全體民眾參與到可持續發展工作中;要加強執行手段,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注意落實績效,進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後續審查和評估。

生態文明建設在玉溪的實踐與啟示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張德華

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德華介紹,玉溪擁有全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三個——撫仙湖、星雲湖和杞麓湖,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母親湖”,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中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和作用。多年以來,玉溪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不動搖,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不懈怠,把撫仙湖保護作為重中之重,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確保了撫仙湖I類水質,為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德華從撫仙湖保護治理的經驗分析入手,重點向嘉賓介紹我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以生態興文明興的歷史觀、以發展所需民心所向的改革觀、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統籌推進撫仙湖保護治理的做法和經驗。並介紹了玉溪在撫仙湖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中的“必須堅持保護第一、必須堅持治理為要、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必須堅持綠色發展”四方面啟示。他談到,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生態文明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寬,撫仙湖必將始終成為鑲嵌在美麗中國版圖上的閃亮明珠。

可持續發展三十年與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齊曄

來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齊曄教授詼諧幽默地報告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可持續發展三十年曆程,二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他用清晰的歷史脈絡從全球可持續發展到國內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一一進行了回顧。

齊曄談到,可持續發展是既要滿足當代人需求,同時又不能夠影響後代人的需求。我國在發展可持續理念上已經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之路,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極大意義。過去,我們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現在要更加強調發展充分性和發展平衡型。要把共贏、共享作為核心,提供新時代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方案,助力建立全球治理的體系,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玉溪借力“一帶一路”促進大開放實現大發展展現新作為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柳文煒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柳文煒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裡澎湃著強勁的“玉溪動力”,開啟了地方發展的機遇之窗,是玉溪打造“六個走在全省前列”,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柳文煒談到,玉溪將發揮區位、產業、樞紐、園區、生態優勢,緊扣“一帶一路”空間新佈局,聚力推進玉溪“四帶多園”實現新突破;緊盯“一帶一路”城鎮新規劃,全力推進玉溪新型城鎮化邁上新臺階;緊抓“一帶一路”交通新開發,傾力打造綜合交通體系新優勢;緊對“一帶一路”開發新定位,大力推進玉溪高質量發展新跨越;緊貼“一帶一路”產業新要求,著力打好“三張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新驅動;緊繫“一帶一路”創新新紐帶,全力打造創新型城市擦亮新名片;緊跟“一帶一路”開放新步伐,合力拓展玉溪開放合作新局面。

聚焦智能製造 打造玉溪工業轉型發展新引擎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解仕清(左一)

副市長解仕清認為,隨著我國勞動力競爭優勢減弱和西方國家再工業化推進,發展智能製造,已成為我國實現工業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製造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他談到,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玉溪行動計劃,全力打好工業經濟攻堅戰,積極推進產業轉型發展,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市將以智能製造為突破口,在製造業各領域全面推廣應用、普及數字化網絡化製造,推進新一代智能製造的技術攻關、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引領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邁進,實現“製造強市”目標,成為推進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全力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助推健康玉溪建設

清华公管论坛|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曾敏

副市長曾敏總結分享了玉溪實行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在玉溪的生動實踐,分析了當下玉溪醫改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她表示,玉溪被列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首批國家級示範城市,將在統籌推進“三醫”聯動改革中更加註重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將緊緊圍繞打造健康玉溪的戰略目標,以堅定不移深化玉溪醫改之路、全力以赴發展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攻堅克難建設國際醫療健康城為抓手,統籌調動各方面資源,進一步健全完善機制,將玉溪醫改推向新高度,力爭取得更大成績、造福廣大群眾。

玉溪日報記者:李曉蘭 李丹 李冉

審核:楊雪

終審:李向文

~ ~ ~ ~ ~ ~ ~ ~ ~ ~ ~

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玉溪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