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拚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01

今早刷微博看到一條熱搜新聞:“李詠去世!”

當時我還在想,哪個李詠,難道很知名麼,竟會上熱搜。

抱著好奇的心態點了進去,卻沒想到,這個“李詠”正是我們所有人知道的那個主持人李詠,一切是那麼突然,令人接受不了。

早晨9點31分,李詠的妻子哈文@法麥圖的媽媽發文:

“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李詠這個有著一頭中長卷發、風趣幽默的男人,在一眾端正、嚴肅的央視男主持人中間,顯得非常獨特,也因此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由他主持的《非常6+1》作為當年央視的王牌綜藝節目,是我們多少人的童年,陪伴了多少人成長。

雖然這兩年來沒有太多關於他的消息,但是突然看到他離世的新聞,一時間還是無法接受,也無發形容我此刻的震驚與沉痛。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李詠,把那麼多的快樂月歡笑留給了我們,如今卻被病魔奪取了生命,生命真的很脆弱......

02

李詠的事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突然意識到健康是多麼重要。

大家有沒發現,現在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年輕化。以前得癌症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年輕的人患癌甚至是猝死。

根據抗癌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還記得之前上海交大的女博士于娟麼?

她32歲,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從上海交大的本科,到復旦博士,繼而留學挪威,再回復旦任教,于娟走了一條令人羨慕而又冷暖自知的路。

但上天就是這麼殘酷,2009年12月她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時許,于娟辭世。

當你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于娟離開我們快七年了,但在她離世前曾留下一篇日記後悔當初自己沒有好好愛惜身體,日記中的一段話更是讓所有人唏噓不已。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買什麼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李開復老師被確診為癌症時,才52歲。

他說自己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一天只休息四五個小時,就連生病住院需要臥床休息,也要堅持工作。直接的後果是52歲就被確診為淋巴癌,而且背部多了一條脊椎,長期使用電腦導致背部肌肉硬化形成,不得不請按摩師定期按摩。

姚貝娜乳腺癌34歲;天涯的副主編金波因為長時間熬夜加班,在上班途中突然暈倒,最後沒能搶救過來;李詠離開我們時也才50歲。

看這些新聞感到生命是如脆弱,甚至有時候一覺醒來,人就不在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過去年代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現在卻成了許多年輕人渴望不可及的奢望。

追求事業的成功,追求金錢地位,迫使許多年輕人,拿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作賭注,到頭來,事業也許成功了,什麼都有了,人卻倒下了。

這正也應了一句話:“你得到的同時,也失去了你曾擁有的。”

03

大家都知道熬夜加班對身體不好,為什麼還這樣做?

之前看過一部記錄片《追眠記》,聚焦中國人睡眠健康問題,裡面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這些故事正好回答了上面問題。

張成,是一名互聯網創業者,從他創業那年開始,這3年他一直睡在辦公室裡。

每天凌晨3點半到4點左右睡覺,8點半起床,長時間的熬夜讓他的臉上掛著濃重的黑眼圈,有許多網友開玩笑說,成哥的煙燻妝化得真不錯。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雖然是一句無心的玩笑,卻也說明了張成身體問題。

別人問他,你每天睡這麼晚、睡這麼少不累麼?

張成說:“睡那麼多幹嘛,把那些時間節省出來,幹自己該乾的事。人活著總要留下點什麼,不然這一輩子白過了,死後自會長眠。”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張成熱愛自己的事業,可以說狂熱。他也不想那麼累,少忙一點多睡一點,但是這個世界競爭非常殘酷,特別是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讓他睡不了。

“人為什麼要活那麼久,如果在這個世界你留不下任何的痕跡,活得久又怎樣?”

對於張成、李開復老師、于娟教授這類人來說,睡眠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行為,他們覺得人生有太多比睡覺還重要的事在等著他們,睡覺就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他們不願意睡!

04

有這樣一份調查報告:

上海是睡得最少的城市,平均不足7個小時;北京是加班最瘋狂的城市,一年通宵加班次數超過12次;深圳是最愛在車裡睡著的城市,18%的深圳人上下班的路上經常在車裡睡著。

IT、醫務人員、廣告/公關人員、媒體人睡眠指數始終排在倒數五位。媒體人則是睡得最少的行業!

作為一名媒體人,我深有體會。自從做了這份工作後,熬夜寫稿是家常便飯,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是在12點前睡覺的。有時候為了追熱點,半夜爬起來繼續碼字,更有過通宵寫稿。

每天要去瀏覽各大網站、平臺,瞭解國內外最新消息,寫完稿子發送之後,還要放留言和粉絲互動。過了一兩小時後,還要看看今晚讀者反饋怎麼樣,如果反饋不好,那麼這一夜註定無眠。

長久以來的壓力,曾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有時候整晚整晚睡不著覺,連做夢都是工作的事,也曾一度害怕自己哪天突然猝死家中。

我也想好好睡一覺,甚至想任性一次請假在傢什麼都不管,但是現實告訴我:不能睡!

前段時間去醫院做了體檢,報告結果不太好,需要定期複查身體。當我拿到報告的那刻起,我突然意識到我好像從沒在意過自己的身體,身體發出一次又一次“警告”我卻熟視無睹,有時候想想,身體都沒了還要那些錢幹嘛?

我媽經常對我說這麼一句話:“現在拼命掙錢,以後不要拿這些掙來的錢來保命。”

為了生存、為了工作,我們只能不斷透支自己的身體,這也是為什麼“猝死”“患癌”越來越年輕化。

有時候我們總是會在朋友圈看到用著各式各樣的表情包自黑著自己熬夜的行為,比如這樣的: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睡覺、好好休息呢?因為現實讓我們不能去睡!

有時候在夜裡靜靜躺著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卻仍徘徊在白天的場景。

生活中那些升值加薪、結婚買房等焦慮,失戀等痛苦,我們無法將自己拽離出這一切,最後只能告訴自己拼命工作,努力掙錢。

李詠離世前發的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去年感恩節11月23日,他@了妻子、女兒,還@了所有人(all people)。

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餘生不長,不要拿拼命掙來的錢去保命!

他曾說道:“這之前的22年,我一直是央視的李詠,但今後的22年我想成為生活中法圖麥·李的父親,哈文同學的老公。”

但是今年,他再也實現不了自己的承諾,以後只能留下老婆和女兒獨自面對這沒有他的世界。

之前看過一句話說: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一般情況下,人五天不睡覺就會死去。

如今我們越來越多的人,睡眠時間加起來卻連五分之一都不到。加班、夜生活、晚睡成為了我們生活常態,也因此有很多人付出了生命代價。

其實人的一生很短暫,除了工作之外,我們還有我們愛的人,以及愛我們的人。有時候想想那些物質的需求和他們相比就真的如浮雲一般,人世間難道還有什麼是比一個“情”字還重要呢?

餘生不長,為了我們所愛的人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