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映射人性,我们终究输给了香港

赵丽颖和冯绍峰今天在微博上宣布结婚,可以说是昨天最为爆炸的新闻,微博的瘫痪就是最好的例证。不过就在赵丽颖婚讯的前几天,香港影坛标杆发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将捐出自己全部财产给慈善机构,这则消息被称赞一时后,便迅速被赵丽颖与冯绍峰的婚讯淹没。

这一方面也反映了香港电影风光不再、内地电影风头正盛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香港电影人几十年来所宣扬的侠义担当、匡扶正义的电影精神,终究没有战胜内地宫廷内斗、崇富价值观的肥皂电影。

2018年,娱乐圈范冰冰的“逃税”震动,以及这些年明星资产证券化大幅割韭菜的招恨行为,始终没有激起内地影迷们对我们电影文化的反思。

日前,周润发在接受香港杂志《Jayne Stars》采访时谈到,计划将自己的全部财产(56亿港元,约合49亿人民币)捐给慈善机构。周润发主演过《卧虎藏龙》、《英雄本色》、《上海滩》等多部经典影片,塑造了无数经典经典角色,被誉为香港影业黄金时代的代表。

周润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生活中最难的不是赚到了多少钱,而是如何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一种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方式度过余生。”谈到捐款理由,周润发表示:“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它。

与内地影星的奢华相比,发哥平时生活非常节俭,此前《Jayne Stars》曾报道周润发一个月生活只花费800港币。他日常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他的第一代诺基亚手机用了17年,直到两年前彻底坏掉才换用了智能手机。

一众知名明星中还有一位,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一直以谦逊低调示人,虽然早期媒体对于其私人感情方面多角度深挖,部分捉影大加报道,但是都没有关注到黎明在慈善方面的伟大。媒体大多关注的都是黎明的私人感情生活问题,却鲜少有报道他在慈善方面的贡献。

今年来古天乐被扒出屡屡在内地低调做慈善,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12月,古天乐先生在内地已捐建学校、教学楼94所,卫生室18所,爱心水窖750眼,小水利工程1座。

向上滑动阅览

电影映射人性,我们终究输给了香港

香港,不仅电影明星热衷于慈善,连电影公司老板也终其一生进行慈善。

邵逸夫无疑是香港电影公司老板中最为知名的慈善家。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有过‘逸夫楼’。”

在百度地图搜索关键词“逸夫”,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邵逸夫命名的楼堪称遍布各地。北至呼伦贝尔、南至香港、西至乌鲁木齐、东至上海,逸夫教学楼、逸夫体育馆、逸夫科研楼、逸夫图书馆等等,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含“逸夫”的建筑超过1600个,其中为人熟知的教学楼“逸夫楼”百度地图可查192栋。

据新华社消息,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来通过邵逸夫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币,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

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生前用于慈善事业的捐赠,包含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社会公共事务等方方面面,超过100亿港元。

香港,由于长期孤悬于内地文化之外,绝缘了内地的历届政治斗争和文化变革,反而是将中国民间传统的侠义文化和江湖文化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过去的几十年,在香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一定是充满侠骨柔情和铁肩道义的电影。无论是《英雄本色》,还是《射雕英雄传》,或是《笑傲江湖》,

这些电影不仅感染了华人文化圈,也让整个香港社会形成了一种正向的价值观,香港富人富而不炫,明星多做慈善,底层市民和中产阶层又能形成良好的公民文化。

反观内地这些年的影视剧,无论是各种功于心计的宫廷剧,还是奢华无脑的炫富剧,还是手撕鬼子的雷人剧,由于中国有着庞大的观影市场,再烂的电影也有票房保证,以至于肥了影星和影视公司以及投资人,然而多年形成的“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电影一批批熏陶着内地的观众。烂片看多了,我们又能如何提高审美呢?

然而这还不是核心,我们的影视演员们凭着资本证券化,将每一步电影作品变成了资本市场的赌注,这种纯粹以票房为导向,几十倍杠杆来放大电影收益的模式,加速了中国影视的堕落和无脑化。

电影是一种文化艺术,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教化工具,如果我们的电影制片人、导演和演员们都秉持着一种挣快钱的方式,如果我们的观众最终只是图得一笑置之。反正“烂片”与我们无关,反正“范冰冰”们逃税也与我无关。最终,我们就演变成一种被明星流量裹挟的“无脑”人群,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