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新時代信訪工作新篇章

譜寫新時代信訪工作新篇章




李中新

作為信訪幹部應常懷“四種意識”,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

常懷對黨忠誠意識,凝聚“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做好信訪工作,是搭建起黨委和政府的橋樑紐帶,更是檢驗幹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的根本所在。一是築牢黨性意識。《厲害了,我的國!》中充分展現出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生動實踐所取得的歷史性成果,昭示著只有堅定不移地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擁護黨的綱領,尊崇黨的章程,才能築牢信訪幹部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二是檢驗黨性意識。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實踐考場,在信訪接待大廳設置黨員示範崗,在脫貧攻堅一線成立黨員先鋒隊,在處置應急突發事件組建黨員應急隊,在創建“人民滿意窗口”活動中開展“亮身份、做表率、當先鋒”活動,凡此種種,既能給信訪幹部壓擔子,特別是年輕幹部,促其快速成長成才,又能亮明黨員身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三是走好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信訪工作的主線,更是黨的生命線。面對互聯網信息更新換代的當代,要學會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善於觸網、學網、用網,把網絡當做瞭解民意、凝聚民心、解決民情的重要平臺,使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常懷本領恐慌意識,提升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能力。信訪工作實踐中,時常會出現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造成舊辦法不管用、常規辦法不適用、新辦法不會用,久而久之影響信訪幹部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防止出現本領恐慌,加強學習是關鍵。一是吃透上情。在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特別是把握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方向和指南,研究好前沿政策,做到深研細琢、不折不扣,為化解信訪矛盾提供理論依據。二是聯繫行情。分析當前信訪形勢,鑽研信訪工作業務,把《國務院信訪條例》《信訪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工作規則》等作為案頭的必備資料,經常帶著問題學、帶著責任學,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為做好信訪工作提供政策依據;三是摸準下情。向人民學習,拜人民為師,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經常性深入到田間地頭、街區巷院、廠礦車間、服務窗口等,掌握來自基層一線第一手信息和資料,不斷增強聯繫群眾、尊重群眾、求教群眾的本領,為提升信訪工作質量提供實踐依據。

常懷勇於擔當意識,築牢維護民利的根本宗旨。無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抑或是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皆可說明勇於擔當的職業理念自古有之。反觀受理來訪群眾事項時,容易處理、方便辦結的事項都爭先恐後願意去解決,無法處理、辦結困難的事項則繞道走不沾邊,表現出“不會為、不想為、不敢為”。破解信訪幹部責任意識不強,靶向施策是重點。一是示範引領,解決“不會為”的問題。採取以老帶新、座談交流、業務指導以及現身說法的方式,激發領導和老同志經驗豐富的優勢,不斷做好傳、幫、帶工作,確保基礎業務紮實牢固,專業問題破解有方;二是加強教育,解決“不想為”的問題。常態化開展幹部作風大整頓活動,認真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整改措施,營造出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求其效的濃厚工作氛圍;三是精準考核,解決“不敢為”的問題。建立健全日常考核機制,做到精細化考核內容,專業化考核方式,對於考核排名靠後者要追責,確保幹好幹壞不一樣,反向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常懷嚴於律己意識,爭做一名優秀的信訪幹部。“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從事信訪工作中,出現權利任性、律己鬆軟、責任缺失的現象,很容易與黨的宗旨背道而馳。對此,防止律己意識不強,嚴紀律、守底線、知敬畏成為重中之重。一是嚴紀律,加強黨風廉潔建設。黨組書記肩負主體責任,黨組成員執行“一崗雙責”責任,基層黨支部負責人承擔直接責任,層層許諾踐諾、層層壓實責任,確保黨風廉潔責任落實到每一名黨員。二是守底線,築牢廉潔思想堤壩。黨組織負責人要經常與全體黨組開展黨風廉潔談話,直面問題、直言其實,做到防病於未然,治病於未發。三是知敬畏,鏡鑑反面典型案例。經常以孫政才、王珉、蘇榮等反面典型為主題,開展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要旗幟鮮明與之劃清界限,凡是與黨章規定相違背的行為堅決不做,凡是與法律相牴觸的行為堅決摒棄,做到以史為鑑知興替,以人為鑑明得失,為續寫新時代信訪工作提供紀律保障。(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