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堅守,于堅守處奉獻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基層法院是司法為民的最前沿、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線,是最深入百姓的法治“觸角”。基層法院的崗位或許是平凡的,但卻離群眾最近、最接地氣。在無數個平凡的基層崗位裡,有一批這樣的人,他們少年時從司法學校畢業,一直堅守心中信念紮根基層,默默地為“司法為民”的承諾作好註腳。而彭衛群則是其中一個。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一種信念堅定一份事業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1990年,彭衛群從司法學校畢業,成為了荔灣法院的一名書記員。那時法院設在寶源路,還曾輾轉臨時搬至舊廠房。早年艱苦簡陋的工作條件並沒有沖淡彭衛群原有的激情。28年來,她先後在房產庭、行政庭、民一庭,再到現在的速裁庭工作,從一名年輕書記員成長為一名資深法官,她始終保持低調、勤奮、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習慣。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荔灣法院舊址

在法院工作二十年來,她總是首選調解方式辦理案件,經常以拉家常式的方式讓群眾欣然接受觀點,案件調撤率達40%以上,努力實現“定紛止爭、案結事了、勝敗皆服”的目標。20年來,她累積審結各類訴訟案件3000多起,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鬧訪,先後獲得個人嘉獎、辦案標兵等榮譽。對於取得的榮譽,她總是擺擺手羞澀的表示不值一提。“恪盡職守,腳踏實地,紮紮實實辦好每一個案件,才對得起自己的職業操守”,彭衛群如是說。

一片耐心維護一方和諧

同理心,是彭衛群工作考量的重要要素。“辦理案件並不是簡單機械的照搬法律,要明白案件的出發點是群眾,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定紛止爭”,她常常向助理、書記員這麼強調。那在工作過程中,她是如何為雙方當事人排除心結,讓法理與情理相濟的呢?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彭衛群法官

現如今,網絡購物成為重要消費方式。但隨之而來的產品責任糾紛可不少。這些糾紛當中不乏買假求償的案件。商家面對訴訟或茫然不知所措、或認為受到敲詐而情緒激動。彭衛群認為,這些案件中“開網店的不懂,買東西的覺得自己有理,那何不把法律現狀向他們普及,也好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為了幫助商家解決實際問題,彭衛群主動採取與商家面對面的溝通方式,以期迅速傳遞正確信息。在交流的過程中,彭衛群不厭其煩地幫商家分析產品或者宣傳問題所在,並根據自己工作經歷與審判經驗給其合理建議。涉案商家經過釋法說理,明白糾紛產生的問題所在,同時也理解法律除了約束行為,還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商家們儼然接受了一場生動的法制教育課。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除了勝訴方對彭衛群交口稱道,也有敗訴方對她豎起大拇指。在一件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件中,原、被告雙方在體育館因口角產生糾紛訴至法院。彭衛群耐心聽取雙方意見,仔細分析案件爭議焦點,在開庭時對雙方進行釋法說理及教育批評。案件判決雖然駁回了原告全部訴訟請求,但原告在敗訴後向她送來錦旗,連連感慨:彭法官對我們老百姓的態度太好了,她說的確實有道理,我心服口服!

“彭法官,謝謝你,是你讓我徹底轉過彎來。”躺在病床上的劉老太握著彭衛群的手不無激動地說。

這是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人,因醫用鋼板質量問題多次開刀住院。老人的身體吃不消,精神也受到極大困擾。為此,老人憤而將醫院告上法庭,索賠傷殘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14萬餘元。醫療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以其舉證難、鑑定難、化解矛盾難——“三難”而著稱,該案也不例外。案件自立案起輾轉5家鑑定機構,經歷2次質證,3次問話,多次開庭,已經過去兩年多。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彭衛群也多次組織調解,無奈訴訟各方態度強硬均表示不和解。然而案件久拖不決,或者機械下判,對當事雙方並不是最優的結果。老人在身體和精力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依然態度強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看著老人執著的眼神,彭衛群突然觸動,難道經濟補償並不是首要問題?通過幾次上門面談,老人終於吐露了心聲,“彭法官,不蒸饅頭爭口氣啊。兩年了,每回看病手術都是受氣。我除了恨我這身子骨,我還氣醫院,一而再再而三加深這種痛苦!”

原來老人與院方的不愉快加深了老人對案件的執著。如今,既然心結找到了,那百鍊鋼就能化作繞指柔。彭衛群立刻把老人的鬱結向醫院反饋,院方對此表示理解,同時承諾除了經濟補償外,上門慰問老人並表達歉意。

2018年6月8日,廣州迎來橙色暴雨預警。冒著傾盆大雨,彭衛群與一同前來的院方代表敲開了劉大爺的家門,給老人送去誠摯的慰問。至此,“雙損”案件變為“雙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基層法院的崗位最是平凡,但比任何崗位都講究紮根,也講究深耕。每處的堅守與奉獻說到底是對法律的信仰和對群眾的情感。不忘初心,更要不負初心。彭衛群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細小的崗位裡從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份卷宗的整理,也不要輕視一份記錄的重要性,更不要忘記“法施於人,雖小必慎”,紮根基層,深入群眾,法治理念必然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當事人向彭法官送來錦旗和紀念牌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傳遞司法正能量

我們一起為你打call

于无声处坚守,于坚守处奉献

文:江 一品、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