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時光拿走了你的美麗,歲月帶走了我的脾氣”

一首趙雷的《無法長大》,讓我們開始感嘆時光

在你還覺得日子還很漫長的時候

父母卻離我們逐漸遠去

有人會說:“不著急,慢慢來,時間有的是!”

一轉眼,青絲成白髮

莫等閒,別讓將來後悔不已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1

也許你早已經厭倦了母親“朋友圈”式的問候

甚至有時候都想將其拉黑

看著一條條“垃圾短信”,心裡總覺得厭煩

後來有一天,你微信上沒有收到母親的噓寒問暖

你開始懷念,多想母親用微信“騷擾”一輩子啊

還沒來得及“盡孝”,母親就已經走了

那個無法用微信聯繫的地方,母親過得還好嗎?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2

你有了自己的子女

生活不再奢侈糜爛

你變得無比節約,甚至只買廉價的蔬菜

為的只是給子女買架鋼琴

多年以後,你依舊只買廉價的蔬菜

你說你要給子女買套房

你用盡一生,去為子女奔走

從未真正的活過自己

到最後,你才發現,當初父母也是這麼對自己的啊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3

每到離別時候,父母都在原地駐留許久許久

只希望的是你能夠回頭看一眼

可是窮其一生,也沒見到你回頭

父母或許只是你避風躲雨的港灣

卻沒能真正成為你心中的家

今生的緣分,就在於父母不斷地送別

血脈相連,就是他們眼中漸行漸遠的背影

趁父母尚未老去,及時盡孝

別等到“親不待”時,才想起“子欲養”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4

國學大師季羨林少小離家,

這一離家,便很少回去。

直到有一天,母親突然去世。

季羨林從北京積極趕回老家,送母親入土。

回到老家,他看到的是一口棺材。

“母親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村裡的寧大嬸對季羨林說:

“你娘臨走前,一直嘮叨兩句話。”

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怎麼也不會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兒啊!你讓娘想得好苦呀!離家八年,也不回來看看我。你知道,娘心裡是什麼滋味呀!

季羨林聽到這兩句話,

伏在土炕上,一直哭到天明。

後來,他寫了著名散文《永久的悔》:

“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

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

我後悔,我真後悔,

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

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

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5

年少時,別讓深愛的人受傷

父母的愛,是所有愛裡最無私的愛

“時光時光慢些吧,別再讓你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留給我們贍養父母的時間實在很少

趁自己還年輕,希望每個子女都能及時盡孝

父母在,人生即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