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點像成長股,一旦短期的困難解決掉,一定會迎來新的牛市

無論你是否願意,波詭雲譎的2018,又一次把我們帶到了時代的十字路口。未來究竟要去向何方,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問題。

01我們站在怎樣的路口上?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得知道,現在我們究竟站在怎樣的路口上。

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市場情緒的溫度計,是我們觀測經濟形勢和市場冷暖的重要指標。

今年以來,從最高點算起,我大A跌了30%以上;發生了若干次的千股跌停;

看完A股,只要有超過1年股齡的人,都想狠狠地嘲笑一下特朗普:沒見過世面啊!

從估值來看,截至10月19號最低點的時候,A股整體市盈率為13.46,市淨率為1.47,均處於歷史低點附近。

中國有點像成長股,一旦短期的困難解決掉,一定會迎來新的牛市

02我們為何而來?

緊接著,我們需要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為何來到了現在的路口?

很多“專家”喜歡把股市的漲跌,歸納為七大原因,八大“元兇”……其實,研究股市的模型沒有那麼複雜。

根據DDM(股利貼現模型),我們可以簡單把股價簡單記作:


中國有點像成長股,一旦短期的困難解決掉,一定會迎來新的牛市


也就是說,影響股價的因素只有三個:

(1)分子端的企業盈利,也就是基本面;

(2)分母端的無風險利率,也就是資金面;

(3)分母端的風險利率,也就是情緒面。

下面,我們繼續用DDM來分析A股:

基本面

更本質的原因,其實是去槓桿政策帶來的陣痛

過去10年的舉債模式帶來了中國經濟的繁榮,如今到了還債的時候,也必然會導致經濟增速的下降。

資金面:

從08年到17年,中國的M2平均增速為15.4%,遠超同期的經濟增速。現在M2的增速已經降到了8%附近,不僅遠低於過去10年,甚至還低於中國的GDP名義增速。

這說明,中國的貨幣是不斷緊縮的。在此背景下,股市,樓市必然會全面承壓。

情緒面:

10月26日,2017年度《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白皮書》發佈。內容顯示: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賬戶數量共計1.34億,其中自然人投資者賬戶佔比99.73%,非自然人賬戶佔比0.27%。

這意味著,中國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所以,中國A股的情緒波動比美股要大的多。

大眾對於事件的任何擔憂,都會在A股中放大,甚至相互傳染。

如果用“1/全部A股PE-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作為股市風險溢價的衡量指標。可以算出來,A股當前風險溢價為3.86%,遠高於2005年以來的均值1.57%。高於在998點1.71%,與1664點的4.16%和1949點時的4.74%接近。

03我們將去向何方

上面這個結論,可能會讓一些人不滿意。

因為,早在幾年前,就有國人不斷鼓吹“東昇西落”,好像中國立馬就要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老大了。然而,這兩年,美國一直保持領先,而中國卻顯得有點灰頭土臉。

根據“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結論似乎應該是:美國將會一直第一。反映到股市上來就是,美股應該會繼續一騎絕塵,而A股仍將爛泥扶不上牆。

看待中國,我一貫的原則是:既不要盲目自大,動輒“厲害了,我的國”;也不必妄自菲薄,動輒“家窮人醜,一米四九”。

談到中國的發展,很多人喜歡談“國運”一詞。“國運”是個很大的話題,今天先簡單說幾點。

第一,“國運”究竟是什麼?

在我看來,本質上,國運就是“人口紅利”和“改革紅利”。中國過去40年的經濟成就正是歸功於這兩點。

第二,未來的國運會怎樣?

中國有14億人,美國有3.2億人,日本1.3億,整個歐洲是7億人,歐元區是5億人。中國“水大魚大”,依然是全球最有活力、最有潛力的經濟體。

以城鎮化為例,中國1978年中國城鎮化率是17.92%,現在是58.5%,相比發達國家的80%還有很大的空間。

只要14億人消費升級的趨勢不變,只要不斷改革的決心不變,中國的國運就會一直向上。

過去十年,中國靠舉債發展,走了一些彎路。而現在,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都走在正確的路上。經過改革的洗禮,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第三,股市會反映國運嗎?

過去十幾年,A股最尷尬的地方在於,雖然中國經濟一直高速發展翻了幾番,但是股市卻愣是一點都沒漲。

同樣的事情,在美國也發生過。1970年代,由於股市機制不健全,在加上貨幣超發等因素,導致了市場投機嚴重。

但是,到了1981年的里根時代,美國政府堅持“減少貨幣發行”和“加大減稅力度”兩大政策,同時加強對股市投機的打擊,以及相關制度的健全,美股才變得越來越健康,走出了一波波的大牛市。

04最後

美國就是大藍籌,雖然體量龐大,盈利穩定,但是成長性略顯不足。好到不能再好之後,沒有太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有點像成長股,雖然體量尚小,問題繁多,但是還有很多潛力有待挖掘。一旦短期的困難解決掉,一定會迎來新的牛市。

也許短期還有陣痛,但是對於中長期的中國經濟和股市,我們是時候保持樂觀了。

最後,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結個尾:沒有人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而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