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生病的夜晚,都是當媽的不眠夜!如何熬過娃發燒的夜晚?


每個孩子生病的夜晚,都是當媽的不眠夜!如何熬過娃發燒的夜晚?


前段時間,一位35歲女教師攜女自殺的消息,在朋友圈傳得沸沸揚揚。

這是一個讓人扼腕嘆息的悲劇。

不知道是經歷了怎樣的掙扎,這位媽媽最終選擇用一走了之。

從她的遺書中得知,擊垮她的正是身心俱疲的母親責任,再加上工作壓力。

更可怕的是,現實生活中,這種狀態的媽媽並不少見。

無所不能的媽媽,或許早已經遍體鱗傷。


每個孩子生病的夜晚,都是當媽的不眠夜!如何熬過娃發燒的夜晚?



自從有了娃,當初那個號稱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子,認慫了;自從有了娃,生活經常兵荒馬亂,很多時候會束手無策和深深的挫敗感。

每一個娃生病的夜晚,都是媽媽的“不眠之夜”。生怕因為自己的一點點疏忽,給寶寶造成傷害,恨不得把自己一下變成“兒科專家”。

幸好還有奶爸萬事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發燒的那些事,告訴處於崩潰邊緣的母親們,如何熬過寶寶發燒的每一個夜晚。


從宏原母嬰大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到當寶寶發燒時,29%的媽媽不知道寶寶為什麼發燒,70%的媽媽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不妨多瞭解下面這些關於發燒的常識,遇事不慌張。


關於寶寶發燒的N個小常識

看著寶寶的小臉燒得紅彤彤,渾身滾燙,爸媽們總是心急如焚,不清楚自己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發燒是怎麼一回事?

發燒,又稱發熱,是一種症狀,本身不是疾病,而是因為什麼疾病引起的發燒。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比如感冒、幼兒急疹、腹瀉等等。

◢寶寶體溫多少算髮燒?

一般來說,寶寶正常體溫在36-37.5℃範圍內波動,這裡指的是腋溫,即腋下體溫。對新生寶寶來講,體溫不超過37.5℃都是正常的。

口腔體溫平均是37℃,腋下體溫比口腔體溫低,直腸體溫比口腔體溫高。正常的直腸體溫為36.5℃-37.5℃之間;正常的口腔體溫為36.2℃-37.3℃之間。


但是這些數據並不是完全準確的標準,因為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正常體溫,而且每天的體溫也會上下有所波動的。

體溫達到多少才算發燒?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大多數參考以下標準:

低熱:<38℃;

中度發熱:38.1-39℃之間;

高熱:39.1-41℃之間;

超高熱:>41℃

媽媽可以早晚測量一下寶寶的體溫,然後算出寶寶的平均體溫,任何高於這個體溫的溫度都說明寶寶發燒了。

寶寶發燒會燒壞腦袋麼?

當然不會!

正如兒科專家鮑秀蘭所稱:發燒是不會燒壞寶寶腦子的,不會影響寶寶的腦神經。



◢如何給寶寶正確地量體溫?

寶寶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通常來說,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用水銀溫度計來測腋下溫度的方式,而且將溫度計放在寶寶腋下測量體溫還是比較安全的。




首先將寶寶固定好,安靜下來。

接著,準備好溫度計,拿著溫度計上端,甩手腕,將裡面的液體柱甩到35.6℃以下。

然後將寶寶腋下擦乾,輕輕地把溫度計有水銀球的一端放在腋下,讓寶寶的胳膊平放在胸脯上,合緊腋窩。

待3分鐘以後再拿出來,查看具體度數。

關於測量體溫的準確性,3個月以下的嬰兒測肛溫是最為準確的。但是,由於寶寶好動,不易操作,所以推薦水銀溫度計測腋溫。大一些的寶寶可以使用耳溫計。


在家庭中,耳溫槍式溫度計是最為簡易便捷的方式,只要1~2秒鐘,就能從耳朵測得準確體溫,也成了家庭小藥箱必備的神器。

△手掌摸額頭測體溫法:

一般能明顯顯示寶寶發燒的主要是前額和上腹部,只要爸媽們瞭解寶寶正常時的體溫,只要用手摸一摸寶寶的額頭或腹部,十之八九都能正確地判斷出寶寶是不是發燒了。

但是,為了準確起見,最好再用體溫計測量一下。

寶寶發燒該不該捂?

當寶寶高熱時,體溫突然升高時,由於末梢循環不良,會出現發冷、手腳冰涼、皮膚有花紋的表現。

這時,家裡很多老人通常會穿多點,捂大厚被子,以為出汗就會退熱。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最終導致熱量散佈出去,還會造成更高的體溫,甚至出現高溫驚厥。


所以,千萬不能捂!

如果你的寶寶不到3個月大,直腸溫度在38℃或更高,請馬上帶寶寶去看醫生,必須嚴肅對待。

如果你的寶寶越來越沒精神,連續幾小時或一整天病懨懨的,昏昏欲睡、臉色蒼白,吃了退燒藥也沒改善,哭鬧不止,也應當馬上去看醫生。

還有其他你覺得需要立即去醫院的情況。




新手爸媽如何照顧發燒的寶寶


家有發燒的寶寶,很多爸媽都急於想辦法給寶寶降溫。其實,為了幫寶寶迅速恢復健康,還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關懷。

1讓寶寶多睡覺多休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緩解寶寶的不良情緒,還會緩解寶寶身體上的不適。


2給寶寶補充大量的液體

寶寶發燒後最大的風險之一就是脫水了,因為寶寶會因為嘔吐、腹瀉、拒食等原因,寶寶所失去的水分會大大高於所吸收的水分,這時就會出現脫水的問題。

發燒時補充水分是第一重要的。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多餵母乳,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多吃配方奶、水、口服補液鹽等。


3給寶寶合理地使用藥物

2011 年版美國 AAP《兒童發熱及退熱藥使用》指南指出:高於 38.3℃ 可使用退熱藥物以提升孩子的整體舒適度。

但是,退燒藥主要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3個月以下寶寶還是推薦物理降溫。

如果寶寶超過3個月了,雖然發燒了,但是生活規律正常,可能也沒必要給吃退燒藥了。

但是,如果寶寶到了必須服藥的境地了,請遵醫囑,按時給寶寶服藥,並嚴格按照藥品的說明書服用,以使藥效最大化並減少可能的風險。


4掌握正確的物理降溫法

物理降溫方法,包括通過對流、通風,適當降低室內環境溫度,身體接觸一些低於體溫的物體等來帶走身體的熱量。

但是,所有的物理降溫方法都是以寶寶舒適為前提的,在降溫過程中一旦發現寶寶又任何不適,應當立即停止該操作。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一些實用的物理降溫法。

【物理降溫法】

①溫水擦浴法(首選)

首先,將水溫控制在34℃-37℃,然後,解開寶寶的衣服,用溫水浸溼大毛巾,半溼半乾不滴水即可,擦拭寶寶的全身,重點在於大血管的部位,比如大腿根、頸部、胳肢窩、肘窩等部位。

大一些的寶寶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洗個熱水澡也是降溫的好辦法。

②解包降溫法(推薦)

對於小嬰兒特別是新生兒,這是一個非常簡便又非常安全的降溫方法。

具體做法:

打開小寶寶的包被或減少寶寶身上的衣物,來散熱降溫。因為小寶寶的體表面積大,體溫的自我調節機制不夠發達,使用這種效果非常好。

★不要再給發燒的寶寶用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溫法了,這樣做既沒有什麼卵用,還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危險。


寶寶發燒後,媽媽們怎麼做

夜晚,深夜起來給寶寶蓋被子,當碰到寶寶的額頭時,一個不好的信號來襲:“不好~寶寶好像發燒了。”


對於媽媽來講,這將是一個不眠之夜。或許你此刻會自責,那不妨提前多學點護理知識,以便能做到應對自如。

關於給寶寶發燒,很多有經驗媽媽也紛紛前來支招。她們在護理發燒寶寶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以下言論,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先物理降溫,洗溫水澡,多喝水,隨時監測體溫,超過39℃就要吃退燒藥了。溫度低於38.5℃時,要物理降溫。洗熱水澡,多喝水用退熱貼,這些都屬於物理降溫,而且沒有副作用。但是如果溫度超過38.5℃,就一定要用藥了。寶寶發燒不能捂著,否則容易發生驚厥了。寶寶發燒可以採取一下降溫。用溫水毛巾敷前額部,擦四肢和前胸後背,但在進行降溫處理時寶寶有不適症狀,立即停止這種降溫方法。


寶寶發燒時,媽媽們不必過分緊張,但要注意隨時監測寶寶體溫變化精神狀態。一旦發現,寶寶出現異常哭鬧、呼吸快速、發熱持續不退、拒絕飲食、精神差等異常表現時,就應立即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1]《兒童健康百科》發熱寶寶的護理要點

[2]《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常見醫學問題的家庭護理

[3] 美國 AAP《兒童發熱及退熱藥使用》2011 年版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