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藝術是誰?是關於誰?從來就是一個緊扣人心的問題。

我們看見拉斯科洞穴裡的壁畫,至今1.7萬年前的人們無法自已地就地取材,手把著羽毛或是草梗,把礦砂與炭塗抹上粘土巖壁,表達對自然對群體的觀察或恐懼或驚奇。其中對於人(自己或他人是一體之兩面)的描摹,非萬物之靈莫能為之。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Russell Young 《Marilyn crying tetraptych》

隨著時間的長河,“造像”這個傳統從神秘儀式的原始巫與神的世界散逸到現代文明的個人主義國家,原本只存在於宗教神靈特定場所與歷史的畫像與靈氣(aura,本雅明之語,源自希臘文氣息之意),開始依靠油畫的逼真分量,自文藝復興以降,加冕帝王主教富商官員。加冕的越多,靈氣便越稀薄,這是邏輯推論的必然結果。不久,工業革命帶來技術飛躍,攝影與電影的機械複製手段讓油畫的畫家之手隱退,圖像不再獨特且戴著光環,而是真跡與複製無異,放大縮小隨意,特寫快慢蒙太奇。

1940年逝世的本雅明或許知道電視這玩意,後者是1925年發明的,但他應該很難想象人們如何從教堂或祠堂的社群聚會,移步至各自的家裡圍著電視機朝聖圍觀鮮活蹦跳的流行文化。他也很難揣測,自己那篇《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給予(儘管稍顯模凌兩可的)期許的大眾文化,如何在電視及大眾傳媒的哄抬下,從美國的60年代開始,華麗變身為星光熠熠的流行文化,音樂電影好萊塢,擴散影響全世界,遍地開出後殖民的斑駁陸離的花。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Russell Young Kate Moss Superstar

至此靈氣退位,我們來到了數字複製的信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15分鐘的閃閃星光。信息過載的日常經驗中,理性思考名存實亡,太多消息,太多東西,太多朋友圈,一切都來不及。我們回到我們作為人的本性與本能,那遠古時期看天看地祈求神明指示的集體儀式,分崩離析為個人獨自的道場,一面顧影自憐,一面左顧右盼,守著自己的認同,追著愛豆的認可,你我他攜手造星一同燃。

畢竟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業,誰也脫不了干係,精進的道路不到看清自己最深處,不能停步。藝術則是我們最好的一面鏡子,與自己相見,與眾生相見。

羅素·楊的藝術便是這麼一面鏡子。出生於大不列顛陰冷北方的藝術家起初以商業攝影明星肖像成名,喬治·麥克在1987年成功單飛的《Faith》專輯封面便是出自他的鏡頭。成長於60及70年代的他,深受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的影響,自己還珍藏有沃霍爾用過的絲網印刷機。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波普藝術誕生於靈氣退位的60年代,“Pop”這個字原意為“大眾”,又擬聲爆裂,不管是手槍擊發或是嘴巴出聲都適用。隨著歷史的邏輯,這Pop一發,進一步打破當時藝術高雅粗俗精英大眾之別,取材流行文化,摒除人為手感,以複製重複為美學,創作不是無中生有前無古人,而是歷程與演變的揭示與坦陳。基於不斷傳播而家喻戶曉的明星名人及產品品牌於是成為波普藝術最鍾愛的主題。這在羅素·楊的早中期作品中可看到精彩的演繹,例如“聲名與狼藉”以及“蛇蠍美人”系列。著名的臉孔經過絲網印刷大尺幅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不同於平日劃手機的隨機漂浮,捉住了我們的視線,反映出我們的心思,熟悉而陌生,近在眼前而遠在天邊。其中鑽石塵的應用,使得平面的畫布似乎鏤空,諸神的靈氣幻化成點點星光,曖昧不明,冷暖自知。

到了近期,藝術家開始新的嘗試,“混亂世代”中單一的著名臉孔被眾多的面目所取代,星雲般的鼓動與脈衝在面前迭生。或許是藝術家與眾生相見的告白也未可知,波普不再只是波普。我們不要說破(pop),請任性的體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正如王菲《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那般輕輕地,無所謂地,不管不顧地唱著;

你是一間美術館/你的臉誰來看/你都不能管/隨便我左顧右盼/不耐煩我也要看

藝倉美術館不會不耐煩,歡迎大家來看明星的臉,來看自己的臉,來看大家的臉,來看藝術。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展覽信息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展覽名稱:羅素·楊之造星時代

開放時間:2018.10.27—2019.1.6

(每天10:00—18:00.每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藝倉美術館第二、三展廳

你喜歡不如我喜歡|造星時代之波普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