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搞笑之余又有点心疼现在的老师。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现在给孩子取名字是一个大难题,很多家长都会在《诗经》找到给孩子取名的灵感。那么家长们都喜欢的"萱"字,在《诗经》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萱"是出自《诗经·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谖草便是萱草,有忘忧之意,因此萱草也有了忘忧草的美名。给孩子取名为"萱"足以见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希望孩子能够一生无忧。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诗经疏》上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是说孩子即将远游,母亲会在堂前种上萱草,以寄托对孩子的思念。所以萱堂就代表母亲的居室,喻指母亲。萱草也被称之为中国的母亲花。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在古时候,很多离家远游的人也经常会在诗词中借萱草抒情。

蔡琰:"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叶梦:"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朱熹:"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北堂罕悴物,独尔淡冲襟。"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孟郊诗云:"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如果说"临行密密缝"表达的是母亲在孩子出行前的担忧,而"不见萱草花"则描绘了一个母亲对于儿子归来的期盼,更让人觉得忧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却是我们这些孩子,想要报答母亲一生关爱的孝心。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小爱想,萱草的色彩如此艳丽,一定是因为父母们把那满心无法言说的爱意融入其中,浸染了花色。从此再看见"萱"字都会觉得心中充满了暖意,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字啊。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知道了萱草的含义,小爱想效仿古人亲手种下一株萱草,献给自己的妈妈,花友们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啊。不知道如何种植没关系,来爱植拍找我啊,一起去学习萱草种植的干货吧!

诗经中的植物|何以解忧?唯有萱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