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40年:輔助生殖技術增加女性患癌風險?

試管嬰兒40年:輔助生殖技術增加女性患癌風險?

導語:自1978年英國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絲出生以來,試管嬰兒已經有40年的歷史了。隨著全球不孕不育率的攀升,輔助生殖技術成為許多家庭生育的重要手段,而由此引發的輔助生殖對女性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

撰文 | Forlend Yu

製版 | 趙利

不育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到3%攀升到近年12%到15%左右,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5000萬患者中女性佔50%,男性佔40%,夫婦雙方共同原因佔10%。隨著環境汙染、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原因,不孕夫婦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具體來說,造成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包括:由女性排卵導致的不孕約佔25%-30%,由盆腔健康導致的不孕約佔30%-40%,由男性原因導致的不孕約佔25%-30%(包括遺傳性 疾病、內分泌功能障礙、生殖器官感染、性功能障礙等),由免疫原因導致的不孕約佔10%-20%,由生殖道或器官發育異常原因導致的不孕約佔0.1%,由不明原因導致的不孕約佔10%-20%。

治療不孕不育的主要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輔助生殖治療,其中輔助生殖是治療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比另外兩種治療方法有更高的懷孕率。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範疇包括人工授精 (AI)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兩大類,臨床數據統計顯示,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婦,必須藉助輔助生殖技術才能實現生育。

試管嬰兒40年:輔助生殖技術增加女性患癌風險?

經歷了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後,我國生育率急劇下降。隨著二胎的放開,輔助生殖治療也成為時下一個熱門話題。

輔助生殖的技術分類

現代生殖技術又稱為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主要是指能夠代替人類自然生殖某一過程或全部環節的技術手段。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主要分為人工授精和體外授精兩大類。其中,人工授精根據精子的來源可分為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授精(AID)。體外授精則包括體外授精/胚胎移植,配子/合子輸卵管內移植或官腔內移植及一系列衍生技術。

其中,人們常提到的試管嬰兒(IVF-ET),就屬於體外受精胚胎移植,主要是通過分別將卵子與精子從人體內取出並在體外受精,發育成胚胎後,再移植回母體子宮內,以達到受孕目的的一種技術。

試管嬰兒40年:輔助生殖技術增加女性患癌風險?

輔助生殖技術一覽 圖 | Forlend Yu

輔助生殖技術與癌症風險

輔助生殖技術讓很多不孕的夫婦圓了得到孩子的夢想,但近年來輔助生殖治療是否對孕媽媽以及對新生嬰兒的存在潛在危險也是引來了諸多的爭議,其中之一便是,輔助生殖技術是否會增加女性患癌風險?

研究人員通過對1991-2010年間,英國人類生育與胚胎學管理局Human Fertilisation and Embryology Authority (HFEA)登記在冊的所有接受過輔助生殖技術的女性進行跟蹤隨訪。本次研究共納入了255,786名參與者,平均每位參與者的隨訪時間為8.8年。研究了這些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和子宮癌的情況,並綜合參與者的年齡、性別和當期國家整體發病率來計算參與者的標準化發病率

研究結果表明在平均8.8年的隨訪中,參與者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增加不顯著(實際發病人數 164人 v估計發病人數146.9人);侵襲性乳腺癌及浸潤性乳腺癌的發生率也沒有顯著增加

。也就是說,輔助生殖技術並不會增加女性患宮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原位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在隨著治療週期的增長出現了輕微增加卵巢癌風險顯著增加。然而,研究發現卵巢癌風險增加的人群很大程度是因其自身特殊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月經稀少等),而不是因為輔助生殖技術。

只有本身就難以受孕的女性在接受輔助生殖後,卵巢癌的風險才會增加;因男性原因導致的不孕,女性接受輔助生殖並不會增加卵巢癌風險。

然而數據測量偏差以及其它治療的影響也是可能是這一結果的影響因素,因此作者認為對這一人群的持續監測仍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輔助生殖技術可能並不會增加女性患癌風險。但是對數量仍在不斷增加的正在接受輔助生殖治療的不孕不育人群

的跟蹤調查以及疾病監測仍是必不可少的的,尤其是對於本身具有相關婦科疾病的女性

參考文獻:

Williams, C. L. et al. (2018) ‘Risks of ovarian, breast, and corpus uteri cancer in women treat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n Great Britain, 1991-2010: data linkage study including 2.2 million person years of observation.’,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62, p. k2644. doi: 10.1136/BMJ.K26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