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之扒蠍子

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基本上沒有什麼零花錢給我們,要想買本小人書或者一粒糖塊,只好自己想辦法賺錢,便小小年紀能幹什麼呢?於是,不費力氣,而且樂趣無窮的扒蠍子就成了我貫穿童年的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工作。

童年趣事之扒蠍子

蠍子是一種名貴中藥材,春天是蠍子繁殖交配的季節,地頭河灘、山坡石壩的碎石縫裡,陰暗潮溼的大石頭底下,往往都能見到蠍子的身影。每逢春曖花開,草木吐綠,我們都要為家裡的豬、羊打草。打草之餘,身上帶一個帶蓋的瓶子,劈一根竹筷做到夾子,打草扒蠍子兩不誤,既為家裡幹了活,也還能給自己帶來一點小小的收入。

蠍子喜陰怕陽,尤其喜好在陰暗潮溼的石頭縫裡、石頭底下。掌握了這個規律,我們在打草的時候就往往直接到山坡上、村頭的小河邊和樹林裡碎石較多的地方。蠍子一般夜晚出來覓食,白天則躲在石頭底下睡大覺,掀開一塊小石板,只要這塊石板底下還有一些空隙,一般都能發現蠍子的身影。此時蠍子大都爬在石頭底下,兩個鉗子子與八條腿緊縮在身體上,長長的尾巴帶著毒鉤捲曲著。此時,你不動它,蠍子一般既不會主動逃跑,也不會攻擊人,仍然蜷縮著爬在石頭底下,此時用夾子夾住它的尾巴放進事選準備好的瓶子裡,再蓋好擰緊就行了。

童年趣事之扒蠍子

蠍子雖然性情溫順,但其毒性較大,被它蜇傷十分疼痛。聽老年人講,在早些年間,有些婦女被蠍子蜇傷後疼痛難忍,往往會選擇去投河、上吊自盡,雖然只是傳說,也充分說明了被蠍子蜇傷時的疼痛程度。其實,在扒蠍子時只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去抓,一般都不會被蠍子蜇傷,而一旦不小心被蠍子蜇傷,那的確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記得小時候我扒蠍子時間長了,對蠍子的習性也瞭解了一些,漸漸地就敢直接用手去捏了。尤其在許多小夥伴一起扒蠍子時,為了顯示自己的膽量和技巧,在扒蠍子我往往都不帶竹夾子,見到蠍子就直接用手捏。“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有一次,我一個人到村子西頭的小河邊去割草帶扒蠍子,剛到河邊隨手翻開一塊小石頭,見一隻中等大小的蠍子爬在石頭底下,我就順手去捏。不知當時是捏偏了,還是那隻蠍子早有防備,我的手剛接觸到蠍子,食指就被蜇了一下。我趕緊縮回手,把食指放在嘴裡吸,又使勁捏擠被蜇的地方,以便把蠍毒擠出來。但無論我怎樣處理,蠍毒還是迅速地擴散到整條手臂,不一會功夫,整條胳膊又酸又麻,疼痛難忍,幾乎難以挪動。這時,我草也割不了,蠍子更扒不成了,於是

把那只蜇傷我的蠍子用腳碾得粉碎,捏著被蜇傷的手指回家去了。到家後,疼痛有增無減,動也動不了,坐也坐不住,只好躺在床上忍受著痛苦的煎熬。直到第二天,蠍毒才漸漸散去,疼痛才慢慢減輕。自此以後,儘管我還是經常去扒蠍子,但再也不敢或者說是不願用手直接去捏了。

童年趣事之扒蠍子

在扒蠍子,不僅要時時提防被蠍子蜇傷,還經常會碰到各色各樣、大大小小的蛇盤在石頭底下,嚇得我們魂飛魄散、大呼小叫地四處逃散,偶爾人多的時候,也會專門把蛇引出來,一頓石頭和木棒,置之死地而後快。扒蠍子雖然充滿危險,但仍然另我們樂此不彼,正是因為危險,才使我們體驗到冒險的樂趣,也才會使我們體驗到收穫的喜悅,更能給我們帶來經濟上的收穫。

蠍子扒得多了,等到鎮子上逢集的時候,我們便把自己平時扒得蠍子集中到一個大一點的瓶子裡,帶到鎮子裡的藥材收購點,或者直接賣給直接上門收購的小販,每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扒來的蠍子換來一元或者是五角錢,拿著這張或新或舊的錢總是要興奮上半天,然後,才計劃用這些錢來買些什麼。書店裡惦記以久的小人書這下可以大大方方地買回來了,再給弟弟買上兩分錢一塊的幾個糖塊,饞得弟弟伸著小手直追著我,還剩幾毛錢,到鎮子上花上五分錢買一根油條或者幾顆花生,解解饞,也算是犒勞一下自己。學習和勞動之餘,與小夥伴們湊在一起,翻著自己手中散發著油墨香的小人書,吃著自己扒蠍子換來的零食,心裡別提多美了。

時光飛逝,轉眼自己已步入中年,這中間不知經歷了多少事情,但小時候在河邊扒蠍子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使人留戀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