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时光拿走了你的美丽,岁月带走了我的脾气”

一首赵雷的《无法长大》,让我们开始感叹时光

在你还觉得日子还很漫长的时候

父母却离我们逐渐远去

有人会说:“不着急,慢慢来,时间有的是!”

一转眼,青丝成白发

莫等闲,别让将来后悔不已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1

也许你早已经厌倦了母亲“朋友圈”式的问候

甚至有时候都想将其拉黑

看着一条条“垃圾短信”,心里总觉得厌烦

后来有一天,你微信上没有收到母亲的嘘寒问暖

你开始怀念,多想母亲用微信“骚扰”一辈子啊

还没来得及“尽孝”,母亲就已经走了

那个无法用微信联系的地方,母亲过得还好吗?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2

你有了自己的子女

生活不再奢侈糜烂

你变得无比节约,甚至只买廉价的蔬菜

为的只是给子女买架钢琴

多年以后,你依旧只买廉价的蔬菜

你说你要给子女买套房

你用尽一生,去为子女奔走

从未真正的活过自己

到最后,你才发现,当初父母也是这么对自己的啊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3

每到离别时候,父母都在原地驻留许久许久

只希望的是你能够回头看一眼

可是穷其一生,也没见到你回头

父母或许只是你避风躲雨的港湾

却没能真正成为你心中的家

今生的缘分,就在于父母不断地送别

血脉相连,就是他们眼中渐行渐远的背影

趁父母尚未老去,及时尽孝

别等到“亲不待”时,才想起“子欲养”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4

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

这一离家,便很少回去。

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去世。

季羡林从北京积极赶回老家,送母亲入土。

回到老家,他看到的是一口棺材。

“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村里的宁大婶对季羡林说:

“你娘临走前,一直唠叨两句话。”

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

季羡林听到这两句话,

伏在土炕上,一直哭到天明。

后来,他写了著名散文《永久的悔》: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

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

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05

年少时,别让深爱的人受伤

父母的爱,是所有爱里最无私的爱

“时光时光慢些吧,别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留给我们赡养父母的时间实在很少

趁自己还年轻,希望每个子女都能及时尽孝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